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二O一六年第四期 | ||||
![]() |
||||
发布时间: 16-08-31 04:29:31pm | ||||
健康知识文摘 金年会手机版老干部处 二○一六年第4期 总第143期 老年人不宜长期“吃软饭”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会出现各种衰老现象,牙齿也不例外。面对牙齿的诸多“状况”, 很多老年人会挑选无需用力咀嚼即可吞咽的食物,或者把食物过度烹煮,认为更容易消化吸收。 这种做法的效果究竟如何?湖南省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主任欧柏青在临床中发现,目前老年人营养状况并不理想,而这样的情况与牙齿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很多老年人因为自身牙齿疾病,会更多选择粥、汤等不需咀嚼的食物,长期如此,食物来源比较单一,营养素的摄入也不足量,容易出现各种营养素缺乏。 另一方面,“吃软饭”还让老年人变得偏食挑食,这也是造成老年人营养摄入不全面的原因之一。欧柏青指出“每种食物有自己的营养素含量偏重,只吃单一种类的食物不能满足人体对所有营养素的需要,比如很多老年人经常煮青菜粥吃,很容易出现脚气病,其实就是因为营养不均衡,维生素Bl缺乏引起的。” 需要提醒的是,营养不良还是老年人出现骨质疏松、心血管病、糖尿病、老年痴呆症等疾病的重要原因,甚至罪魁祸首。因此,老年人需要重视自身的营养摄入。 食物多样化是保障营养摄入的重要原则。要想获得足够的营养,日常需要食用多种不同种类的食物。 《新京报》2016.07.12 张秀兰 有些药影响睡眠 困意来袭,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觉,让人很痛苦。事实上,除了一些常见的失眠原因外,有些可能是药物所致。 降压药 临床常用的降压药主要有钙拮抗剂如氨氯地平、交感神经抑制剂如美托洛尔、利尿剂如呋塞米、肾素-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如卡托普利等。 其中,服用利尿剂及β受体阻滞剂等降压药更易导致失眠。常用的利尿剂如呋塞米、氢氯噻嗪等药可造成夜间排尿次数过多而引起失眠,此类药物应尽量在早上服用,避免在睡前4小时内服用;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等药可导致失眠、多梦等不良反应,出现这些不良反应时应在医生指导下换用其他药物或者合理使用助眠药物;卡托普利、贝那普利等药可引起无痰干咳而影响患者睡眠质量或引起失眠,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咳嗽副作用较轻的福辛普利等药;此外,突然增大降压药物的剂量可导致夜间低血压,引起失眠,而突然停药可引起血压升高、头痛等引起失眠,因此降压药不能随意增加剂量或停药,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增加或减少剂量。 糖皮质激素类药 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如地塞米松、泼尼松等药可导致失眠,其原因可能是此类激素会使中枢神经处于兴奋状态,从而引起焦虑、激动、失眠等不良反应。若出现失眠症状时,可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助眠药物,同时,应掌握服药时机,在上午8时-10时服用可适当减轻副作用。此外,适当运动、保持心情愉快、减轻心理负担、养成良好的生活和作息习惯也有助于缓解失眠症状。 平喘药 哮喘患者在使用茶碱等平喘药时,由于茶碱的中枢兴奋作用而导致失眠、烦躁不安等。但是由于哮喘本身就影响睡眠,所以不能因此拒绝服药。同时,使用茶碱应严格控制剂量,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茶碱缓释片,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如果出现较为严重的失眠症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短期使用助眠药物。 抗抑郁药 常用的抗抑郁药如舍曲林、帕罗西汀、文拉法辛、安非他酮等药均可诱发或加重失眠,其原因可能与5-HT2受体的激活和破坏睡眠的连续性有关。出现失眠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镇静剂或者选用具有改善睡眠的抗抑郁药如米氮平、曲唑酮等药。 抗生素 某些对胃肠道有剌激的抗生素如甲硝唑、红霉素等药,在晚饭前或睡前服用,容易产生恶心、上腹不适等症状影响睡眠。另外,喹诺酮类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等药可引起中枢神经兴奋,从而导致头痛、失眠、噩梦等不良反应。此类药物应避免在睡前服用,如果出现了这类不良反应可在医生指导下换用其他抗生素。 强心药 由于洋地黄类强心药有神经系统方面的副作用,使用洋地黄类药物如地高辛时,也容易导致失眠。出现失眠等不良反应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助眠药物。此外,服用此类药物时应遵医嘱严格控制剂量,定期监测血药浓度,以免发生毒性反应。 