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部委信息
  中央财经办称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是下一步改革的突破口  
   
  发布时间: 14-02-11 08:52:02am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在210召开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4年年会”上指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下一步改革的突破口、路线图,也是检验各项改革的重要标尺。

  杨伟民指出,三中全会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从“基础性”改成了“决定性”,也没有讲“在宏观调控下”这句话,修订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定义,下一步怎么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非常重要。

  他认为,从“基础性”到“决定性”的改变,抓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和路线图,抓住了中国现在很多经济问题的根本。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引领其他各个领域改革的主线和基本方针。”杨伟民说,如果在理论上仍然停留在原来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定义上,按照原来的定义部署多项改革,如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等,改革就不能取得决定性的成果,建立的各种体制也不是彻底的。

  对于中国经济现在面临的很多难题,各方普遍认为根源在于体制不合理。但是,这些体制为什么不合理?杨伟民指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过多,不合理干预过多。“所以,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要求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配置的直接干预。”

  杨伟民同时强调,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成决定性作用,并不是否定和弱化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而是要认识到政府作用和市场作用的内涵是不一样的。“必须界定政府的职能和作用。政府不越位,才能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政府的作用界定为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保护环境。与十六大相比,少了“经济调节”,增加了“宏观调控”。

  杨伟民指出,过去对宏观调控的界定,约等于政府的作用,这次的定位更加准确。同时,决定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职责作出分工,讲到中央要加强宏观调控的能力,这意味着地方政府没有宏观调控的职责和作用。

 

 
   
    关闭窗口  
金年会手机版、金年会手机版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京ICP证 130277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