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年会手机版 金年会手机版    
   
 
展现信息员风采 提高企业形象
企业新闻 | 管理创新 | 文化建设 | 创业历程 | 信息员风采 | 热门文章 | 信息员名录 | 信息员排行 | 首页
当前位置: 中企联合网>>企业信息员>>管理创新

实施人性化管理 开创安全新局面

    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洼里煤矿  李钢
    投产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的洼里煤矿是胶东半岛第一座煤矿,建矿时间长,典型的“三软”地质岩层,机械化程度低,生产工艺相对比较落后。近几年该矿反复招工,新招收的员工一批又一批,居高不下的流失率使该矿的员工出勤一直不正常,员工队伍不稳定,安全生产工作就没有保障。2006年底,该矿新一届领导班子认为,人是企业的主体、根本,人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抓住人这个关键,稳定员工队伍,充分调动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使安全管理由“人治”向“法治”转变,安全思想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安全行为由“他律”向“自律”转变,才能真正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该矿确立了“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企业进入人性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轨道”的管理模式,提出了“坚持人性化管理,营造宽松和谐、紧张有序的工作氛围;加强制度化建设,构建科学规范、严细深全的管理体系”的管理思路,确定了“抓管理、强素质、保安全、促生产、提效益、建文化、创和谐”的工作思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本管理激励人、以素质管理培育人、以情感管理凝聚人,全面实施人性化管理,创新安全教育培训方法手段,不仅消灭了轻伤以上人身和等级非人身事故,扭转了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而且在即将实施政策性破产的前夕,保证了员工思想稳定、员工队伍稳定、生产组织稳定。
    以人本管理激励人
    对员工最好的奖赏莫过于重用员工,让每个成员都在合适的岗位上得到表现的机会。为此,他们注重人的潜能开发,简政放权,调动各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给每一名员工创造表现才能的机会和舞台,精简会议,压缩会议次数和时间,每天早上召开一个班子碰头会和一个生产调度会,两个会议只用一个小时,每月召开一次班子中层月度会和两次安全办公会。其他的时间全部由各专业自由支配使用,把各级管理人员从繁冗的会议中解脱出来,同时减少各专业副总的下井指标,给他们充足的时间来考虑和安排本专业的综合协调和管理工作,把管理人员的潜能全部释放出来。矿不干涉各专业的内部管理,让他们“在其位谋其政”,做到责权利相统一,让其在管理实践中磨炼,在磨炼中展示各种潜能,提高管理技能,充分调动各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减少了因考虑不周、安排不细出现的工作失误。基层单位的安全意识也有显著提高,各单位主要领导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班前会,传达上级指示精神,及时了解安全生产形势,切实做好安全工作。
    企业追求效率,员工关注公平。洼里煤矿通过科学和谐管理,将这对矛盾转变为发展的动力,强力推行了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的“三上墙、双公开、一调离、一取消”,“三上墙”就是把员工的当日出勤、工分和工资及时上墙公开,人力资源科每5天对单位“三上墙”情况进行检查,抄录工分并在“三上墙”底稿上签字。“双公开”就是月底基层单位和矿人力资源科对员工的工资分别公开。“一调离”就是对各区队的亲戚关系人员进行了摸底排查,凡是与区队管理人员有亲戚关系的员工,一律调离本区队,防止了裙带关系引发的不公平现象。“一取消”就是取消了区队的工资员,把基层区队工资员的工作集中到矿人力资源科统一管理,铲除了区队私设“小金库”的条件。通过实施“三上墙、双公开、一调离、一取消”,使员工工资分配透明化,杜绝了工资分配的暗箱操作和分配不公现象,维护了广大员工合法权益。员工对自己的收入心中有数,思想稳了,干劲足了,减少了因思想不稳定造成的安全隐患,营造了良好的安全环境。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区队是安全生产的基层组织。该矿用民主选举代替了过去的领导任命,象“村官选举“一样,让各单位的全体员工自己选举班组长和区队长,邀请上级人事部门领导现场监督,阳光操作,实行不记名投票选举,当场公布选举结果并予以聘用。员工推选出了自己信任的带头人,班组员工工作情绪空前高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现场工程质量、文明生产以及员工的精神面貌都有了较大改观。区队管理民主化,管理人员的作风明显转变,打骂员工、野蛮管理现象明显减少,干群关系明显改善,班子内部团结协作,区队综合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以素质管理培育人
