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德成在全国企业文化(潍柴动力)现场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 ||||
![]() |
||||
发布时间: 11-10-21 10:19:03am | ||||
金年会手机版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李德成 各位代表,同志们: 今天,在潍柴建厂六十五周年之际,我们召开2011全国企业文化(潍柴动力)现场会,举行授予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的揭牌仪式。在此,我代表金年会手机版、金年会手机版,代表王忠禹会长,向出席今天大会的各位嘉宾、专家学者、企业界代表致以诚挚的问候!向获得“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的潍柴动力表示热烈的祝贺! 当今时代,文化已经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中国企联在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加大服务力度的过程中,积极致力于推进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其中,创建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就是一项重要的服务工作。通过树立企业文化建设典范,为企业搭建交流平台,引导广大企业学习借鉴先进企业的成功经验,使企业界、学术界在观摩、学习和体验中拓展视野、丰富认知、提升水平,进一步推进企业文化创新。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从国际看,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正在加深和扩大,西方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继续蔓延和扩散、主要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居高不下、新兴经济体通胀压力上升等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严重影响着全球经济的复苏,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风险日益显现;从国内看,我国正处于结构调整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着力克服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对此,我们企业要认清形势,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改革创新,保持企业发展的良好势头。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与国际市场联系紧密,是各行业产业升级的重要保障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装备制造业大国,并且涌现出一批像潍柴动力这样的领先企业。据统计,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规模总量已经达到2.2万亿美元,美国和日本两国制造业总量分别为1.5万亿美元和1.23万亿美元。但是,大并不代表强,有规模并不意味着有竞争力。低端制造普遍、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国际性优势品牌缺失等问题依然突出。对此,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实质性的政策措施,鼓励发展高端制造,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创建国际品牌。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高端装备制造已被列入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今年3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在发布的《“十二五”机械工业发展总体规划》提出,我国机械工业的预期目标是到2020年我国主要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处于世界前三位;重点行业的排头兵企业进入世界前三强之列。我国制造业企业要以此为契机,抓住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有利时机,提高关键技术与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大产品的研发设计力度,努力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产业链整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在这当中,企业尤其要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有助于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创新活力,凝聚发展信心,提升企业素质,引领、支撑企业实现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在这方面,潍柴动力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在管理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经验,建立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使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 潍柴是一家在人民解放战争的炮火中诞生的国有老企业,在六十五年的发展过程中,她紧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凭借着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的拼搏创业精神,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一步步发展壮大,取得了优异成绩。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潍柴紧跟市场,抓住机遇,不断深化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战略创新,按照清晰的发展思路,依靠科学的治理结构、完善的体制机制和严格的制度流程,连续多年实现快速增长,从1998年一家濒临破产的小厂发展成为中国机械装备制造行业的排头兵企业。目前,潍柴动力已经构筑起了国内最完整的包括发动机、变速器、驱动桥和商用车在内的重型汽车黄金产业链,企业综合竞争力和品牌知名度大幅度提升。今年,在中国企联最新公布的中国500强企业中,潍柴控股集团以911亿元的营业收入,排名第93位,在中国制造业500强中排名第35位。 潍柴动力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坚持以企业文化引领和推动企业的改革发展,把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制高点。从“二次创业”时期的“约法三章”、“干就负责、做就到位”,到规模迅速扩张时期的“以我为主、链合创新”,再到并购重组时期的“责任、沟通、包容”,潍柴动力从没有停止企业文化创新的步伐,这些文化创新举措不仅反映了潍柴动力不同发展阶段的经营理念和管理风格,而且充分体现了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先导和支撑作用,“动力”文化就是潍柴动力在当前进入集团化和国际化发展阶段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为实现“2015年销售收入翻一番,冲刺世界500强”的战略目标,潍柴动力在继承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提升企业文化内涵,构建了以“责任为本”为核心、以“绿色动力,国际潍柴”为使命的“动力”文化体系,致力于成为全球装备制造业的重要一极,并通过培育特色文化,整合多元文化,使潍柴动力的企业文化始终保持着与时俱进的良好状态。同时,潍柴动力的领导班子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觉践行企业价值观,并通过成立潍柴企业文化研究会、推行WOS运营管理模式等措施,积极探索企业文化与经营管理实践有机结合、集团文化融合的有效途径,以动力文化点燃了企业各级管理团队和广大员工干事创业的激情,为企业建立科学的经营体制、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等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潍柴动力企业文化建设带给我们的启示是:面对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竞争越来越突出地表现为企业文化的竞争,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拥有管理优势、效益优势和竞争优势;只有把经过系统化设计的企业文化深深熔铸于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个细节,深刻影响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并与企业战略实现良好互动,企业的经营方略和创新举措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胡锦涛同志曾多次指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必须要坚定不移的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过程,也是企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潍柴动力向我们展示的企业文化,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希望广大企业以“企业文化示范基地”为榜样,坚持“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创新、自成一家”的方针,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打造独具特色、卓有成效的企业文化。中国企联愿意同大家一道共同探索中国企业文化的创新之路与兴盛之道,不断促进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向着更高水平迈进。 预祝本次现场会圆满成功!谢谢! |
||||
【关闭窗口】 |
金年会手机版、金年会手机版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京ICP证 1302777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