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二O一三年第一期 | ||||
![]() |
||||
发布时间: 13-02-21 03:59:38pm | ||||
健康知识文摘
金年会手机版老干部处 二○一三年第一期
冬季晚上易犯六种病
1.胸痛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比较容易在晚上发病。
建议:晚餐以八分饱为宜,避免消化系统和心脏“抢”血;尽量不看紧张、剌激的节目,也不要情绪过于激动;床头最好备盒急救药。
2.哮喘 夜晚气温较低,哮喘特别容易发作。
建议:及时清除床褥上的灰尘、毛屑;仰卧时呼吸阻力大,易致哮喘发作,应侧卧睡;干燥的空气会诱发支气管痉挛,睡前应增加卧室湿度或喝杯白开水。
3.泛酸 饮食不正常、晚餐吃太多或吃得太晚易造成夜间泛酸等。
建议:晚餐最好在18点左右,20点后除了喝水最好别吃东西;晚餐后4小时内不要睡觉;晚上尽量不要吃甜点、油炸食物,也不要喝酒,多吃含纤维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土豆等。
4.浑身酸痛 很多老人一到晚上就觉得筋骨酸痛,周身疲惫,这是因为晚上身体代谢变慢,比较容易酸痛。
建议:老人应注意夜间保暖,改善血液循环,酸痛就会好转。可以在睡前用热水袋热敷酸痛部位,或将毛巾放在40℃-45℃的水中浸泡,拧干后敷于酸痛部位,5分钟更换一次毛巾,共热敷15-20分钟。
5.皮肤瘙痒 冬季干燥,老年人皮肤瘙痒明显增多。
建议:洗澡次数不宜过多,水温以35℃-40℃为宜,不要用碱性较大的香皂,以免增加皮肤干燥度;适当涂些护肤品,如凡士林;饮食宜清淡,不要吃得太咸、太腻,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的黄绿色蔬菜;夜间内衣应柔软宽松,避免尼龙及毛织衣物贴身穿戴,以棉质为宜。
6.尿频 睡觉时静脉回流多,血液从四肢流回内脏,更容易比白天产生尿意,一般人可以忍耐6个小时左右,但老人容易因尿意起夜。
建议:白天应保证运动30分钟,1000毫升--1500毫升左右的饮水量,但睡前要少喝水。
《老年日报》2013.01.08 王安
起夜时别做五件事
冬季夜里凉,老年人很容易半夜起床上厕所,但有时起夜后却怎么也睡不着了。其实,半夜起床并不会影响睡眠,只要方法正确,完全可以很快再次入眠。
1.不能开大灯
如果光线一下子变得很亮,精神和身体状态都会马上“开启”。起夜时,应该将照明控制在最小程度,不仅使人容易再次入睡,还不会干扰正在睡觉的人。可以在床边放一盏小台灯,或者开壁灯。需要提醒的是,这些灯必须容易触及和开启,如使用触摸感应式开关等,否则在寻找开关或用力时,意识就会变得清醒。
2.不能喝凉水或饮料
秋冬季十分干燥,睡觉时喉咙会变得很干,再加上夜间出汗,起夜时不仅有尿意,喉咙也会感到很渴。此时应该避免喝凉水或饮料,最好喝温水。因为凉意会让人一下子就醒来,而且好喝的饮料也会唤醒人的意识。
3.不能冻双脚
起夜时光脚在地上走,或回到床上没盖好被子,使双脚暴露在外,腿部和双脚就很容易着凉,入睡会变得更加困难。因此,起夜时一定要穿好鞋子,有起夜习惯的人也可以在睡前就穿好袜子。
4.不能看时间
起夜时确认肘间会让人变得更加焦虑,再次入睡和剩余睡眠时间的双重压力会让人产生心理障碍。因此,只要闹钟没响,就不要看时间,这样即使距起床仅剩半小时,也能顺利入睡。
5.不能拿电话
有的人回到床上,习惯性地拿起手机刷个微博、查看电话短信等,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人也彻底精神了。建议睡觉时最好把手机放远点,或干脆关机。 《现代保健报》2013.01.01 忠时
雾霾天护心更重要
连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因雾霾天气造成重度空气污染的现象,引起了各路媒体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比如外出受限、交通受阻等,其中,最严重的莫过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据近期各大医院门诊、急诊统计数据显示,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增加近一倍之多,而在老年人群中,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甚至超过了呼吸系统疾病,比往年增加了三成。
