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当前位置: 中企联合网>>企业信息员>>文化建设
建设先进企业文化 促进企业发展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不断学习创新的知识经济时代,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企业文化学的奠基人劳伦期·米勒说:“未来将是全球竞争时代,这种时代能成功的公司,将是采用新企业文化和新文化营销策略的公司。”企业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依托企业文化支撑。 南京汇弘(集团)有限公司于1998年10月改制以来,始终以优秀的企业文化为基础,自加压力,负重奋进,牢牢地把握契机,不断完善企业文化内涵,使企业在强手如林的市场竞争中,经营路子越走越宽、规模越来越大。江泽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发表后,汇弘集团决策层在组织学习中,深刻认识到: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率先发展先进的生产力和先进的文化,是汇弘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一、确立企业文化建设三原则 2006年公司制定了发展企业文化建设规划,确立了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三原则:以先进文化统领企业文化原则;结合实际原则;职工广泛参与原则。同时在全公司掀起了学习、讨论建设企业文化的热潮。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感到倡导什么样的文件,职工对文化的认同程度,以及与成功企业相比差距太大等问题都影响着企业文化的深入开展。初始,有人存在“小富即安,满足现状,不愿负债”的保守思想。但公司领导层坚持认为:企业文化存在一切企业中,而且每时每刻都在发挥着固有作用,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企业。共识达成后,公司坚定提出了“不做大将亡,不做强难存”的口号,并逐步制定实施了做大、做强目标。公司先后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买断了与公司毗邻的信宇公司和静电喷塑厂;投资1000多万元兴建了一幢共计9000平方米的生产大楼;在南京市区投资150万元,创办了外贸办事处,为做大、做强企业提供有力保障,同时也为进军国际市场吹响号角。 企业文化建设只有深入人心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是汇弘文化根植基础。通过几年的发展壮大,公司现有员工1600人,为近千人提供了就业,其中,不仅解决了40多名残疾人的就业难问题,还为社会上的困难企业吸纳下岗职工近百名,员工的收入以也年10%的幅度递增,生产和生活环境逐步改善。公司还为员工办理了住院医疗、意外伤害和大病互助金保险,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完成公司制定的各项生产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公司每年都要拿出十几万元,资助敬老院、学校、特困家庭和为村民修路,还在雄州镇中心小学资助了一个“春蕾班”。“其他服装厂的技术工人常有半路出走的现象,在汇弘不会出现”。这句话都源于汇弘对员工的关爱,对社会的关爱。 二、培育既有特色,又具有时代特征的企业精神 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理想、目标、价值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及经营作风的综合体现,概括地说:企业精神是企业的一种群体意识,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时代特点和企业个性,对企业职工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引导力和约束力,能够增强职工对企业的信任感、自豪感和荣誉感。汇弘创业初期只是一个名不经传的小型乡办服装加工厂,如今已拥有固定资产4600万元,年产各类服装180万件生产能力的中型企业。这是汇弘广大职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结晶。因此自然形成了“团结拼搏,求实创新,持续改进,争创品牌”的企业精神,这种精神是汇弘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汇弘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是现代社会飞速发展,市场经济竞争激烈,加入WTO面临生存挑战,落后出局是自然的法则。 一个人、一个企业都必须积极进取,大胆创新,走在时间的前面,与时争先。汇弘为加强自身实力的发展,加大了对技术和设备改造的投入,先后投入500多万元用于设备的更新改造。为提高生产和检测设备的能力,陆续购置了美国产PGM电脑排版系统一套、电脑绣花机2台、高速平缝机500多台及及其它专用设备37台套,还完成了供电增容。与此同时,还在公司开展“永远视今天为落后”的思想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广播、板报及各种途径,向职工反复宣传成绩只能说明过去,今天已经潜伏着危机,不可沉湎于过去或既有的成功,必须加强学习,坚持创新,追求卓越,不断地忘掉过去,超越自我。“永远视今天为落后”的人才能进步,企业才能发展。我们将这种思想观念和危机意识贯穿于生产经营过程,促进了观念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取得了较好成绩。2006年共生产各类服装228万件,实现销售1.82亿元,利税1444万元,取得了自公司建立以来的最好成绩。 三、丰富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形象 首先,我们确立了“严、细、深、实、准”的管理理念,为管理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 其次,加强的制度建设,推行“人为本,法为准”的制度治厂理念。公司根据《安全生产法》建立健全了各种岗位责任制,运行操作规程及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同时加强了职工道德教育,制度了职业道德规范。在制度执行上,严格遵守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使公司形成以制度教育人,以制度管理人,以制度治厂的科学管理机制。完善的制度建设,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业绩,而且大大提升了企业形象的品牌价值。 第三,重视人才资源管理、培养。人才是第一资源,在企业职工就是第一资源。公司每年提供20多万元用于员工技术培训,还先后委外培训等级认可的检验员、内审员、工艺员、制版员以及服装设计和设备操作等技术管理人员30多名。我们还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强对岗位人员进行“应知应会”考核,对锅炉工、吊机工等专业性比较强的工种都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等级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在人力资源方面。公司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能者上,庸者下,毫不客气。能上能下,平等竞争已成为汇弘公司人力资源的一大特色。 第四,加强民主建设,实施民主管理。一是坚持和完善职代会制度和股东大会制度。公司本着“入股自愿,股权平等,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使得广大职工踊跃入股,由劳动者变成了投资者,成为企业的主人,从而增强了企业的源动力。二是认真实施阳光工程,大力推行厂务公开,把企业重大决策,年度股金分配,职工工资和奖金发放等情况都接受职工的监督,使职工知厂情,管厂事,献厂策,促厂兴。三是成立由工会、职工代表参加的公司领导干部考核评议小组,对公司管理层进行考核评比,使企业高层领导处于职工群众的监督之中,并将考核评比规定纳入到公司管理标准之中,每年都要对中层以上干部进行一次民主考证活动。考证小组在广泛听取职工意见的基础上,做出新一轮的调整,使企业的一线骨干队伍充满了生机活力。同时也使企业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落到实处。厂纪、厂规、厂容、厂貌是企业形象的外在表现。首先,我们狠抓职工在着装统一,这样不但能够保证安全生产,而对培养职工的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其次,加强了生产现场管理。生产管理的台帐,记录、报表和各种原始数据记录做到了准确、完整、规范;第三,加强了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公司去年投资258万元,改造了锅炉设备,保证了烟尘、灰渣、排污达到排放标准。在绿化美化工作上,我们加大投入,植树种草,全公司绿化面积已达可绿化面积100%,使公司成为“园林式”工厂。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公司积极倡导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每年组织二批职工外出疗养、旅游。去年五·一期间公司一次性组织由50名职工参加的桂林双飞旅游活动,另外还积极组织开展各种知识竞赛,技能比武,保证了职工广泛参与企业文化建设,从而全面推进了企业形象的塑造,为安全、文明、高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企业文化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论,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企业在竞争中立不败之地的重要举措。在融入国际竞争大潮中,在向现代企业制度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将以更高的标准,更多的投入,务实的作风,扎实的工作搞好企业文化建设,为汇弘进军国际市场,实现跨越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功力。 (2007年5月17日来稿) 2007年11月19日 供 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