《生命时报》2016.07.01 冯焕村 中风康复九原则 在门诊中,我们发现不少人对“康复”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按摩、针灸、拔火罐”等传统疗法,很多科学的、先进的理念得不到广泛的普及。康复不是医疗后的延续,不是疗养,在急性期就应尽早介入,否则,等出现功能障碍后再进行康复治疗,将事倍功半,而且还会产生疗效不佳的误解。中风后康复应该遵循以下几条重要原则: 1.康复应尽早进行。这对于预防并发症、改善功能非常重要,特别是早期床旁的康复,如患肢的保护、被动活动等。只要患者神智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48小时后即可进行。脑出血患者,康复时间可在病后10天-14天开始,采取个体化康复方案,循序渐进。 2.康复的实质是“学习、锻炼、再锻炼、再学习”,要求患者理解并积极投入。 3.除运动康复外,应该注意言语、认知、心理、职业与社会康复等。 力的医院接受诊治,多与医师沟通,一起制订个体化的治疗计划,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坚持规律的生活,多做力所能及的参与性活动,重新找回自信。 5.在急性期,康复运动主要是抑制异常的原始反射活动,重建正常运动模式,其次才是加强肌肉力量的训练。 6.中风后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症状,这会严重地影响康复进行和功效。建议中风后严密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及时就诊,积极干预。 7.约40%脑卒中患者可有复发,同样需要加强规范的中风预防措施。 8.需要强调的是,中风后有些功能障碍将会遗留很长时间,甚至终身残疾。所以,康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要重视社区及家庭康复的重要性。 9.中风后康复的最终目的是回归社会、日归家庭,所以家庭成员对患者恢复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家庭成员应充分了解患者的情况,包括功能障碍、心理问题,以便相互适应,还应掌握一定的康复手段,为患者进行必要的居家康复训练。 《生命时报》2016.06.07 朱鑫璞 痛风患者容易犯四个错误 痛风是由于血尿酸浓度持续增高,尿酸盐晶体开始沉积所诱发,如不及时治疗会越来越严重,最后发展为晚期痛风。如果尽早治疗,多数患者会得到治念,病情反复者多是因为康复、治疗中存在的误区所致。 坚持吃素能降尿酸 不少患者觉得肉类、动物脏器以及海鲜类嘌呤含量较高,如果长期坚持吃素,甚至一天就吃点主食和生的蔬菜,就可以降低血尿酸,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节制饮食固然可以明显降低血尿酸水平,减少痛风发作,但人体每天需要各种营养成分,尤其是老年人本身就容易出现营养缺乏,长期吃素很可能会诱发或加重其他疾病。实际上,肉类、鱼类中嘌呤含量也不尽相同,可在痛风无发作时选择嘌呤含量低的适量摄入(煮后弃汤),如牛肉、草鱼、猪肉、鲤鱼等。需要注意的是,素食中像芦笋、菜花、四季豆、青豆、豌豆、菠菜、蘑菇、豆腐等,嘌呤含量相对较高,应尽量不吃或少吃。 过午不食能减肥 一项统计显示,超过50%的肥胖人群伴有高尿酸血症。此外,高尿酸血症还会伴有糖尿病、胰岛素抵抗、高血压、高血脂、代谢综合征等。减肥无疑会给此类疾病带来很大的好处,但一定要注意科学的方法,平衡饮食、均衡营养、合理运动非常重要。有人认为靠“过午不食”或“不吃早餐”等方法可以减肥是错误的,非常容易反弹不说,长时间饥饿还会促使体内脂肪、蛋白质分解,所产生的酮体反而更容易诱发痛风的发作。 痛风发作吃点止疼药就行 痛风发作后,不少人认为吃点止疼药就可以,效果非常好,这也是错误的。首先,痛风不仅会导致关节疼痛、肿胀、畸形,影响活动,更重要的是会损伤心脏、肾脏等重要脏器的血管,出现多种并发症。吃止疼药只是对症治疗,无法避免并发症的出现。其次,痛风在发作期、缓解期的治疗是不一样的,发作期可以服用止疼药,但在缓解期还是要以降尿酸治疗为主,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尿酸高就会出现痛风症状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关系众所周知,有人认为只要是痛风,就一定会有血尿酸升高。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高尿酸血症患者都会出现痛风症状,90%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没有痛风发作症状,被称为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而部分患者在痛风急性发作时血尿酸值在正常范围内,此类患者如果痛风症状明显(如夜间急性关节痛),除了检查血尿酸,还可以进行关节腔穿刺、CT等检查,以确诊痛风。同时注意低嘌呤饮食、严格限酒、多饮水、多运动,症状多会缓解。 《医药养生保健报》2016.07.18 徐红艳 碘盐该不该吃 碘是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微量营养素,一旦摄入不足就会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和亚克汀病等碘缺乏病。