关于中国企联 在线申请入会  
 
     
    返回首页 | 当前位置:典型经验
 
    促民族团结交融增员工待遇福祉 谋企业长远发展担社会进步重任  
    西藏仁布县达热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西藏仁布县达热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固定员工683人,流动性员工2650人的民营企业。公司历来坚持员工、企业和社会共同发展,为促进边疆发展稳定作力所能及的贡献。公司先后荣获“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公示资格,“诚信经营示范认证企业”,“企业信用评价AAA级信用企业”,系西藏首家获得国家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被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授予西藏自治区非公有制企业慈善20强、就业20强、收入20强荣誉称号,连续七年被日喀则市评为“劳动保障诚信企业”,连续四年荣获日喀则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称号,被自治区工商业联合会授予全区“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等称号。

  一、水乳交融的民族关系是企业的核心文化,也是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基础

  作为边疆民族地区的企业,我们深刻认识到企业发展必须具备政治敏锐性,必须将民族团结事业作为企业发展的“中轴线”,我们始终致力于打造企业内部水乳交融的民族关系,并使之成为最核心的企业文化,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奠定基础。

  上好思想上的“必修课”。劳动关系和谐需要思想上的认同,价值观念上的引领,广泛凝聚企业与职工的共识。我们虽然是民营企业,但公司党支部始终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统一员工思想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论述、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是党支部每周五的“必修课”。每年“3·28百万农牧解放纪念日”公司均举办新旧西藏对比图片展、感恩党中央演讲比赛等活动,教育引导员工时刻牢记,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特殊关怀,就没有企业发展壮大的今天、就没当下的幸福生活。公司每一名员工都具有强烈的祖国观,坚决与十四达赖集团划清界限,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将员工凝聚成“石榴籽”。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促进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我们公司藏族、汉族员工比例为7:3,我们就是要将大家凝聚成石榴籽一样。公司的各民族员工虽然有语言和民族习惯的区别,但民族间的团结互助蔚然成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氛围浓厚,公司为11个藏汉结合家庭举办集体婚礼。自公司创办以来,从未出现过不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现象,是远近闻名的藏汉民族团结典型。

  打造其乐融融“大家庭”。为了让与亲人聚少离多的外地员工在企业中感受到家的温罄,公司在“西藏达热瓦—后藏庄园”项目中专门修建了员工宿舍,并配备齐全了家具家电设备。每逢春节、藏历新年等传统佳节,藏汉员工都会互邀做客,公司组织各种形式的联谊活动,向远离家乡的汉族员工赠送慰问品慰问金,组织藏汉员工共同参与一年一度的日喀则市珠峰文化旅游节,共同排练文艺节目,丰富业余生活、展现企业形象

  二、 优越丰厚的薪酬待遇是企业的留人法宝,也为劳动关系和谐提供了支撑

  公司不断完善员工的薪酬待遇增长机制和福利补贴机制,稳定的待遇给员工体面地工作和有尊严地生活提供了充分保障,员工稳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新员工工资“三连跳”。公司员工工资平均年增长37.6%以上,增幅领先区内大部分建筑企业。新进员工前三年工资平均约为4800元、6600元、9000元,增幅远远领先区内同等同类企业。对管理层、主要技术骨干实行工资与业绩挂钩,上不封顶。

  让员工拿到“真实惠”。员工在公司开发的房地产项目中购买住房的,给予房价总额20-23%的优惠;施工设备租赁优先考虑员工自有机械设备。从2003年起,公司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全部参加社会保险,并为所有员工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消除了员工的后顾之忧。

  让企业成为员工“福利社”。公司坚持将福利待遇当作员工家庭生活的重要补充,想方设法从各方面加以保障和改善。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实现了不同岗位不同福利制度,让员工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福利待遇。福利包括食品类、工作服装类、防暑降温用品,员工购买房屋给予特别补助,营造了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

  三、共同发展的战略共识是企业的发展根基,也为员工成长提供了目标导向

  为增强员工的危机感,维护公司良好的社会形象,我们大力倡导“我兴企业兴、我衰企业衰”的理念,以诚信、进取、民主的理念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

  共同打好“诚信牌”。公司始终坚持将“注重工程和产品质量”理念灌输到所有项目部和员工的心中,严格执行工程质量标准化、规范化,严禁任何不合格产品进入施工现场。由于公司重视诚信施工、诚信做事,每一项施工标准都达到了优良标准,很多业主希望公司承建更多的建筑产品,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拓宽成长“进步路”。公司积极为员工自身发展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将员工职业技能提升与工资挂钩、与职务晋升挂钩。从1999年开始,公司每年都要选送3%的员工到西藏自治区建筑工程岗位培训中心和内地培训机构参加培训,对年轻有文化、有培养潜力的作为后备人才进行重点培养。通过培训,公司员工掌握了更加高精尖的岗位技能,公司也增加了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实现了双赢。

  开好企业“民主会”。公司坚持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评议等工作,完善了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支持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企业法人和股东从不限制民主管理和民主协商制。公司在企业管理和施工过程中从未发生不良行为,从未发生侵犯员工合法权益等群体性争议。

  四、 反哺社会是企业的价值追求,在促就业、惠民生中体现责任担当

  公司在自身发展、劳动关系和谐的同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脱贫攻坚、民生改善、社会公益等事业,将促进社会进步作为企业最终最高的价值追求。

  促进就业“有作为”。公司在促进就业上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公司各个岗位上大量吸收社会待业青年、农牧民和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公司各个岗位上就业的农牧民人数在农忙时有2980人次,农闲时达到4000多人次,近年毕业的高校毕业生达到31人。公司从1996年开始为有困难的贫困户盖新房、购买生产资料、生活物资,免费修建乡村党支部活动室,改善文教卫生条件、支持基层政权建设、助力残疾孤儿事业、参与抗震救灾等社会公益事业,先后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2258万余元。

  脱贫攻坚“担重任”。公司积极响应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百企帮百村”结对扶贫、生态扶贫行动的号召,实施了荒漠改造项目,总投资283万元,给项目所在村集体经济每年增加了250万元以上的收入,使该村的36户贫困户172人实现脱贫。企业支持仁布县切洼乡村民建设水泥砖厂,总投资258万元,帮助39户152人实现脱贫。公司充分发挥企业自身优势,将扶贫与扶智有效结合,免费组织151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技能培训,公司承担了所有学员共679万元的相关补贴费用,受到了农牧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及辖区党政部门的嘉奖。

  一心为民“办实事”。公司主动投入53万元,帮助公司所在地村民维修桥梁水渠,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在拉日铁路修建时,当地农民失地较严重,达热瓦公司在自有荒漠土地上先后投入565万元来改造荒地、冲沟等土地,平整、改良后形成的600亩有机青稞基地无偿交给农民使用,有力帮助了失地农牧民增收致富。

  民营企业同样需要具备广济天下的勇气和担当,我们将在促进员工和企业发展的同时,将一如既往地参与边疆建设、促进社会发展,为“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付出自己的力量,让企业在真正成为“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

 

 


  

相关链接

·.
·维稳戍边的忠诚卫士企业职工的温馨港湾
·着力构建和谐企业共谋共享企业发展
·凝心聚力谋和谐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干群齐心创和谐企业
·共建和谐桥同行幸福路
·和谐为基构建命运共同体
·凝心聚力谋发展以人为本促和谐
· 织密织牢和谐电网点亮幸福美好未来
 
 

金年会手机版 - 金年会手机登录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