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年会手机版 金年会手机版    
   
 
展现信息员风采 提高企业形象
企业新闻 | 管理创新 | 文化建设 | 创业历程 | 信息员风采 | 热门文章 | 信息员名录 | 信息员排行 | 首页
当前位置: 中企联合网>>企业信息员>>管理创新

企业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自主创新

--首钢机械厂窦丽芳

    2006年1月全国科技大会提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和任务。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建设21世纪的新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建设创新型企业的关键。
    1.加快建设创新型企业的意义重大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中国企业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型企业的根本任务。
    发达国家掌握标准站在高端获取高额利润;中等发达国家掌握技术站在中间也能获得较高利润;发展中国家站在低端,按照人家的标准,使用人家的技术,出卖自己的苦力,挣点微薄血汗钱,大量的利润被人家拿走。
自主创新和掌握自己的技术,拥有自己的标准不仅是市场对企业的要求,更是国家、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的能力。
    2.加快创新型企业的体制建设
    全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结构调整实现根本性的突破,是形成较强自主创新能力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机制和体制实现向市场经济的根本转变、随着资产结构、产品结构、人员结构的调整,实现向技术创新型企业的性转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企业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迫切要求,是增加核心竞争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必然选择。
    3.建设创新型企业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建设创新型企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人才为根本,以技术为支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以市场为导向、目标明确、要素完整、组织健全、支撑能力强、体制机制有保障、具有自己特色的新型创新体系,着力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支撑发展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和综合实力。实现品牌发展战略,把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核心和关键,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使创新成为自主发展的灵魂和不竭的动力。
     4.建设创新型企业的重点任务。
    一是通过资源整合,完成基地式的建设,这是实现规划目标的保证。二是通过自主开发创新、集成创新主导产品和形成专有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三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方法,提升管理水平。四是创新机制体制,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上实现新突破。五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造就一大批适应未来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形成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具有创新能力的中青年专家队伍。六是大力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作,激发“创新、创优、创业”精神,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
    5.建设创新型企业的重点方向:
    一是按照国家对行业发展的规划要求和市场需要,通过自主创新、集成创新的方法研究开发技术领先,适销对路的产品。二是对核心产品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改进,提高产品的性能和技术含量,使核心产品具备持续创新的能力,保持市场竞争优势。
    研发一批重点产品强势产品和预研一批前沿技术。
    6.建设新型技术创新体系。
    健全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的组织系统、规则系统、资源系统、决策系统等子系统,一方面加强各个子系统自身建设,一方面加强各子系统之间的有机联系和整合,提高技术创新体系整体运作效率。
     7.加强技术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从战略管理的高度加强知识产权体系建设,专利、版权及技术秘密的管理制度,加强归口管理,提高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及运用能力。建立有效利用和技术资源共享平台,充分发挥知识资源的整体作用。实行技术成果的统一申报和技术成果转化与推广的合理共享,提升整体效益和技术水平。
     8.立足自主研发,拓宽技术来源。
    加强同国内科研院所和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开放合作,弥补自身能力不强的问题。坚持从高起点入手,通过技术转化、二次开发、集成创新等方法,在别人成果和技术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为实现台阶式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
     9.搭建开放合作的产学研创新平台。
    扩大对外合作范围与合作领域,加强技术交流与共享。与世界上先进的机电制造业企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加强优势技术领域的合作,了解全球机电产品的设计、制造技术动态及应用情况,弓l进消化先进技术,加强国际交流与人才培养。
    10.加强前沿技术跟踪研究,利用网络信息平台。
    建立技术信息平台,实现各分企业之间的信息发布与信息交流。建立分布式的网络信息系统,提高一体化管理效率。建设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从立项到验收的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水平。加强信息情报收集分析与研究,开展前瞻性、战略性课题研究,加强对国内外对手的跟踪与分析,加强市场细分研究,为制定合理的产品市场定位奠定基础。
    1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进一步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使各类人才能够引得进、留得住、成长快、用得好。要实现大的发展,人才是根本。结合目前人力资源的状况,主要在高级管理人员、技术带头人、高级技工等三个层面抓好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人才培养与吸引,加大激励政策的力度。探索新的分配机制,建立绩效优先的人才评价和人才激励策。对高层经营管理人员、技术带头入和高级技工,可以试验采用如期权、股权、年金等分配激励措施。其次,创造尊重人才的氛围,依靠待遇、感情、事业,留住和吸引人才。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资源,在三个层面人才的使用上,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12.建设创新文化,营造创新范围。
    培养脚踏实地、锲而不舍的创新毅力,树立开放包容、团队合作的创新品质。营造鼓励创新、允许失败的的氛围,激励广大科技人员勇于承担风险,勇于承担责任。倡导敢为人先、反对因循守旧;倡导理解尊重、形成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良好风气。
    广泛深入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扎实抓好劳动竞赛,激励职工的创造潜能和创新活动。深入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对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进行表彰,总结典型,推广经验。加强全方位、多层次、多种形式的“大提素"培训,为广大职工岗位成材、建功立业创造条件、搭建平台。
    完善科技经费管理办法,加大科技投入。鼓励科技人员利用国家对自主创新的激励政策,积极申请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提高科技研发的层次和水平。
    
    建设创新型企业,是21世纪新的战略任务。必须高度重视,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增加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制定实施细则,狠抓落实。
    积极行动起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勇于探索,开拓创新,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一个创新型的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2008年02月19日    供 稿
 
金年会手机版、金年会手机版 主办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TEL:(010)68701153 68701159 6870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