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年会手机版 金年会手机版    
   
 
展现信息员风采 提高企业形象
企业新闻 | 管理创新 | 文化建设 | 创业历程 | 信息员风采 | 热门文章 | 信息员名录 | 信息员排行 | 首页
当前位置: 中企联合网>>企业信息员>>管理创新

国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特约信息员  王协忠
  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对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塑造产业生态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绩,但是同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根据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相关研究资料表明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中小企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一是与发达国家水平相比,我国中小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国际市场知名度还不够高。
  二是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国内中小企业与相对发达的上海市,其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也不高,《上海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调查报告》调查显示,只有l4%的企业年吸引风险投资额能达到500万一1000万元,55%的受调查企业新增创新经费投入占总收人比重小于5%,59%的企业当年拥有创新项目数为零,创新项目超过20个的企业只占1%,75%的受调查,企业新增有效专利数量为零。
  三是中小企业发展同质化问题严重,浙江省是我国中小企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是其小家电、传统塑料、服装制连等传统制造业面临着比较严重的同质化发展问题,企业更多依靠低价竞争维持生产。
  ——大中小企业协作力度不够
  一是大企业支持双创力度不够,一些大企业特别是大型国企建立双创平台的积极性不高,截至2022年中央企业只搭建了不到500家创新创业平台,只是到2023年这一数字才迎来大幅增长,达到1600多家。
  二是部分中小企业难以进入大企业供应商序列。一些大企业出于风险和市场因素考虑,往往会把本国中小企业排至在供应商外,四川省的成都硅宝、成都鲁晨、中吴晨光等新材料公司在参加新材料产业座谈会时都曾表示,其企业产品质量不亚于国际先进产品,但国内大企业不信任这些公司的产品,在采购新材料时对中小企业设置过多障碍,导致本土中小企业很难成为大企业的供应商。
  三是中小企业核心关键零部件配套能力低。如,中国机器人产品的核心零部件控制器、伺服电机、减速机国内中小企业无法配套,只能大量进口,根据《存在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产业链概览》统计,中国控制器和伺服电机进口比例约为80%,减速器进口比例约为75%,
  ——大中小企业融通服务环境有待完善
  一是缺少专门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支持政策。目前我国并未像日本和韩国那样在全国范围内出台专门的《中小企业下请促进法》,以及直接鼓励大中小企业合作的财税金融支持政策。
  二是缺少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和企业家合作组织。虽然我国拥有众多的企业协会、商会、联盟,也有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组织,起到了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部分作用,但缺乏专业的合作组织和公共服务平台。
  三是政策歧视问题依然存在。我国在电信、盐业、电
力等领域对民资进入依然存在限制,如电信行业的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对中小企业进入仍有种种限制。此外一些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还存在对大中小企业挑肥拣瘦的现象。
  ——政策建议
  第一,推动大中小企业产业协作,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依托现有工业园区,推动大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推动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鼓励大企业 "双创",推动大企业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提升中小企业发展水平,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提高中小企业的配套协作能力。
  第二,推动大中小企业差异化发展,引导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大型企业优化发展布局,聚集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且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关键和重点领域,发挥大企业在国家重大科技、重大工程方面的主力军作用,鼓励中小企业聚焦垂直领域和细分领域,提升中小企业质量品牌意识,以战略新兴产业为重要突破口,着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
  第三,优化融通发展环境,创造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以知识产权、产品质量、价格竞争、企业信用为突破口,坚决打击和制止扰乱大中小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创造良好的公共服务环境,研究制定支持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财
税、金融、土地、法律等方面的政策,打造一批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针对融通发展需求提供政策咨询、信息共享、法律等方面的服务和资源对接。

    2024年04月14日    供 稿
 
金年会手机版、金年会手机版 主办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TEL:(010)68701153 68701159 6870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