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二O一三年第二期 | ||||
![]() |
||||
发布时间: 13-04-26 03:12:33pm | ||||
健康知识文摘
金年会手机版老干部处 二○一三年第二期
感冒流感禽流感不一样
焦点追踪
近期发生的H7N9禽流感疫情令人担忧,而这个季节又正是感冒、流感高发期,有些普通感冒患者甚至担心自己是不是染上禽流感,请专家为您释疑。
流感病原体仅为流感病毒
普通感冒可以由鼻病毒、合胞病毒等多种病原体引起,而流感的病原体仅为流感病毒。
普通感冒首先引起鼻子不适症状,常常开始于打喷囔、咽部痛,然后流涕、鼻塞、咳嗽等症状,发热较低,一般数天后便可痊愈。
流感全身中毒症状较重,出现高热、发冷、头痛、肌肉酸痛、关节酸痛等症状,严重时会引起肺炎等其他并发症,特别是儿童、老人可因并发症而死亡。
禽流感跟流感不是一回事
文献显示,所有人类的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禽类流感,但不是所有的禽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人类流感。禽流感病毒中,H5、H7、H9可以传染给人,其中H5为高致病性。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后,起病很急,早期表现类似普通型流感,主要为发热,体温大多在39℃以上,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重症患者还可出现肺炎、呼吸窘迫等表现,甚至可导致死亡。“禽流感跟流感绝对不是一回事,感冒是人和人之间的传染,禽流感是禽传给人。”北医三院呼吸科主任贺蓓表示。
普通感冒不普通
很多人认为感冒只是小病,不用吃药,扛几天也就过去了。对于这一观点,贺蓓认为,普通感冒不普通,小感冒可以带来大危害,尤其是由感冒引起的心肌炎、肺炎等严重并发疾病,如不及时救治有可能危及生命。北京大学药学院李长龄教授指出:“感冒的治疗原则是以对症治疗、缓解感冒症状为主。”
有的感冒患者为快速消除感冒症状,常会同时服用几种感冒药,对此,李长龄指出,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目前感冒药大多都是复方制剂,其组方成分相同或相近,药物作用大同小异。同时服用可能导致重复用药、过量用药,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可能随之增加。
《科技日报》2013.04.09 李颖
有些老年皮肤病不用治
人到老年,皮肤也像其他器官一样,逐渐衰退和老化,出现一些“老年性皮肤病”,对此老年人要正确对待。
老年斑 这是最常见的老年皮肤病,皮肤上可见大大小小的黄褐色斑点,常见于身体暴露处,如面部、手背、前臂、颈部,不痛不痒,一般不需治疗。
老年性白斑 多见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白斑一般好发于胸、背、四肢等处,呈米粒至绿豆大小,无其他症状。此病随年龄增长而增多,但不长大,别误认为是白癫风,也不需要治疗。
老年性血管瘤 就是皮肤上长出针头大小至小米粒大小的鲜红色隆起于皮肤表面的小红点,虽不痛不痒,可随年龄增大,大红点也会增多,不用害怕,但碰破了会出血。一般不用治疗。
皮赘 又叫软纤维瘤,多见于中老年妇女,颈部、前胸长出丝状或疣状小疙瘩。一般无需治疗。如果怕影响美观,可采用局部冷冻、电灼、激光去掉。
老年性紫癜 高龄老年人,在受到轻微外伤或者没有外伤的情况下,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的 青紫色斑片,是因血管脆性改变所致,可适当服些维生素C和芦丁等药物。
基底细胞上皮瘤 有人称之为基底细胞癌,好发在老年人的头面部,皮疹为隆起性斑块,周边的颜色呈珍珠色,生长较慢,可破溃,一般通过组织病理诊断,确诊后应做手术切除。
《健康之友》2013.03.28 徐国光
预防肾病六注意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社会老龄化的加速,慢性肾脏病发病率逐年增高。专家提高,防治慢性肾病要注意以下几点:
1.喉部、扁桃腺等发炎感染时,须立即根治 抗生素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擅自加大药量或中途随意停药,以免造成肾脏损害。
2.止痛剂残害肾脏 一般市售的止痛药如通风特效药,长期使用会对肾脏造成严重损害。
3.暴饮暴食有害肾脏健康 人体吃下大量食物后,尿酸、尿素氮、肌酐等皆需肾脏排除,因此食物过量时会加重肾脏负担。
4.适量喝水不憋尿 尿在膀胱内太久很容易繁殖细菌,细菌很可能经由输尿管感染到肾脏,每天充分喝水随时排尿,肾脏也不易结石。
5.控制高血压、糖尿病 肾脏受高血压危害的同时,又可加重高血压。肾脏病是顽固性高血压的一个常见、被低估且早已存在的医学原因。长期高血压将不停地破坏肾脏的微细血管。因肾脏是由数百万细微血管组成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管会慢慢硬化,尤其是末梢微血管。所以糖尿病严重时,肾脏功能也会被损坏。
6.定期体检 每半年进行一次尿液筛查,血压检测。因为几乎半数的肾脏病人肾脏损坏过程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所以等到身体感觉不适时很可能已到了肾脏病的中晚期。
《健康周报》2013.03.26 李京红 王菲
