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业家参考
  心美,才会“墙因我美”——稻盛经营学指引我从粉刷匠成为企业家  
   
  发布时间: 21-11-09 02:45:05pm    文章来源: 《企业家》杂志 黄清卫  
         
 
我曾经是一名粉刷匠,后来自己创业,转型专业从事腻子粉的制造与销售,目前经营着江西省中高端腻子粉领域规模最大的企业。

黄清卫,江西亿彩涂料有限公司总经理
 

创业艰辛,受挫后决定规范经营
 
年轻时,我做了十多年的油漆施工,手下有数十位徒弟,是远近闻名的大师傅,当时小日子过得也算滋润。
 
由于我经常在刷了漆的房间睡觉,吸入大量有害气体,影响到支气管与肺部,经常咳嗽到天亮,有时只能坐着睡觉。每一次感冒都是大病,必须到医院输液才会好。
 
由于我身体不好,对生命产生消极情绪,经常想,活到40岁就够了。记得有人问我怎么不考虑改行,我说不做这行我还能做什么?后来身体实在撑不住了,才真正面对。想到自己平时有一帮很
 
好的粉刷匠兄弟,2003年底,我决定转型做腻子粉的加工生产。

当时行业门槛很低,比较混乱,如低质低价、不按标准生产、短斤少两等现象普遍。我们也随大流,虚构上海某公司监制,产品包装上标注80斤,实际只装72斤。
 
2005年8月的一天,妻子突然带着哭腔打来电话:工商局的人到工厂拉走了很多产品,门上还被贴了封条。
 
我当时很恐惧,刚转型,边做油漆工边卖产品,质量不稳定,施工也不如其他同行,一直没盈利。积蓄已全部用于办企业,家里债台高筑。
 
工商局找我约谈,不知道自己怎么走出他们办公室的,只觉得手里那张七千元的罚款单太重了,在一个树底下蹲了好久,很想大哭一场。
 
到处借钱交完罚款后,我思考了很多,反问自己,之所以怕见市场管理者,就是因为我们不规范。 我开始思考,如何才能赢得他们的尊重:答案其实很简单,把他们处罚的地方改好,这不就可以了嘛!
 
于是,我到上海注册了真正的公司——上海墙因美工贸有限公司。当时所有涂料厂都被处罚,我痛定思痛,改正错误,坚决不短斤少两。
 

认定腻子粉领域,不断改进,坚持做到更好

 

腻子粉没有品牌,附加值低,门槛低,大多在本地市场发力,没有走出去的想法。有的同行做到一定市场份额后,就增加其他品类,如乳胶漆、真石漆等。 
 
我再次没有随大流,而是心中逐步萌生出两个“凭什么”:凭什么腻子粉就不可以有品牌?凭什么我就不能成为企业家?
 
到底该怎样做呢?我们坚决行动,有些案例甚至让同行惊诧。
 
第一,做环保腻子。要环保,肯定要在原材料上下功夫。基于中高端产品的定位,我们坚持采用国内外一线品牌产品,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环保性。2010年获得环保部颁发的“十环标志”产品称号。
 
源自于对家的热爱及对家人健康的关注,始创于2004年的墙因美,聚焦腻子粉,做好腻子粉,不断自主创新,在行业首推“底料面料分开”“嵌缝膏”“厚层找平腻子”等特色产品。图为黄清卫在腻子粉实验室里专心研究产品

 
第二,创新商业模式,独立建专卖店。以前腻子粉都是作为辅料,放在油漆店里卖,因为竞争激烈,大家纷纷比价格、比赊账,腻子粉厂家没有话语权。我们请来广东知名品牌策划机构做品牌定位,开了全国第一家腻子粉专卖店,把它做成一个独立的行业,颠覆了以前的模式,产生品牌效应后再和各商家合作。
 
第三,加大品牌推广力度。为扩大影响力,2012年签约江西电视台《都市现场》栏目当红主持人“亚芝”老师,请她担任墙因美品牌的形象代言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企业开始稳步成长!

邂逅盛和塾,经营哲学里“开新局”

与此同时,新的困惑产生了。员工抱怨情绪增多,看不到企业未来发展方向,人才流失严重。公司增长遇到瓶颈,连续数年追不上市场增长,曾经被我们甩在身后的竞争对手,通过模仿逐步追赶了上来,整个企业陷入危机。
 
我开始四处学习,到处请教,报了很多的班,学了一大堆的东西,听了许多的建议,但是终究要么无法落地,要么根本不实用,最终企业还是在原地打转,营业额十多年一直在一千万元左右徘徊,没有进步。
 
2017年,一位同学向我介绍江西省盛和塾,劝我去学习。
 
我拒绝了三次,但经不住同学一直劝说,通过百度查看稻盛和夫的资料,看后我才震惊,一手打造了三个“世界五百强”的企业家,为什么不值得我学习?于是加入了南昌盛和塾。
 
深入学习后,我深深体会到稻盛经营学对我的启迪与帮助,我发出了和许多心灵之友一样的感慨:加入盛和塾太晚了。

把员工当第一客户,让员工与公司融为一体

有一句话“我们都把最好的一面给了客户,把最不好的一面给了自己人。” 用这句话对照自己,我觉得说得太到位了。以前只有那些掏钱买我们产品的客户,我们才会耐心细致对待他们。而回到厂里,觉得发了工资给员工,要求他们什么都是应该的,态度相去甚远。
 