事实上,雾震天气持续,空气质量下降,并不是新问题。尤其是在冬季,因为空气湿度相对较大、风力较小、夜间降温,容易形成雾霾(辐射雾)。近期由于冷空气较弱,地温回升,空气中颗粒物的滞留加重了污染程度。不少人都知道,雾气中的污染物颗粒(比如PM2.5),首先会直接损伤呼吸系统,尤其对于患有慢性病的老人来说,还可以诱使气管炎、哮喘等疾病的复发。实际上,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来说,雾霾天气同样危险。
北京大学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空气污染首先会造成呼吸道局部的炎症。之后,污染物会导致交感、副交感神经功能的降低和血压的升高,诱发全身性炎症和氧化性损伤,造成心血管疾病高发。此外,雾霾天空气湿冷、气压低,空气含氧量有所下降,老人更容易出现血管痉挛、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重,进而诱发急性心血管疾病。因此,对于患有慢性病的老人来说,雾霾天气注意护心更为重要。
家中常做“磨豆腐” 雾霾天气不宜晨练,老年朋友可以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类似于“磨豆腐”的动作,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保持心脏健康。首先要做热身运动,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做腹式呼吸1-2分钟。然后拍手,双脚同时踏步,走1-2分钟。等身体稍微发热后,将左手水平伸出,掌心向下,左腿在前,呈弓箭步,手先顺时针做“磨豆腐”的动作,腰稍微往前倾斜一点儿,然后换为逆时针,持续练习3-5分钟,再换另一侧腿在前做动作,以身体微出汗为宜。
雾霾天也要开窗 不少人认为,遇到雾霾天气就要紧闭门窗,实际上,这是一种误区。一方面,每个人外出都会携带许多微生物和细菌回来,如果不开窗通风,屋内的微生物和细菌含量将逐渐累加,甚至多于室外空气;另一方面,长时间闭窗会造成室内缺氧,不利于心脏健康。赶上雾霾天气,应在上午10点以后,开窗10-20分钟即可。也可以在阳台、露台、室内种植一些吸附能力相对较强的绿植,还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但要注意勤换过滤芯。
常吃大蒜助杀菌 雾霾天气常伴流感高发,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来说,感冒是一种极其危险的诱发因素。因此,老人不妨在晚餐时生吃1-2瓣大蒜,可有效预防流感病毒。另外,日常饮食要清淡,少吃刺激性食物,多饮水,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预防便秘。平时可以多吃一些梨、百合、枇杷、莲子、萝卜等食物。 《医药养生保健报》2013.2.4 戚霞
老人护肤重补油
人到老年后,皮肤形态和功能往往会出现衰竭表现,比如皮肤变薄,弹力降低,缺水严重等。特别是到了干燥的冬季,老年人的皮肤将承担更大的压力。如果护理不当,皮肤就会缺水、干燥,瘙痒难忍。因此,对于老年人来说,冬季护肤至关重要。
对此,有关专家表示,在寒冷的冬季,老年人护肤的重点是补油。这是因为,老年人皮肤松弛,皮下脂肪少,汗腺及皮脂腺萎缩,皮肤变硬、变薄,因而更需要油脂,以避免皮肤出现更大的问题。
对于老年人来说,最适合选择的护肤品是油脂、营养丰富的护肤品。
因此,补油宝贝首推凡士林。凡士林能在肌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使皮肤的水分不易蒸发散失,而且,它极不溶于水,可长久附着在皮肤上,具有很好的保湿效果,十分适合干燥肌肤使用。此外,凡士林本身的味道十分淡,且未添加任何香料、酒精。相对于市面上含香料、水杨酸等化学添加剂的护肤品,皮肤较脆弱、更易过敏的老人,选择凡士林最为安全。
橄榄油则是老人营养肌肤的宝贝。因为,橄榄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及维生素E,能防范干燥和瘙痒,有助于延缓皮肤衰老。同时,它还具有优良的渗透性,且含极高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适合干性、老化的皮肤,尤其适合腿部及臂部位置。因此,每星期可在这些部位擦三次,气候格外干燥时,可逐日擦用。
此外,含丰富维生素的食品对老人冬季皮肤的保养也非常重要。新鲜的蔬菜、水果、米、面、豆类及动物的肝脏和鸡蛋等,都是必需品。酒类、咖啡、浓茶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则应限制用量。
