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年会手机版 金年会手机版    
   
 
展现信息员风采 提高企业形象
企业新闻 | 管理创新 | 文化建设 | 创业历程 | 信息员风采 | 热门文章 | 信息员名录 | 信息员排行 | 首页
当前位置: 中企联合网>>企业信息员>>文化建设

从《红楼梦》看管理制度与人性的相互融合

1.概述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提供了两种不同的管理模式,塑造了两种不同的管理哲学:一是行政果断型(有人也把她称为美英式管理),主要以王熙凤为代表;二是创新分权型(也有人把她称为日德式管理),主要以贾探春、薛宝钗为代表。
2.《红楼梦》中王熙凤、贾探春与薛宝钗不同管理模式剖析
    王熙凤的管理是英美式管理:在处理宁国府内部事务时,王熙凤最出色地表现了她的管理才能。首先,王熙凤对宁国府做了一次内部摸底。她发现宁国府这台机器存有5大弊病:“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二件,事列专管,临期推诿;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能服管束,无脸者不能上进。”既然是国企通常的五大弊病,王决定采用铁腕政策。根据这一思路,王熙凤开始制定规则,定岗定编、强化监管,并立即收到了效果,宁国府的内部环境也迅疾改变了。
    王熙凤的管理哲学在一定程度上颇似盎格鲁•萨克逊模式(英美模式)——其表征行为就是股东利益至上。股东利益优于雇员利益。对于股东而言,公司被认为主要是专门通过投资为其谋取利润和使其资本增值的工具; 对公司雇员而言,公司不是为其谋取福利的福利机构。
    贾探春与薛宝钗德日派的莱茵式管理,为了克服贾府的经济危机,贾探春凭借自己对当时正处于萌芽状态的市场经济的敏感,富有创意地推出了一个全新的改革举措:采用公开竞标的方式,把大观园分包给园中的老妈妈们。这样一来,一个消费性的大观园就被改造成了一个生产性的种植园,捉襟见肘的贾府经济也因此找到了一个新的生长点。在薛宝钗的改革理念中,已自觉地包含了对于单纯商业利益的理性超越。薛宝钗的这一改革理念,应该说是曹雪芹为当时正在转型的中国社会重塑一个新的道德规范的积极尝试。薛宝钗考虑到承包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她清醒地意识到,能够直接承包并得到好处的只是少数人,大多数人心里仍是不服的。如果不考虑大多数人的利益,那么承包就可能因得不到大多数人的支持而遭遇种种意想不到的挫折。因此,薛宝钗建议,承包者年终时拿出若干吊钱来分给也在园中辛苦的老妈妈们,让她们也能分享改革的成果。薛宝钗不仅兼顾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同时也为承包者的经营提供了新的保证,的确是一个符合“惠而不费”原则的双赢高招。
    贾探春与薛宝钗这对组合代表的是莱茵式管理,或说是日德模式。与盎格鲁•萨克逊模式相反,该体系是非“金融化”与非“股票化”的典范,其企业文化核心内容是“造物文化”。
    王熙凤当政时期,工作对象主要是府内的老妈子们,只需要工作不偷懒,随便什么人来都可以,而贾府这样的深宅大户最不缺的就是干活儿的人,从劳动力角度来看,这就给王熙凤创造了最大的肆意空间:反正让你下岗走人还有足够多的老妈子等待上岗呢。而贾探春与薛宝钗当政时期则变成了另外一种体制,包出去的园子如果想保证效益,就要求承租人有能力有思想,这对下人们来说就不是唾手可得的了,因此从制度上这两位小姐开始了人性化管理与考虑,为的就是留住可用之人。
   《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许多重大问题从她那里能获得某种启示,这是从实践中得来的经验。但是,作为经典文学名著的《红楼梦》,她对于企业家和管理人的影响和教益,首先还不在此。文学是人学,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审美的艺术,她能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文化品位,增进人的知识和智慧。
3.《红楼梦》中不同管理模式对现代管理的启示
   现代企业管理和《红楼梦》所处的时代及其性质迥然不同。前者处于民主和开放时代,是人类积极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后者处于封建末世,作者对于那个行将灭亡的家庭和社会采取了消极的避世主义态度。接触《红楼梦》,要警惕是书消极因素方面的负面影响。
    说到管理,人们喜欢谈论《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欣赏她协理宁国府时的魄力。其实,从王熙凤短促的一生来看,她的治家管理是失败的。她的协理宁国府,从贾府的视角看,是成功的;但若从现代管理学的观点来看,基本上是应当否定的。因为她是依靠皮鞭的惩罚来维持奴隶的劳动秩序的,现代企业管理岂能仿效?王熙凤贪婪成性,贪污受贿,高利贷盘剥,成了贾府的败家子,她自身也因此而毁灭。王熙凤的失败原因,从主观上说,是她素质中的缺陷:其一是太贪毒,贪权,贪虚荣,贪钱,狡毒,阴毒,刮毒。其二是奴隶主作风,凡事专横独断。看她宁府理家时的那付神气,大有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女王气味。其三,她虽有一定管理能力,却缺少文化,视野不宽。这些缺陷是管理者的大忌。现代企业管理者若有此缺陷之一,就根本不能称职。