防癌做好七件事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癌症的重要性。3 月15日,美国梅奥诊所的癌症专家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7条有助于预防癌症的重要建议。
注射疫苗,有备无患 部分癌症与某些病毒的关联已经得到证实,针对这些癌症,注射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除已经感染乙肝病毒的人外,每个人都有必要接种乙肝疫苗,特别是可能接触受感染血液或体液的医疗工作者。此外,26岁以下、以前没有注射过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的青年男女,都可以注射该疫苗,有助于预防宫颈癌和其他生殖器癌症,以及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发生。
拒绝烟草,保护全身 吸烟已经被证明与多种癌症有关,包括肺癌、膀胱癌、子宫癌、肾癌等。不管是哪一种烟,包括咀嚼烟草制品、吸二手烟等都有可能让你身患癌症。如果自己实在戒不掉烟,不妨请医生开点戒烟产品,咨询些戒烟技巧。
清淡饮食,多吃蔬果 虽然无法保证一点垃圾食品都不碰,但调整自己的膳食结构还是可以做到的,包括每天食用足够的水果、蔬菜、全谷类食物和豆类食物。少吃高脂肪食品,特别是动物脂肪。喝酒时不要贪杯,饮酒量越大,酒龄越长,患乳腺癌、结肠癌、肺癌、肾癌以及肝癌的风险就越大。
经常运动,适当减肥 保持健康的体重可以降低患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结肠癌和肾癌等的风险,经常让身体动一动,除了能帮你控制体重,还能降低患乳腺癌和结肠癌的风险。每天至少保证30分钟的运动时间,一周至少要有150分钟左右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或75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晒对太阳,护好皮肤 晒太阳对身体有益,但也要晒得对,这对预防皮肤癌效果非常明显。阳光强烈时,在户外最好选择亮色,宽松但编织紧密的衣服,以反射更多的紫外线;多涂几次防晒霜,戴上太阳镜和宽帽檐的帽子。平时要注意尽量躲开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这段时间的太阳;不要使用日光浴床和太阳灯,它们也会带来过量紫外线照射。
预防感染,降低风险 杜绝可能导致癌症的感染,包括在注射、输血时干万不能重复使用一次性针头,最大限度降低感染乙肝、丙肝的风险;使用血液制品时务必要谨慎;保证安全的性生活,限制性伴侣数量,性生活时带上安全套等。
定期体检,防患未然 定期体检,筛查皮肤癌、结肠癌、前列腺癌、子宫癌和乳腺癌等疾病,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治愈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体检只需花上半天时间“折腾”一下,可能会让你受益终生。 《生命时报》2013.03.22 吉宁
春天到了 过敏来了
焦点追踪
过敏反应让很多人的生活充满不便与困扰,在春天里过敏症状就更加明显,而且猝不及防,来势汹汹。重要的是,过敏往往引发很多疾病或加重病情。
关于过敏的五个问题
1.为什么近些年大家感觉过敏的人越来越多?
第一是相对增高,过去因为营养不良,结核病、肝炎、传染病很多。现在生活水平高,这些病少了,过敏病就突出了。第二是绝对的原因,由于大气污染而引起。第三是植被的影响,现在很多树木是国外引进的,包括一些侵入性植物,它们的到来引来了过敏。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可引起过敏,比如女性戴的耳钉耳环、项链、手表、胸衣的扣都会引起金属过敏,比如化妆品可以引起过敏,比如食物过敏,像榴莲、芒果等热带水果均可引起过敏。
2.为什么成年后才发生过敏?
过敏反应的发生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而成。内因是过敏体质,外因就是过敏原。为什么同样的环境,有的人过敏有的人却不过敏呢,就是因为过敏体质。但过敏体质的人不一定都会发病,它可能随着生活环境而改变,有可能慢慢变好,也有可能大量接触过敏原后发病。
3.有过敏症状,但没有检出过敏原,就是过敏体质吗?
过敏体质有明确定义,要通过抽血测量免疫球蛋白E。一般来说,正常的人只有几个单位、十几个单位或者几十个单位,而过敏体质的人能达到几百个、几干个单位。还有就是过敏的倾向性,如果父母都有过敏病,孩子得过敏病的可能性就增加。只是不接触过敏原的时候不发作,一旦接触过敏原就会发作。还有就是过敏进程,生下来时有湿疹,到了一定年纪好了,以后发展成皮炎了。然后过几年有食物过敏,而后又出现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就是说,随着年龄增长,过敏病会逐渐显现。所以,过敏体质受遗传影响,容易得过敏病。医学上讲,得过敏的遗传倾向性更高。
4.过敏就是免疫力下降吗?
过敏是一种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反应可以分为升高或降低。许多人认为发生过敏性疾病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现,其实恰恰相反,是身体对于外界环境中过敏原的过度免疫反应,而不是指人体自身免疫功能。
5.第一次吃某种东西就容易过敏吗?
