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解振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携手共建美丽中国 | ||||
![]() |
||||
发布时间: 13-08-01 12:05:34pm | ||||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携手共建美丽中国 ——在关注气候变化中国峰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解振华 ( 尊敬的王忠禹副主席,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全球契约中国网络举办的关注气候变化中国峰会。此次峰会汇聚了有志于低碳发展的各界人士,共同探讨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这对于营造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我代表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峰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使用化石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近百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 我国人口众多、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是最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国家之一,目前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面临着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与建设生态文明多重任务,但中国决心不重复发达国家无约束排放温室气体的老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节能提高能效,努力增加森林碳汇,提高农、林、水资源等重点领域和脆弱地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开展低碳省区和城市试点以及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不断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06-2012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约23.6%,相当于少排放约18亿吨二氧化碳,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面对新阶段、新形势,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这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很好机遇。未来将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一是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7%,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左右,其中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4.5万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推进能源供给体系的多元化、清洁化、低碳化。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11.4%,其中水电装机容量达到2.9亿千瓦,运行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4000万千瓦,风电装机将突破1亿千瓦,建成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3500万千瓦以上,太阳能集热面积达到 二是着力推动节能提高能效。把节约能源、提高能效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着力点。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和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十二五”期间力争实现节能2.5亿吨标准煤。深入推进工业节能,五年间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1%左右。实施绿色建筑行动,完成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 三是开展低碳试点工作。坚持城镇化走低碳发展道路,扎实做好42个低碳省区和城市的试点工作,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向全国推广低碳发展经验。统筹规划建设,健全法规标准,加快建立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未来将进一步研究开展低碳城镇、低碳产业试验园区、低碳社区、低碳商业试点,全面推进低碳试点工作。探索建立节能低碳产品标识和认证制度,选择典型产品开展节能低碳产品认证试点,引导并促进绿色低碳消费。 四是积极利用市场机制。加快推进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及深圳等七个省市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鼓励条件具备的地区先行先试碳排放权交易;依托去年6月出台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完善自愿减排交易体系,鼓励基于项目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通过开展碳交易试点探索和积累利用市场机制的经验,以最小化成本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2015年逐步扩大试点范围,探索建立全国性的碳市场。 五是进一步完善经济政策。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推行居民用电阶梯价格,电价随用电量增加呈阶梯式逐级递增。全面推行燃煤发电机组脱硫、脱硝电价政策。针对8类高耗能行业,对限制类、淘汰类企业实行差别电价政策。实行惩罚性价格政策,对能源消耗超过能耗(电耗)限额标准的实行惩罚性电价。实施节能技术改造“以奖代补”政策,按形成的节能量给予奖励;对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污染物减排能力建设给予财政补助;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研究扩大绿色产品消费的补贴政策。出台节能节水环保设备所得税优惠政策,完善资源综合利用所得税、增值税优惠政策,研究抑制过度消费的税收政策。推广实施绿色信贷、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巨灾保险等政策。加大各类金融机构对节能、低碳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建立银行绿色评级制度。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前不久,全国各地围绕首个“全国低碳日”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热烈响应。本次峰会将发布《中国商业界关注气候变化倡议书》和《中国青年关注气候变化倡议书》,进一步展示了社会各界对于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姿态。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负有重要的社会责任,同时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也为企业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据测算,“十二五”时期,节能减排重点工程投资将达2.3万亿元,可再生能源发展投资达到1.8万亿元,高效节能技术与装备市场占有率由目前的5%提高到30%。面对前景广阔的绿色低碳市场,企业要牢牢把握经济转型的战略机遇期,通过加大低碳技术研发投入和应用,摆脱传统发展模式,提升自身国际竞争力,抢占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制高点,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自觉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实现企业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赢。 近年来,全球契约中国网络致力于促进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此次以举办气候变化中国峰会为契机,进一步搭建企业、政府、组织和学者之间的对话交流平台,获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响应。希望本次峰会进一步传播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激发更多企业实现创新和合作,号召更多青年关注责任和未来,推动全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携手建设“美丽中国”!也希望全球契约中国网络今后开展更多关注气候变化的活动,在推动中国经济绿色低碳转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最后,预祝关注气候变化中国峰会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
||||
【关闭窗口】 |
金年会手机版、金年会手机版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京ICP证 1302777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