    贾探春、薛宝钗、李纨在这方面就很不一样。在兴利除弊的大观园改革中,这三个人,作为一个领导集休,她们有如下三个方面的优点:(一)、以权谋取个人私利的成份较少,贪心基本没有。(二)、有某种民主观念,遇事能商量,能在某种有限的程度上考虑劳动者的利益。(三)、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尤其是薛宝钗,博学多才,视野较宽,能用儒家经典理论指导改革。这三个方面是合格的管理者必备的基本素质。当然,现代管理者的素质要求比贾探春们要高得多,性质也不尽相同。但她们这三个方面的优点,对我们还是有启示作用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还是值得效法的。探春改革最终的失败,其主要原因不在她们的主观方面,而在当时的客观环境方面。就她们当时所处的身份地位来说,能有这样的优点,是相当不错的了。下面对她们这三个方面的优点再加以申述。
    贾探春和薛宝钗、李纨三人,操劳谋划,为贾府开源节流,自己却不取分毫报酬。这是很不容易的。在大观园改革的整个过程中,身为改革领导小组负责人的贾探春,凡遇大事必和宝钗、李纨商量。她们三人真情团结。对于薛宝钗这位谋士,探春很尊重她的意见,常虚心向她求教。
    她们还注意到和劳动者搞好关系,适当考虑他们的利益,提倡“和为贵”、“全大体”,搞好劳动者们左邻右舍的关系。和为贵,就是讲团结;全大体,就是顾全大局,这种管理品格和管理思想,来自儒家哲学,是中国古代正统的道德观念。贾探春、薛宝钗把这种观念用之于她们的改革事业,真难能可贵。她们这种“和为贵”“全大体”的风格,和贾政的家长作风、王熙凤的专横独断,官场和贵族家庭内部的勾心斗角,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和为贵的“和”,不是无条件、无原则的。贾探春在改革中,对于王熙风那一套旧规陋习,就不讲“和”,而是讲“斗”。否则,何以言“除弊”?何以言改革?在封建社会比较清明的时期,行政管理人(行政长官)是很讲究文化品位的。但一些社会单位和贵族大家庭的管理人,却不一定讲究文化程度。王熙凤是一个大老粗,她理家的失败,不在于她没文化,而在于她的缺德。贾探春的“兴利除弊”改革,代表着曹雪芹的为没落贵族寻探出路的社会理想。只有探春、宝钗、李纨这种具有较高文化品位的人,才能担此重任。三人中,文化品位最高的是宝钗。她具有学者型的品格,经史子集,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她都懂,并熟读儒家经典,晓哲理,明世事。像这样博学多才的大家闺秀,是很难得的。对这个人物的评价,在以往,多数人持批判态度。主要理由是,她维护封建制度,处世圆滑。近来,对她的评价有所好转。像宝钗、探春这类人物,是封建社会中的开明派人士。她们不是完人。但在“兴利除弊”改革中,她们确有值得肯定和效法之处。作为一个管理人,宝钗的博学文化,是值得羡慕的。管理,是现代企业生存的三大要素之一。管理工作涉及面宽,复杂多变,管理人必须站得高,看得远,懂得历史,了解现实,洞明世事,掌握信息,知人善事,会权变,善应酬……,没有渊博的知识,灵敏的头脑,岂能胜任?
4.结论
    从企业管理尊重人这个问题的角度来看,《红楼梦》中的如下内容颇值得注意:在“兴利除弊”的大观园改革中,贾探春和薛宝钗们,把尊重劳动者和关心他们的利益,放在议事日程上。尤其是薛宝钗,她的管理思想中,“人”的内容占据重要位置。同距她两百年的美国学者梅奥的理论相比,有某种相似之处。有这样几个问题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一)减轻剥削,从物质利益上关注劳动者。大观园改革的贾府背景是荣国府的入不敷出的经济危机;但其社会背景却是庄头制的农业经济对农民的残酷剥削。清朝贵族夺取中国政权后,对中国传统的土地出租制度缺乏管理经验,便聘用庄头管理田庄。农民要受地主和庄头双重性的剥削。庄头多系流氓出身,对农民的敲诈极端残酷。大观园改革的经济模式虽然仍然是传统的土地出租制,但与庄头制却很不相同。它采用承包制,取消了中间剥削,定额性的货币地租比庄头制地租要轻得多,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有某种进步意义的。
  (二)情感沟通,从精神上关注劳动者的某些需求。历来的封建租佃制度,地主与农民之间的关系很紧张,常处于严重的对立状态,农民受物质的剥削,又受精神的压迫。在大观园改革中,贾探春尤其是薛宝钗,注意到同劳动者在情感上的某种沟通,在某种程度上关心劳动者的疾苦,适当听取她们的意见,遇事跟大家商量,多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使双方的矛盾得到某种程度的和缓。
当然,她们的上述做法,其目的是为了贾府贵族的利益。但在客观上却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劳动者。身为闺阁千金的薛宝钗和贾探春,在那个时代能这样做,是很了不起的了。

参考文献
1.红楼梦中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 刘新建、邵文恰 《经济沙龙》
2.《红楼梦》中封建家族式管理的现代借鉴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3.从87版红楼梦谈人力资源管理的真谛  中国人力资源网
4.红楼商道:红楼与管理情商:管理学  海阔著
5.新版红楼梦女性领导者PK:看谁更适合掌权 河南商报 


    2014年02月26日    供 稿
 
金年会手机版、金年会手机版 主办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TEL:(010)68701153 68701159 6870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