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杨杜
国务院国资委印发的《关于中央企业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建设具有重要决策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国际影响力的中央企业新型智库,并力争全面建成中央企业新型智库体系。智库建设,理应受到中国企业和企业家重视。企业智库指由专家群体或专业机构组成,为企业决策者提供信息、策略、方法等咨询服务的智囊组织。我们认为,智库提供的不仅是智,更是制,目的是治。智是内容,制是机制,治是行动。智、制、治三者协调,才能助力企业的长治久安。智库首先是智。参与决策的是企业领导班子成员,他们并不一定都对决策事项有着广泛、深刻、创新、超越性的见解。因此有企业提出“从贤不从众”“认贤不认权”的决策原则,并取得了很好的决策效果。出资者不一定出智慧,掌权者不一定掌全权。贤有贤者和贤策,之所以是贤者,核心是出贤策,而提出贤策的贤者很大可能来自智库。一是由于智库具备深、广、新的专业能力,二是积累了丰富的案例,三是第三方职业立场。其次是制。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现代智者须是一个有机制的团队和组织。企业的复杂性,不是仅靠内部的民主集中制就能有效决策的,需要智库的机制性参与。智库组织是方案提供者,领导集体是方案选择者,分管领导是方案执行者,这是重大决策“铁三角”机制。大型企业领导集体最多做其中两者,最好只做选择者。经济学有“不可能三角”,管理有“不可行三角”:提供、选择、执行三者合一,你可能会做到,但你不应该去做。最后是治。励精图治的智库不仅是解决方案的提供者,更应是创造价值的行动者。治不仅是行动,更是成果,智库组织需要且必须通过切实的价值创造成果,证明自己是合格的智囊组织和不可缺的“铁三角”构成部分,以获得决策层的认可和持续合作。随着中国企业的不断壮大和经管问题的复杂化,企业内外部智库和咨询的作用愈加凸显,我们坚信中国的企业智库业市场必将更加广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