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华为,不断突破创新边界 | ||||
![]() |
||||
发布时间: 22-05-13 01:03:19pm 文章来源: 企业家杂志 | ||||
文 | 谭长春 谭长春: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首席专家
华为的创新已渗透到公司的各个方面,从产品、技术、工艺的创新到管理、思维、营销、文化的创新等,创新边界不断被突破,创新法则不断在升级。 《从优秀到卓越》的作者吉姆·柯林斯曾经说过:一个公司如何对待技术创新与变革,是衡量它是否具有成为卓越公司内在驱动力的一个很适当的指标。这种说法,与华为公司对技术创新的理解是一致的。 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本 华为没有创新,只有满足客户需求。 依据1995年撰写的《华为基本法》原则,华为把年销售额10%左右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及创新。创始人任正非说:“华为技术一定要注重客户需求。客户的评价标准是觉得质量很稳定,功能很好,技术还先进,这就是好。客观上说,技术是重要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更重要的手段是满足客户需求。千万不能唯技术衡量人,否则用这种价值导向牵引下去,公司就是死路一条。”这对华为公司的创新起到了匡正、指引与明确本质的作用。 华为IPD的开发流程非常有特点,包含了对客户需求方面的分析体系:关注与竞争有关的八个购买理由(包括价格、可获得性、包装、性能、易用性、保证性、生命周期成本、社会接受程度等),把客户的需求转换为产品和服务的属性。在这个开发流程里可以看到,华为的创新不是没有流程,而是牢牢抓住“以客户为中心,满足客户需求”这个创新点。 基于“鲜花插在牛粪上”原则 任正非曾在多次讲话中提到,华为长期坚持的战略,是基于“鲜花插在牛粪上”原则。鲜花长好后,又成为新的牛粪。华为要永远基于存在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鲜花插在牛粪上”听上去并不美,但这是华为的创新原则。华为追求汲取以前的营养、经验,甚至成果的再开发,从华为成立之初就可举例。华为最早是代理销售模拟交换机,然后自主研发数字交换机,包括从To B经营跨入到To C经营,5G的开发以及人工智能的研发等,以及现在最火热的电动汽车操作系统等,还有鸿蒙,都是华为的创新硕果。 华为主张“小改进大奖励,大改进只鼓励”的创新引导。任正非认为一些小的改进反而更是“以客户为中心”,可以较大幅度地满足客户需求以及给客户提供更贴心的服务。相当多的大创新往往看上去很炫,而实际却并不能给客户提供太多价值。于是,他提出:“能提大建议的人已不是一般的员工了,也不用奖励;一般员工提大建议,我们不提倡,因为每个员工要做好本职工作。大的经营决策要有阶段的稳定性,不能每个阶段大家都不停地提意见。我们鼓励员工做小改进,将每个缺憾都弥补起来,公司也就有了进步。所以,我们提出‘小改进大奖励’的制度,就是提倡大家做事。” 华为不断突破创新边界,以满足客户需求。图为商场陈列的华为相关产品
创新没有边界 华为注重基础研究、前沿研究。华为有一个神秘的“2012室”,是进行前沿研究与创新的重要基地,研发出了很多不为人知的“黑科技”,通过多种方式与各种研究机构、高校甚至社会其他力量合作。华为吸收全球顶尖的科学家在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科学方面进行学科研究以及基础技术探索。 任正非提到:“华为至少有700多名数学家、800多名物理学家、120多名化学家、6000多名基础研究的专家、60000多名各种高级工程师等,还有外援的科学家形成一种组合,不断进行科研探索,以推动华为前进。”这些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和专家把金钱变成知识,这些应用型人才进行产品开发,把知识变成金钱。 华为崇尚多重价值创新。华为把使用价值之外的价值称作虚拟价值,通过创新与引领虚拟方面的价值,反向推动产品的研发创新与升级。 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华为产品不再只重品质和功效,而在美感、体验等方面,都有非常好的表现。华为保时捷手机、华为徕卡相机手机等等,都是从美感、体验、时尚等角度为消费者提供了基本使用价值之外的虚拟价值层面的产品。 需求是与时俱进的,华为抓住了虚拟价值方面的创新点,实现了无边界的可持续发展。任正非在2015年与法务部董秘及5000名员工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的使命是为人类的繁荣创造价值。他说:“为价值而创新!创新一定要有价值,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自主创新的提法具有片面性,我们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如果我们从历史上一点点爬起来,当爬到巨人的肩膀上时,已经过了3000年。” 创新聚焦在主航道上。任正非说:“我们只允许员工在主航道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不能盲目创新,那样会发散了公司的投资与力量。非主航道的业务,还是要认真向成功的公司学习,坚持稳定可靠运行,保持合理有效、尽可能简单的管理体系。要防止盲目创新,四面八方都喊响创新,就是我们的葬歌。” “四面八方都喊响创新,就是我们的葬歌”,华为对创新的认识是多么清醒! 把握好创新的节奏。任正非本身是极具冒险精神的。1992年华为营业额首次突破1亿元大关,创业合伙人建议把利润分了,但是任正非坚持把赚来的全部利润投入新产品的研发当中。1998年华为凭借在国内市场的良好表现成为本土第一品牌,面对荣誉和掌声任正非做出了一个伟大又冒险的决定:进军海外市场。 十多年前,任正非有过这样一些观点,“快三步是先烈,快半步是英雄”,讲的是产品创新的节奏与企业投入产出环境的均衡。在2006年就提到,“创新就是在消灭自己,不创新就会被他人消灭。”既反映了创新对华为的极端重要性,又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危机意识。 很显然,作为一家行业内全球领袖级的企业,华为的创新理念已不仅停留在投入产出比的考量上,而是从技术追随型角色向“领航者”角色转变。 迈向创新2.0时代 华为创新1.0的核心理念是:基于客户需求和挑战,是技术创新、工程创新,是产品与解决方案的创新,是从1到N的创新。过去华为大量的工程和技术创新,为客户带来极大商业价值的同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价值。 2019年,华为董事、战略研究院院长徐文伟曾宣布,华为迈向基于愿景驱动的理论突破和基础技术发明的创新2.0时代。创新2.0的核心理念是:基于对未来智能社会的假设和愿景,打破制约ICT(信息与通信技术)发展的理论和基础技术瓶颈,是实现理论突破和基础技术发明的创新,是实现从0到1的创新。 华为的科研与创新,一是走对了赛道,二是筹备了人员,三是建立了合理的人才机制,形成了系统的研发队伍,四是获得核心专利,五是对创新的清醒认识与对原则良好的把握。这些举措使华为的创新不断取得突破,不断为主航道发展提供好的创新产品。 德鲁克说,创新者成功不取决于它的吸引度和科学内涵、灵巧性,而取决于它在市场上的成功。我们期待华为公司在市场上从胜利走向胜利,华为的创新2.0时代结出更多硕果! 编辑 姚咏梅
|
||||
【关闭窗口】 |
金年会手机版、金年会手机版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京ICP证 1302777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