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特稿丨朱宏任: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五个把握” | ||||
![]() |
||||
发布时间: 24-04-19 11:02:03am 文章来源: 《企业家》 杂志 | ||||
文丨朱宏任 《企业家》杂志 弘扬企业家精神 传播管理智慧 把握百年变局下的确定性
01 大变局下企业已进入不确定性凸显的新阶段 中国企业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体现在“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国际战略格局加速演变,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且不均衡,军备竞争加剧,新科技快速发展,裹挟着世界向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宁的方向演进。 02 国际环境依然复杂,经济形势有望趋稳 2023年,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全球性危机频发,大国地缘政治对抗趋于白热化,国际战略形势呈现“变、乱、快”的特征,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企业要知晓并应对这种大调整、大分化、大重组。 03 全年增长目标实现 2023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上恢复向好的态势,GDP全年同比增长5.2%,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基本符合政府预期目标。 04 新时期中国经济需要克服困难,应对挑战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 05 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综合起来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2024年中国企业要牢牢把握发展方向,全力做好自己的事。
把握统筹全局下的系统性
01 把握统筹全局下的系统性 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2023年9月22日至23日在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把建设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信息化等有机结合,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02 着力稳增长,支撑经济发展 第一,全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一是聚焦增长。落实落细系列稳增长政策举措,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发挥工业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压舱石”作用。二是突出重点。发挥重点行业、重点地区带动作用。三是多措并举。扩大需求,加快实施制造业“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支持企业加大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深化产融合作,持续开展“提品质、增品种、创品牌”行动,推进新能源汽车、绿色建材、智能家电等优质产品下乡,着力稳住大宗消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四是掌握动态。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和预测预警,及时发现苗头性、趋势性问题,做好预研预判和政策储备。 第五,着力促融合,突出智能绿色。一是大力推进企业智改数转网联。二是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网络化协同。三是加快工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四是完善工业节能管理制度,推动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五是推动产业园区和集群整体数字化、绿色化改造升级。
把握复杂道路下的方向性
01 深刻理解弘扬企业家精神 2017年9月,中央出台了《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对激发与保护优秀企业家精神提出了要求举措,意义十分重大。 02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2022年2月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 《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指导意见》 明确提出,需要建设一批以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为特征,体现国家实力、彰显国家形象、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03 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推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是打造新型工业化生力军的重要举措。专精特新,就是专注专长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管理为王,特色鲜明优质优品,新颖求变创新为魂。 △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迈向世界一流企业,少不了全社会的支持与企业自身的努力。从外部环境看,期待更加规范有序的营商环境,更加便捷的要素获取,更加通畅的产业链供应链保障;从企业自身情况看,有待创新力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政策知晓把控力进一步加大,发展潜力进一步释放,抗危机应对能力进一步增强。
把握未来机遇下的领先性
01 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对新质生产力做出了清晰概括,“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02 突出新质生产力的新标志 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充分认识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03 打造新质生产力的新支撑 从传统生产力到新质生产力,其内涵有三个突出的变化:一是劳动者。新质生产力的劳动者是能够充分掌握现代技术、操作开发高端先进设备、具有知识快速迭代能力的新型人才。要培育一大批懂科技、懂管理、懂资本、懂市场、懂金融的战略企业家和企业管理人才。二是劳动资料。劳动资料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工具,现代化生产工具是新质生产力区别于传统生产力的主要标志,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设备、自动化制造设备等。三是劳动对象。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劳动对象,包括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和新劳动对象等。三者的优化组合将带动生产力大幅跃升,如大数据模型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可能形成新质生产力爆发的重要支撑。 04 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新格局 一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大低碳节能技术改造,加快服务型制造发展,全面推动设备更新、工艺升级、管理创新、数字赋能。二是大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要统筹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和应用场景建设,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巩固提升优势产业领先地位。三是积极培育建设未来产业。企业要依据国家政策导向、技术把控能力和自身配置资源的条件,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相关技术。 05 构建新质生产力的新优势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一定要遵循其内在规律与实践要求,从系统观念出发谋划和解决全面问题,统筹抓好各项工作。切忌只考虑上新项目,不顾能力所及、环境影响和长远发展。要既强调“面”上发力,注重抓全面系统整体推进,又强调“点”上突破,注重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引领带动新质生产力整体推进。 当前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必须从单纯扩大规模、抢占风口转向产业链供应链补强,不具韧性和安全的项目不能上马。企业要从自身情况出发,对产业链供应链的整体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梳理,以避免一旦出现国内国际偶然因素、突发事件和不利影响带来的冲击时,不被轻易堵链、阻链、掉链甚至断链。要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合力攻关,形成必要的产业备份系统。
把握绿色发展下的持续性 01 能源行业坚持绿色发展步伐加快 2023年,包括煤炭企业在内的能源行业保发展、促转型,不断迈上新台阶。 02 能源行业面对艰巨挑战转型不易 一是煤炭刚性需求加大能源转型压力。二是节能降碳任务艰巨加大能源转型挑战。三是资源要素制约加大能源转型难度。 03 能源行业确保持续发展坚定不移 一是先立后破,全力抓好能源增产保供。二是创新引领,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三是加快转型,稳步推进非化石能源供给。四是需求带动,加快推动消费侧节能降碳。 |
||||
【关闭窗口】 |
金年会手机版、金年会手机版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京ICP证 1302777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