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闫岩
2012年9月,年过不惑的程芳白手起家,从江西南昌来到上海创建了元亨祥集团(以下简称元亨祥)。十年后,元亨祥已经从最初的私募基金产品供应商成长为聚焦生命健康产业的专业投资机构。现在,元亨祥投资运营了“樟树养生谷”、元针堂中医针灸、元亨尚儒生活馆,还投资浦东生物医药专项基金等一批生命健康产业项目,专注中医中药、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健康养生等四个领域的生命健康产业投资。程芳始终怀揣“守正出奇”四个字,十多年来,他将这四个字深植于企业文化的土壤中,生根发芽,如今树冠如盖、成就繁盛。
程芳于1970年出生在江西南昌,家中孩子众多,劳动力不足,家境贫困。这样的家境让程芳从父母的谆谆教导和生活实践中学到很多朴素而实用的生存哲学:“自力更生,丰衣足食”“靠墙墙倒,靠壁壁倒,靠自己最好”“上半夜为自己想,下半夜为别人想”“得理要饶人”,归纳起来就是八个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19岁考入当地农村信用社工作,程芳一干就是23年,这段职业经历让他成为了一名业务精通、经验丰富的金融从业者。年过四十,他决定自主创业,起步十分艰难。程芳在逆境中坚韧不拔,谋定而后动,从零起步,凭借产品创新,终于找到了商机。机缘巧合,程芳与专注政府市政工程项目的大型建筑企业太平洋建设集团(以下简称太平洋建设)结缘。他通过细致的市场调研后发现,太平洋建设持有大量的应收工程款。程芳深知建筑企业的资金需求量较大,如果能创新一种模式,帮助太平洋建设把“白条”变现,由此走出一条创业之路,可谓成人达己、一举双赢。于是,凭借多年金融从业经验,他提出了产品模式的设想:以建筑企业对政府的应收工程款作为底层资产,发行基金产品,帮助太平洋建设融资。可是当时的程芳在上海人地两生,从“想到”到“做到”,创业路上充满了阻碍。他刻苦钻研、深入思考,几乎凭借一己之力,最终完成这一在行业内具有开创性的商业模式设计,实现了“白条变金条”。就这样,凭借业内首创的基金产品,程芳崭露头角,初步在陆家嘴扎下根。在创新的过程中,程芳首先考虑的是守住底线,完善风险控制措施:基金产品创新并没有听起来那么简单,如果想合规经营,控制风险,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办法和风控流程。对一家投资机构来说,做好风控是对企业负责、对投资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重要表现。风控水平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一家投资机构的社会责任感。如果不能“守正”履责,根本谈不上“出奇制胜”,脱离正道的“创新”都是旁门左道。为了进一步做好风控,他在行业内首创应收账款“三函”,即应收账款确认函、到期回购承诺函和财政监督支付函,并创新性地将建筑企业应收账款在中国人民银行动产质押登记中心进行质押登记,由此为“白条变金条”的模式铸就一道更具安全性的防火墙。但很快,同行纷纷模仿,复制“白条变金条”产品,并自立门户。元亨祥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出人意料地继续固本强基,抬头看路、低头做事,在公司内部梳理流程、建章立制,规范员工行为。值得一提的是,元亨祥在苦练内功的过程中,再次展现出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开创了基金行业建立企业基本法的先河。公司成立不到一年,程芳就学习华为,制订“元亨祥基本法”,为企业文化确定了基本原则。一系列“出奇”的开创之举只是手段,“制胜”才是目的。2015年5月23日,元亨祥真正成为了太平洋建设私募基金的唯一发行方和募集方。从“第一”到“唯一”,程芳说:“我相信只有挡得住市场的诱惑、耐得住专注的寂寞、守得住坚持的孤独,才能成就辉煌的事业。”
随着不断践行守正创新的理念,元亨祥逐步成长壮大,并与世界500强中排名第一的民营建筑企业太平洋建设长期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正式被吸纳为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特别会员单位,逐渐向行业标杆迈进。但程芳居安思危,2017年公司成立五周年之际,面对市场的变化、监管的调整,他开始考虑探索业务转型,企业转型是不断求新的旅程。与其满足现状、裹足不前,不如主动求变、防患未然,逐步使企业从单纯的“私募基金产品供应商”进化为“新型城镇化投资运营商”。2016年,程芳立足新型城镇化,元亨祥与中建一局、中建八局组成联合体,成功中标江苏响水PPP项目,总投资33.51亿元,开始了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即PPP模式)的探索,逐步实现“从债权到股权的转变、从融资到投资的转变、从非标产品到标准产品的转变、从基建工程到园区建设的转变、从金融投资到产业投资的转变”,专注价值投资、聚焦生命健康。