不是这样。很多人有疑问,以前我没觉得对花粉过敏,怎么现在一到春天就喷嚏不断;以前 还能喝点酒,怎么现在一喝酒就起皮疹?这是因为致敏需要一定过程。当人体首次受到过敏刺激后,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当再次接触到同样的抗原时,机体发生超出正常水平的免疫应答,而出现各种轻重不等的症状和组织器官的病理过程。
远离过敏怎么做
远离过敏原杜绝过敏的关键环节,所以在生活中,从饮食到环境,从身体到心理要做调整。
别过度使用加湿器 除外出时做好防护措施外,把治理重点放在卧室:1.定期开窗通风。2.
任何可能引发过敏的东西都不用。3.尽量减少或不放盆栽植物。4.尘螨喜欢潮湿的环境,卧室中不要过度使用加湿器。5.定期清洗和晾晒被褥。6.皮肤过敏的人最好不养宠物,如果做不到,至少可以不让宠物进卧室,经常清理室内宠物活动区域。
少吃凉性食物 如果你已经过敏了,就远离加工或精制食品,同时还要少吃高糖、高油、高热量食物。此外,不要多吃凉性食物,过敏的人不要喝冰水,以免刺激过敏。多摄取维生素对皮肤有益。
适当喝蜂蜜 蜂蜜能够预防过敏的原因,一是其中含有微量的蜂毒,在临床上被用于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治疗。二是蜂蜜里面含有一定的花粉粒,经常喝会对花粉过敏产生一定的抵抗力。
身体内外同时补水 当人们体内水分不足时,皮肤抵御能力变差,引起过敏反应。平时应多喝水,同时选择以补水为主的温和无刺激的护肤品。
生活中尽量放轻松 过重的心理压力、烦躁的情绪会使人体免疫力变差,激发各类过敏反应,所以,要找到给自己减压的方法,轻松地生活。
《北京青年报》2013.04.16 李文 张静
安眠药最好换着吃
对于长期服用安眠药的人,最好准备两三种安眠药,并且要经常换着种类吃。这才有利于帮助睡眠,也不容易产生耐药性。
一种安眠药服用的时间过长,可能让人感觉越用效果越差,甚至“失效”。这是因为,人体对于药物有耐受性,即当人体接受一种新的药物刺激时,机体很容易产生反应,但长期服用,身体习惯了这种药物,就会出现“反应迟钝”,甚至“反应失灵”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患者不要只认定一种药物,也不可在药物效果不明显之际加量服用,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使用不同种类的安眠药。此外,需要长期服用安眠药的患者,可在家中准备两至三种药物,经常换着种类用,以促进睡眠。
有些人在服用安眠药一段时间后,入睡较为容易,但会出现半夜醒来再也睡不着的情况,这种情况和药物的耐受性有关。此时,可以加服半片或一片同一种安眠药,但不要超过这个剂量,如果还是睡不着,需要更换其他安眠药。
失眠症状不是很严重的人,吃安眠药最好采取隔服用法,吃一两个星期后,停药两天;如果还是睡不着,可以采取中草药配合治疗,尽量把安眠药的用量及其副作用减到最低。
需要提醒的是,服用安眠药的患者,每半个月到20天左右,就要去医院找医生复查一下,根据近期睡眠的情况,看看是否需要调整安眠药的用量、种类,不要自己一味“闷着头”吃药,以免造成药物成瘾。
《医药养生保健报》2013.04.15 韩丽
人老求“顺”
人到老年,因身体、习惯、兴趣、观念等变化,对家庭、社会出现的某些新情况、新现象等都要积极去适应,这样才能保持身心健康,过好晚年生活。
顺应社会。社会是一个万花筒,要把这五颜六色看成是绚丽的光彩。要努力学习新事物,调整自己的心态,与时俱进,努力使自己的想法去适应新社会,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心情顺畅。
顺应自然。 《黄帝内经》上说:人以天地之气生,人与天地相应。可见,古人早就懂得环境对人影响的重要性。与自然顺应,就要积极适应自然环境。退休后,无论你在南方或者北方,无论你身处何种自然环境,都要积极顺应自然。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善待生命。
顺应人际。人际与人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能与家庭成员和睦相处,与周围人融洽相处,总是处在一个快乐的气氛中,那么你的心情就会舒畅,就会泰然自若。有的老人,人老脾气变得古怪,易发火,人际关系就会失调,长期处于一种紧张状态,身陷各种不良情绪中,导致疾病缠身。因此,应以豁达、大度、包容的态度顺应人际关系。
顺应自我。人的衰老是自然规律,而知老是老人的境界。老人不比年轻人精力旺盛,要谨慎行事,不要自寻烦恼,做自己达不到的事。需知伤害自己仅需几分钟,但要治愈它,却要耗费相当长的时间。只有增进心理健康,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顺应自我,为身体的健康打下良好基础。 《中国老年报》2012.11.23 李树发
|
||||
【关闭窗口】 |
金年会手机版、金年会手机版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京ICP证 1302777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