为了提高国民对“碘缺乏病”危害的认识,将每年5月15日设立为“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 碘作为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机体的重要性已为公众所熟知,在人体碘平衡的条件下,尿碘排泄量近似于碘摄入量时碘营养正常,不会出现碘缺乏危害。如果饮食中海鱼、海虾、海贝、海带、紫菜等很丰富,还需要食用碘盐吗?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外环境(水、土壤等)几乎都缺碘,尤其山区、丘陵、河谷地带、荒漠化地区和河流冲刷地区缺碘较为严重。外环境缺碘的现状很难改变,生长在这些缺碘地区的农作物、动物和人都处于碘缺乏状态,如果停止食用碘盐,人体内储存的碘最多能维持2-3个月,因此要长期坚持食用碘盐。当然碘在人体内若大量蓄积则会影响生理机能。 近年来,甲状腺疾病尤其是甲状腺癌发病率有增高趋势,最新的流行病学统计显示:甲状腺癌已居女性肿瘤发病的第3位,是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许多人认为“甲状腺癌增多与食盐碘过量有关”,其实甲状腺疾病发生率的增加,主要受生活环境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生活压力加大、缺碘与碘过量及健康体检普及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碘摄入过量只是原因之一。中国疾控中心日前表示,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食盐加碘与甲状腺癌发病率升高的现象有关。有研究发现,全球范围内无论是否采取补碘措施,无论碘摄入量是增加、稳定或下降,甲状腺癌发病率都增加,并且主要以直径小于 吃碘盐发生“高碘”的可能不大,比如每人每天食用 已经明确患有甲状腺疾病的人,究竟能不能再吃碘盐,不能一概而论而是要看疾病的种类。甲亢患者需禁食含碘丰富的食物和药物,需使用无碘盐烹饪,还要尽量减少在外就餐的次数。甲亢经过药物或同位素治愈后,可适当吃碘盐、海鲜食物,为防止疾病复发应避免在短期内进食过多高碘食物。桥本氏甲状腺炎与甲状腺结节患者无须刻意吃无碘盐,平时注意不要过量食用海带、紫菜等含碘量高的食物即可。甲状腺癌患者需食用无碘盐,并尽量少吃海鲜等含碘量较高的食物,同时终身服用甲状腺素片。 《医药养生保健报》2016.07.04 吴艳玲 老人养生不妨糙一点 很多老人向往精致美好的晚年生活,饮食和生活都精打细算,结果让自己疲惫不已。其实,日子过得“糙”一点,更容易收获健康。 饮食 糙米杂粮可防病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与代谢管理分会委员周春凌告诉记者,近年来国人主食的摄入量下降,油脂的摄入量上升,膳食纤维摄入水平低下,这种饮食结构会增加肥胖、糖尿病、结直肠癌等疾病的患病风险。在保证主食摄入量达标的基础上,应力求食物多样化。 《中国膳食指南》建议,每天应该摄入谷薯类食物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健康教育系副主任钮文异指出,“不要过于纠结一天饮食多样的精确达标,重要的是有健康意识,顺其自然就好。” 运动 确定目标量力行 很多老人选择运动方式时太过小心,早起晨练嫌空气不好,力量训练又怕拉伤肌肉,以至于最终放弃锻炼。事实上,科学锻炼是一种理念,运动时只要掌握科学的锻炼姿势,运动前做好热身,合理安排运动、休息时间,保证在身体可承受范围内,就能将运动伤害最小化。 需注意的是,有慢性病的老人,还是要少登山、爬楼梯,以减少膝盖磨损。 心理 大大咧咧不较真 广东爱家心理研究所理事长马健文告诉记者,现实生活中,过于敏感地捕捉人际交往中传播的信号,很容易误读他人信息、表情、行为,为一些并不存在的问题而忧心忡忡,带来各种精神压力。老人不妨让心粗糙一些,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专注于问题的解决。以解决问题为首要目标,而不必过分纠结于是否得罪人,引起他人不快。 觉察自己常反省。过分关注琐事,遇事斤斤计较,小心翼翼、患得患失,往往都是内心敏感的表现。常提醒自己感知这些行为,才能有意识改变自身。 目光长远会调节。心理“糙”一些的人往往能从整体角度把握事物,不局限于当下。 疾病 重视预防不过度 “有些人健康知识了解得越多,越不开心,”钮文异强调,重视疾病防控非常重要,但如果太过重视而造成心理负担反而得不偿失。 有些老人血压稍高就慌不择路,增药求医,结果血压迟迟不降。其实,老人血压只要稳定在90毫米汞柱-140毫米汞柱,不高于150毫米汞柱就算正常。发现血压偏高后先排除喝酒、睡眠差等因素,如果监测几次仍偏高,科学就医即可。 有些糖尿病患者不吃所有含糖食物,结果造成低血糖。钮文异介绍,只要坚持吃动平衡,患者每天的零食中糖摄入不超过 环境 干净随性更省心 环境因素会影响人的行为,整洁环境有利于提高效率,但杂乱的环境也可能激发创造性。在钮文异看来,保证基本清洁的基础上,按照自身习惯及生活方式来安排环境,更能带给人幸福感。刻意整理周围环境,营造某种氛围,既耗费时间,又消耗精力。 老人体力有限,粗糙一些,随意一些,自己省心省力,生活也会更有滋有味。 《生命时报》 2016.06.21 包育晓 |
||||
【关闭窗口】 |
金年会手机版、金年会手机版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京ICP证 1302777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