一直以来,程芳要求元亨祥把“相互成就、共同分享”的理念贯穿始终。元亨祥提倡“传正知、播正念、导正向、践正行、弘扬正能量”,“相互成就、共同分享”的理念深植于“五正”文化的土壤中。程芳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对于合作伙伴,他没有因为业务转型放弃合作,而是共同有序退出传统业务。不仅如此,他还在业内首创了“1+N+IOEPC”商业模式。“1+N+IOEPC”模式中的“1”指资本运营能力,“N”指整合生态圈多方优势资源,“IOEPC”分别指投资(I)、运营(O)、施工总承包(EPC)。这一模式的本质是为项目方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贯穿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其中包括项目策划、投资管理、规划设计、融资建设、市场营销、运营管理等多种业态,为更多合作伙伴创造新的业务机会。程芳表示,创新“1+N+IOEPC”,就是要实现“为政府排忧、为企业解难、为经济助力、为资本增值、为社会造福”的目标,在多方合作、相互成就的过程中,共同分享发展红利。对于被投项目方,程芳要求员工进行陪伴式投资,不能一投了之,而是在投资后与被投企业一起研究市场动向,共享元亨祥成熟的管理经验,同步推进资本赋能、智慧赋能和资源赋能,促进被投企业的快速成长。对于元亨祥员工,程芳坚持待遇聚才,让每一位共同创造元亨祥事业的员工,都能分享公司成长的红利。十多年来,元亨祥一直深入探索合伙制、试行合伙制、再造合伙制。程芳认为,合伙制的本质是“合文化,分利益”,利益当然要分,但分利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应该在分配利益的同时,把人心和文化凝聚起来。
实事求是是“出奇”的前提,敏锐决断是“守正”的根基。谈到这一点,程芳对一次“平台思考”记忆犹新。2020年,元亨祥决定正式在“中国药都”江西省樟树市投资运营养老养生项目——樟树裕元谷。樟树市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药材集散地。樟树以药材生产、加工、炮制、经营闻名遐迩,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自古有“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的美誉。樟树裕元谷是元亨祥投资的第一个康养运营示范项目。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元亨祥人依旧贯彻了“守正出奇”的正道作风。一方面,元亨祥严选优质施工合作方,坚守合规经营底线;另一方面,一如既往创新笃行,大刀阔斧调整经营方向,树立了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定位。樟树裕元谷项目在元亨祥接手前,历时7年才走完项目策划、拿地等流程,在开发过程中,由于资金紧张,项目一度无法推进。元亨祥接手后,程芳及时发现项目最初定位比较粗放,整个团队的思路一直停留在养老层面,关于如何对项目定位进行创新调整,一时尚无定论。程芳对此忧心忡忡。当整个团队都陷入思维惯性的泥沼中时,创新往往被企业创始人的坚持和果敢所推动。2021年12月的一次会议间歇,他独自登上樟树项目办公楼顶的平台,整个项目尽收眼底。他深吸了一口气:一味求大求全,只会适得其反!程芳在平台上静静地远望许久,思路渐渐清晰起来。随后,他通过对樟树项目进行分析和再定位,提出必须坚持围绕刚需做市场,走高端路线形成元亨祥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抛开传统思维定式,将樟树项目的定位大胆调整为中医养生、养老照护、康复护理三大业态。项目逐渐步入正轨,如今,樟树裕元谷首期3.6万平方米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营。守正出奇方得基业长青。在程芳看来,企业一旦偏离守正出奇的轨道,随时都有可能陷入日暮途穷的境地。回顾元亨祥十年征程,程芳创作了一本企业史图书《元亨正道》。他认为,守正道就是要正心诚意、守正出奇。《孙子兵法》有云:“守正出奇。以正合,以奇胜。”守正出奇要求精准把握风控与创新的分寸,有机遇就有挑战,有创新就有风险,创新与风险总是相伴而生,需要企业家练就创新与风控之间的“平衡术”。从另一个角度看,企业家自身坚持正道直行,会为其增添独特的威严和气质,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企业的风气和文化也将因此受到深远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