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精彩言论 |
企业家事迹 |

什么叫做不简单?能够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叫做不容易?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情。非常认真地做好它,就是不容易。

坚持每天提高1%,70天工作水平就可以提升一倍。

企业说到底就是人,管理说到底就是借力。

作为一个领导,你可以不知道下属的短处,却不能不知道下属的长处。

世界上最无价的东西是人心,要赢得别人的心,只有拿自己的心去交换。

事前反复研究,慎之又慎;一旦做出决策,必须坚决执行,不容含糊。

在新经济时代,什么是克敌制胜的法宝?第一是质量,第二是质量,第三还是质量。

市场比作一块蛋糕。我们不过分地在现有市场抢占份额,而是去另创造一个市场,即另做一个蛋糕——另做一个蛋糕独享。
|
??从1984年底到2000年,海尔创下了营业额年均增长80%的神奇速度,1995年以来累计上缴税收52亿元,企业品牌价值达到330亿元,在2000年又创下了全球营业额406亿元、出口创汇2.8亿美元、利税30亿元这一令人惊叹的数字。而这个“神话”是以张瑞敏为首的创业者们以百折不挠、争先恐后的共产党人精神、民族企业家精神所创造的。
1984年,海尔前身——青岛电冰箱总厂还仅是一个集体小厂,亏空达147万元、年销售收入仅348万元。守着一个烂摊子的600名职工,已是人心涣散。在连换三任厂长仍然“病入膏肓”的困境之下,1984年12月26日,35岁的张瑞敏从青岛市家电工业总公司副经理的位置上,正式走马上任,担任这个小厂的厂长。对那时的张瑞敏来说,这绝对是一种“临危受命”。
张瑞敏一上任就提出:“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1985年,张瑞敏带头把76台有质量缺陷的冰箱全部砸烂。如今,在海尔科技馆里的那把“闻名遐迩”的大铁锤,向人们诉说着质量与品牌的故事。
|
 |
|
张瑞敏:诠释海尔创新之路
张瑞敏:国际消费电子产业发展论坛主题峰会演讲
张瑞敏:纵论中国企业国际化
张瑞敏列《财富》中文版中国商界领袖排行榜首
张瑞敏:反思二十年
张瑞敏的十三个观点
张瑞敏称海尔国际化完成一半
张瑞敏“解秘”重庆海尔工业园 全部 |
企业家所获荣誉 |
海尔集团简介 |
1998年以来,先后应邀登上哈佛大学、瑞士国际管理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等世界一流大学的讲坛。
1997年荣获《亚洲周刊》颁发的“1997年度企业家成就奖”
1999年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全球30位最具声望的企业家”第26名;
2000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2001年度中国财富人物榜
2002年9月6日,荣获国际联合劝募协会设立的“全球杰出 企业领袖奖”和“最佳捐赠者奖”,是国内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家。
2003年2月14日,在中国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感动中国2002年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中,成为惟一获此殊荣的企业家。
此外,还曾荣获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财富》全球商界领袖、十大最具战略思维企业家、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青年管理专家
|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20年来持续稳定发展,已成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大型国际 化企业集团。产品从1984年的单一冰箱发展到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96大门类151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4年,海尔全球营业额突破1016亿元。2004年,海尔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第一名,品牌价值高达616亿元。由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BrandLab)独家编制的2005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于4月18日揭晓,海尔再次入围世界品牌百强,荣居第89位。企业发展的同时,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也赢得世界的尊敬。1999年12月7日,英国《金融时报》评出"全球30位最受尊重的企业家",张瑞敏荣居第26位。2004年8月美国《财富》杂志选出"亚洲25位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张瑞敏排名第六位,是入选的中国大陆企业家中排名最靠前的。2005年4月出版的《财富》杂志中文版推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25位商界领袖",张瑞敏首席执行官位居榜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