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杨元庆释疑闪电盈利 五年目标超过戴尔或惠普 【导读】。“客户流失数量比业界其他并购案要少,联想的利润率也保持得很好。”作为新联想的董事局主席,杨元庆对管理团队表示了肯定,同时称新联想已经达到了其整合第一阶段的预期目标。
新联想在2005年一季度并非一切业务都是高歌猛进,财务报告显示新联想在全球的销量增长一般,只有2.4%,且增长主要来自于联想中国的贡献,高达35.9%,以其所并购的IBM PC业务规模未见增长。但在外界看来,这一切似乎并不重要,并购刚刚完成100天之际,其并购的目标资产就获取了盈利,这才是最重要的。 IBM PC业务是这宗并购的成败关键。除去60天实现盈利,从协同效应、人员保留、客户保留,一切都有上乘表现,这些自然令杨元庆兴奋。但这位年轻的董事局主席同上周发布财报时一样,昨日再次强调说首季盈利并不意味着并购整合工作已经完成,整合工作还要一步步地去做,整合还需要一段时间。 ■首季盈利成功在哪里 联想在完成并购后的首次表现多少消除了外界早前的种种担心,这些担心包括收购后联想可能会被拖入亏损的泥潭,原IBM PC的人员与客户会不会大量流失等等。 将IBM PC业务脱离高成本平台,联想老帅柳传志在宣布收购之初,就表达了这样的意向。而今天,杨元庆说在新联想首季的整合中,压低成本成为至为重要的一环。 回首自去年12月以后大半年的这宗并购,杨元庆将首季盈利及初期整合顺利归因于三条,其一是早前的充分假设到位,也就是说在并购前所做的一些分析比较透彻、到位;其二是并购谈判是非常成功的,赢得了有利于自己的条款;第三就是并购后的整合过程比较有序。 根据刚刚发布的财报,新联想的16个部门有8个完成了整合,整个整合首先是总部职能部门的整合,其次,完成了采购的整合。来自联想的消息说,现在新联想每个月大概可以获得600万至700万美元的协同效应,这个季度至少有1100万至1200万美元的协同效应。 ■新联想成败命决于国际业务市场转型 8月10日的联想财报发布会上,新联想的高层管理者曾明确指出,新联想将会把重点精力投入到开拓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市场,而手段就是要在这些地方复制联想在中国的成功销售模式。 在杨元庆看来,早前的IBM PC之所以一直裹足不前,很大原因是因为一向服务于大公司客户的IBM PC只能覆盖40%的市场,而在占比高达60%的中小企业、消费者市场,也就是交易型客户市场几乎是一片空白。杨元庆称,“新联想的成败不取决于能否百分之百地保留住原有客户,而关键在于能否打入这60%的市场。” ■目标超过戴尔或惠普 与数个月前宣布通过美有关部门对收购案的调查时有所不同,昨日在联想中国上地总部现身的杨元庆或许是因首季开门红的缘故,显得信心很足。 新联想是排名在戴尔、惠普之后的全球第三大PC制造商,按照杨元庆的“五年计划”,新联想的目标是要超越戴尔和惠普两家中的一家,在业内人士看来,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新联想在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等方面距离尚远。 除去打响联想品牌,杨元庆昨天透露说新联想的品牌战略已完成设计,不久就会向外界公布并执行,这其中新联想品牌战略的另一个核心内容是要让IBM的ThinkPad品牌的价值得到延续。 2005年08月16日 北京青年报
|
![]() |
![]() |
||||||||||||||||||||||||||||||||||||||||
2005\09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