我们拿出了30%的股份,奖励员工成长,推动员工与公司融合,提升员工的幸福指数。
 
我们主动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在工厂挖井,解决员工反映的自来水不好喝的问题。在餐厅、员工休息室、外来司机休息室安装空调。提高员工的午餐标准,增加水果、牛奶等物品。
 
我们将员工分批次地送到外面培训,如今已经形成了公司的传统。新入职员工参加的第一个培训便是盛和塾“六项精进”。迄今,我们已经安排了6批60多人参与学习。第603期“六项精进”的学习,我爱人是志工,女儿做学员。在结业“空巴”上做志工分享时,我爱人对我女儿说:我以后的女婿也一定要认可、学习、践行稻盛经营学。
 
每天开展读书打卡行动,让员工持续从稻盛经营学中汲取知识、能量,提升自己。
 
践行利他文化,每周各部门进行总结,对工作、生活中的行为与稻盛利他文化进行一一对应,以查找不足,不断改进。
 
每月定期组织员工讲演,将稻盛经营学“血肉”化,渗透进员工的思想中。

回报同行,以利他思维方式追求发展

我们的客户之一是粉刷匠。我也曾是一个粉刷匠,换位思考,开始做一些真正对粉刷匠好的事情。
 
第一,改变粉刷匠的施工习惯,给健康多一份保障。2017年至今,我们免费提供了126000套劳保用品,包括口罩、手套、帽子,而且要求直接配送到施工工地。
 
第二,为粉刷匠提供教育,帮助树立口碑,成长为大师傅!近三五年来,以前几十年不变的粉刷材料和施工工艺开始飞快地迭代,很多人家里装修,都要求使用最新的材料和工艺。而常年在本地工作的粉刷匠接触新事物慢,渐渐地就被市场甩在了身后。同时,粉刷匠还要有一定沟通能力,避免因交流不到位导致装修效果不好,影响结账。
 
针对这些迫切需求,我们设立了“快乐粉刷匠”课堂。2019年为3650名粉刷匠提供了培训;由于疫情影响,2020年培训了1590人次。
 
第三,设立“爱心基金”,给粉刷匠的家庭多一份保障。
 
2019年年底,公司设立了“爱心基金”,帮助缓解因意外事故或重大疾病而可能导致生活困难的粉刷匠。目前在册粉刷匠10000多名,已经资助了11位因疾病而导致家庭困难的粉刷匠,资助金额达15.3万元。
 
第四,为粉刷匠谋出路,给他们多一个选择。我根据自身的创业经验,设立了创业扶持项目,扶持那些有想法的粉刷匠开启自己新的职业生涯。
 
目前,经销商中已有数十位转型成功,开设了数家自己的门店,生活达到了真正的小康水平。比如九江市武宁县的周总,从事粉刷行业8年,2017年10月份转型开设墙因美专卖店,2018年销售额达到100多万元,实现利润30万元左右,是以前做粉刷匠的2倍之多。
 
2020年疫情期间,我们加大扶持力度,先后扶持了两位粉刷匠转型。
 
我深切感受到,经营者应该追求利他,对员工、对客户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只有这样,公司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

提升心性,努力做一位卓越的企业家

加入盛和塾后,经过持续不断地学习实践,我越发感受到稻盛经营学的魅力,也开始尝试确立企业的“大义名分”。
 
企业使命:追求员工和合作伙伴物心双幸福,同时,为领先市场和繁荣社会而奋斗。
 
企业愿景:以用户利益、需求为导向,全心提供更好的产品及服务,美化人类的生活,做受人尊敬的企业。
 
企业价值观:产业报国,客户至上;以奋斗者为本,与合作者共赢。
 
这个“大义名分”,看着很高,但很实用,多年来笼罩在企业上方的迷雾,终于因此一扫而空。 
 
以前觉得自己产品贵,别人的产品虽然质量差、不环保但便宜,我们给客户介绍有时不自信。自从有了“大义名分”后,很多决策就毫不犹豫地做出来了。比如产品要全部达到国标、超越国标,每年就要增加40万?60万元的费用开支,以前不愿做,现在增加这笔开支反而觉得自豪。
 
这种改变,有利于员工、客户,我们自己也得到了有力的回报。
 
2010-2016年,公司营业额还只有1500万元,利润率只有8.1%。2017年加入盛和塾后,销售业绩有了明显提升,2018年销售额在2016年基础上已实现翻番,利润率达到了10.3%。2019年比2017年销售额增长300%,营业额达到7000万元,利润率也突破了两位数,达到了14.3%。
 
我坚信,到2023年,我们能够做到腻子粉中高端市场份额的国内第一!腻子粉工匠学院的筹备挂牌也会加快,“唤起同仁千百万,同心干!”

 

 
   
    关闭窗口  
金年会手机版、金年会手机版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京ICP证 130277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