    素质决定命运。今年以来,洼里煤矿针对矿井新老工人比例大、员工素质偏低等问题,全面启动“素质再造”工程,广泛开展学习型企业创建活动,建立了持续学习、持续培训的长效机制。无论是安全管理培训、技术业务培训,还是现代管理知识培训、经营常识培训,都得到了员工的积极响应,参加学习和培训,已成为洼里煤矿员工的一种“福利待遇”。矿领导坚持经常为员工上课,得到了员工的认可和欢迎。
    受地质条件和施工工艺影响,洼里矿员工的文化水平和操作技能相对偏低,加之作业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传统的集中教育培训效果一直不理想。该矿创新培训方式,一是实行区队自主培训,每月底由安监处组织闭卷抽考,考核成绩与员工和区队管理人员当月工资挂钩。二是推行了走动式安全教育培训管理,要求各级管理人员下井一路行的过程中,必须针对现场设备和条件,对岗位员工进行现场安全知识提问,并给予现场示范讲解,直到员工掌握为止,被提问的员工要在管理人员的现场写实本上签字。为确保走动式培训的真实效果,该矿制定了专门的考核制度,设立了走动式培训记录台帐。实行走动式教育培训,增强了管理人员学习掌握安全生产实践知识的压力感,提高了培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重要的是提高了部分文化水平低的员工的培训效果。
    注重对违章行为的人性化管理,从源头控制员工行为。制止违章行为,过去一直强调以“三铁”对“三违”,忽略了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人性化方面,管理人员和员工站在对立面,员工对管理人员制止“三违”充满“逆反心理”,与管理人员打“游击战”,侥幸心理严重,这是违章行为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为使员工从思想上真正重视安全,把安全生产变成自觉行为,该矿在安全管理工作中逐步重视人性方面,减少管理干部抓“三违”的指标,对“三违”人员以帮教为主、处罚为辅,首先耐心地进行教育指导,使其在思想上接受教训,在行为上落实到位,避免重蹈覆辙,对于那些屡教不改、常抓常犯或拒不整改的三违人员,在帮教的基础上,严格兑现制度,利用经济杠杆来规范其行为。通过对三违人员的人性化管理,绝大多数员工能够从思想上接受,在工作中严格按章作业,操作更加规范,三违现象明显减少。
    在员工的素质养成上,洼里煤矿严格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值班、跟班、带班等制度,坚持每周6次井上下拉网式安全检查和不定时抽查,实行24小时全面动态监控。要求各级管理人员牢固树立“问题在现场、根源在管理、责任在干部”和“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是绝对的、事故是可以预防的”两种安全意识,坚持定期开展 “七查五反”活动,即:查思想、查作风、查隐患、查责任、查制度、查落实、查措施,反“三违”、反事故、反麻痹、反松懈、反形式主义,开展了区队管理人员、安监员、瓦检员、员工四类人员的“十个任何时候”安全教育,着力解决员工看惯、干惯、习惯了的不安全行为和薄弱环节、薄弱班次的安全隐患。为提高员工的生命健康意识和规范上岗自觉性,在井口设立两面镜子,员工下井前进行自警自查,使人的安全行为从源头上得到了保证。
    以情感管理凝聚人
    洼里矿机械化程度低,一直以来,员工劳动时间长、强度大,为保证员工出勤,各基层单位制定了一系列加班奖励办法,致使正常出勤员工和多加班的员工工资差额较大,从而迫使员工拼命多加班,疲劳上岗,给安全生产造成很大地隐患。为杜绝加班延点、疲劳上岗现象,该矿取消了各种不合理的加班奖励,实行强制休班制度,合理安排员工休班,让员工的身心得到充分休息。无论作业条件好坏,不搞突击生产,严格落实现场交接班,坚持正规作业、正规循环,同时注重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积极创建安全稳定的作业环境,劳动效率明显提高,安全生产逐步走上了科学正规的良性循环轨道。通过合理休班,员工的身心得到休息,劳动效率明显提高,安全生产势头良好,逐步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避免了条件好出勤就高、条件差出勤就低的现象。
    以情感人,进行情感化管理,是稳定员工队伍的有效方式。该矿领导把煤矿工人真正当作矿工兄弟,要求全体干部“从员工中来、到员工中去”。定期为全矿员工查体,及时调整有病员工的工作岗位;开辟了专门的备用宿舍,供下雨下雪等恶劣天气时不能回家的员工休息;为员工同时发放两套工作服,用胶鞋代替水靴;不断变换班中餐花样;给各个区队的每一个班组都配备了会议室和学习室;在区队学习室和采掘头面均设置了卫生保健箱;为单身员工设立了家属探亲楼。基层区队也采取了积极的措施,为高温作业地点的员工购买了大裤衩,每班带桶装纯净水下井等,受到了员工的欢迎。
    该矿实施人性化管理以来,较好地解决了安全管理“严”与“松”、“被动”与“主动”的问题,激发了干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尤其推行的走动式安全培训管理,变“集中”为“分散”,变“脱产培训”为“现场演练”,做到了“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有效地提高了干部员工的现场操作技能,野蛮操作的现象大大减少,违章行为逐月下降,今年以来,全矿杜绝了轻伤以上人身事故,实现了安全生产。
    (2007年5月18日来稿)
    2007年11月19日    供 稿
 
金年会手机版、金年会手机版 主办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TEL:(010)68701153 68701159 6870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