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当前位置: 中企联合网>>企业信息员>>管理创新
应用精益管理优化城市低碳亮化问题的探索 当前,城市过度亮化已成为绿色发展环境污染源之一,正在危害人类和动植物的自然生长。突出表现在:道路照明浪费严重、景观亮化贪大求洋、室内照明消耗量大、跑冒滴漏视而不见,尤其是标志性建筑上彩灯通体透亮,高楼大厦顶端大功率射灯耀眼光芒穿透苍穹,立交桥上稠密的灯带亮若白昼,即使尚未形成居住规模的新城区,不管位置多偏僻,街道上有没有行人,其亮化标准也是不逊于繁华的老城区街道。一、二线城市如此,三、四线城市争相效仿,许多城市跟赛跑似的“打造世界一流亮化工程”。难道城市有着用不完的电?地下蕴藏着挖不完的煤?事实上,我国依然是电力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很多城市在用电高峰期间,不得不采取限制工业用电的办法来保证居民所需,甚至有些地方不得不拉闸限制居民生活用电。我国3/4的电能需要通过燃烧煤炭来获得。而煤炭的燃烧又会污染空气,造成的环境损失高得惊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能源短缺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长期问题。大量消耗能源,盲目追求城市亮化,违背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绿色化发展、科学化管理”的战略性思维。为此,根据以上问题,笔者不揣冒昧,提议“应用“1+4”精益管理系统工程的原理,精准把握构建五个体系,将光污染能耗降低到最低限度”的探索性思维,以示抛砖引玉。 一、优化环保双控战略管理体系。 一是战略制定。确立“1+4”的环保精益管理双控体系模式,实施环保双控战略引领。积极推进环保双控精益管理战略体系,坚持科学合理、适度超前原则,对标国内外一流环保标准,以各级政府环保双控发展规划为指导,制定本行业环保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其涵盖环保企业发展、安全管理、设备管理、环境保护与技术进步、经营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技能培训、企业文化建设等环保子规划。 二是战略落地。发挥中高层引领、表率、指导、监督、奖惩作用,构建与环保双控战略管理相适应的管控、流程、绩效、专业、标准化体系。 三是战略调整。基于外部形势复杂多变的状况,建立双控战略评估调整机制,采用SWOT等战略工具不断评估优化环保双控战略规划。 二、构建矩阵交融决策管理系统 一是调整组织机构。建立“交叉分工、序列负责、矩阵决策、逐级执行”的环保精益管理矩系统,明确各层级职责权限,压缩双控管理层级。以光能管理部门主营业务为主干,按照《权责清单》明确各层级职责和权限,实施数字化系统运行与管理。 二是强化制度建设。将环保光能精准管理理念、依法合规、风险管控等重点任务融入制度条款、业务流程,并通过大数据智能系统固化,实现制度化控制,数据化管理、智能化发展。精简环保业务流程,简化审批手续,突破束缚加快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瓶颈。 三、强化点面结合专业管理功能 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揭开行业、企业之间的竞争,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而整个价值链的综合竞争力,决定企业的竞争力。根据管理现状和运营水平,构建光能企业精益价值链。 一是单点改善。从营销管理、安全生产、计划管理、预算管理、工程管理、采购管理、成本管理等专业建立精益管理矩系统。打破部门界限,统一调配人员和资源,集中力量实现重点突破。 二是以点带面。将环保光能双控精益项目单点改善逐步延伸至精益管理全价值链,通过寻找差异化优势、实现价值链重组或整合,促进环保供能企业内部“产运销”各环节协同优化。 四、加大内控绩效考评工作责任 一是组织保障。设立环保光能双控绩效考评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负责绩效考评工作决策、部署及整体推进。下辖班组的部门成立部门绩效管理小组,负责开展部门绩效考核工作。各部门设置兼职环保绩效管理人员,牵头负责本部门绩效考核评价工作。定期将绩效管理做法、创新成果编写成配套制度予以固化,确保管理模式实施效果和长效运行。 二是体系构建。采用思维导图等工具、方法,对现有绩效考核运行现状进行分析,基于考核对象、周期、模式、结果和管理流程,按分级分类、简单易行、日常考核、年底综评的原则,构建双控指标体系和绩效结果应用体系。 三是成果应用。注重环保双控目标管理,绩效内控目标值与薪酬分配、奖金发放、任职资格评价、培训与开发、员工职业发展方面的应用挂钩考核。加大绩效结果在岗位晋升、竞聘和岗位调整的权重占比,通过推进“AB角”制队伍建设,优化岗位人员配置,建立平等竞争、择优录用、能上能下的岗位竞争长效机制。 五、完善环保标准化管理体系 一是完善环保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设置标准化委员会及办公室,负责制度标准化决策、督导、检查、奖惩等,推动环保精益管理成果、经验、做法等及时在双控制度标准里进行固化,将固化结果作为重要绩效考核指标纳入环保企业绩效管理。按照“发展战略——管理制度——作业标准——智能系统”的管理层次,从属关系,做好制度的系统性设计,完善以双控制度为核心的标准化体系。 二是建立健全环保制度标准化体系。根据制度分级分类管理清单,建立健全大数据下的分层逐级分类管理目录。以本行业本企业双控“标准化良好行为认证标准”为指导,健全行业、企业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推进标准化智能管理数字化转型,实现光能双控精益管理系统工程全面优化。 三是强化制度标准执行力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督导检查机制,以部门专项月度自查评价为主,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分层逐级进行奖励与处罚,结合制度分级目录,构建完备的制度体系框架。 四是用现有作业标准规范业务流程。用作业标准落实管理制度、技术标准、风险管控的具体要求,形成能直接指导员工按步骤开展工作的规范体系。以改善优化为要求,构建高效协同的管理体制机制,推进并提升双控运营管理水平、合规管理体系建设等工作,进一步改进优化原有的制度体系。 五是借助云服务推进双控提档升级。建议政府职能部门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把“互联网+光能双控”作为城市环境保护管理的项目进行设计,携手大数据管理系统建立光能双控“云平台”。整合现有信息数据,构建覆盖全市统一动态更新的环保管理及服务数据库,助推全市光能双控行业转型升级。 (第三届全国环境保护征文获奖作者北师大附中王心妍) 2022年12月26日 供 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