最后,老年人还应注意的是,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水温也不宜过高,应尽量不用去脂的香皂和药皂。洗澡后,一定要使用油性润肤露,以缓解瘙痒症状。
《大众健康报》2013.1.24 王永春
类风湿患者如何保护关节
随着阴冷天气的增多,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老年朋友不适症状加剧,手指关节、腕关节变得肿胀、僵硬、疼痛,甚至全身也会出现乏力、发热等症状。
类风湿性关节炎多见于女性,这种病与风湿病最主要的区别就是会影响到小关节,比如指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等。而女性因为承担着大部分家务,这些关节的使用频率较高,比如洗碗、拧衣服、擦地等等。看似一些简单的动作,如果不注意保护,常会加剧关节的损伤、疼痛。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损伤的是关节的滑膜(引起滑膜炎),这种损伤容易累积且难以自愈,往往会波及关节软骨、关节韧带、肌腱等组织,导致关节变形,甚至失去活动能力。另外,阴冷的天气容易导致关节周围的肌肉和血管收缩,从而加重关节的肿痛。因此,日常生活中除了注意防寒保暖之外,正确使用关节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康复同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使用较大有力的关节 关节有炎症时,关节会变得不稳定,更容易受损伤。用力的时候,细小的关节如手指关节就更易出现变形。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尽量利用较大和有力的关节,比如提购物袋等重物时,尽量不用手指而用手臂和肘关节,或者直接挎在肩膀上。如果需要用手拿起碗、碟或其他重物时,应尽量用双手而不用单手,用掌面和手腕托持,而不要单靠手指用力。
避免关节使用时间过长 关节长时间处于用力状态,容易加重滑膜的损伤。所以,不要长时间使用同一关节,比如避免久坐、久站,应经常变换坐姿、转换双脚位置,舒展筋骨,或起来走动一下。避免长时间写字、编织、打字、修理、拖地等,应不时停下来休息,舒展一下手指。
学会正确使用关节 避免关节处于不正确的位置,无论睡眠、走路或活动,都要保持良好姿势,有利于病情的康复。拧瓶盖时,不要只用手指拧,应以掌心加压力来拧。坐下时,膝关节不要过分屈曲,双足应平放在地上。另外,家里物品的放置应科学合理,轻便和不常用的物品放在高处,常用物品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笨重和不常用的物品放在柜子的下面。尽量使用工具,以减少弯腰、爬高、蹲低,保护关节。
利用辅助器具保护关节 老人在家中可以安置一些辅助器具,比如在床边、马桶边安上扶手帮助起身。洗澡时,可用沐浴液替代肥皂,并在搓澡巾两端缝上提手,以减少手指关节的使用。另外,生活中常用的勺子、筷子、淋浴头、钥匙可加粗,避免用一两个手指拉抽屉,都可以有效保护关节。
《医药养生保健报》2012.12.31 刘霞
猛咳后忌走动
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慢性病的老年人,经常动不动就会猛烈地咳嗽,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意识短暂丧失,发生晕厥跌倒现象。
因此,老人发生剧烈咳嗽或咳痰时,身体应尽量放松,咳完后应在沙发上坐一会儿,或半卧休息,切忌频繁走动。猛咳后,还会引起老人不同程度的脱水,加重呼吸道炎症和分泌物稠度,这时应喝一点水,以稀释并帮助咳出分泌物。
《老年周报》2013.1.8
好心态有九戒
“境缘无好丑,好丑在于心。”人们对幸福的感受,其实与外界关系不大。只要心态调节好了,无论身处什么境遇,都能感到安乐幸福。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轻松面对生活的九种心态吧。
戒躁 一本书没看几分钟就跑去看电视;等人超过了5分钟就火冒三丈;在新单位没工作几个月,就想怎么还不升职、加薪……如果你经常有这些浮躁的行为,试着想一想,农民从播种到收获需要近一年的辛勤劳作。实际上,学习、工作、人际关系……任何事情也是一样,只有克制浮躁,耐心付出,才能成功。
戒卑 世间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别因为物质条件、外貌、才能等不如别人就自卑。你的心灵、个性和才能也同样能让人刮目相看。如果你是一个苹果,那么就试着去做一个更好的苹果,别把自己和橘子、桃李等做比较。
戒傲因为某方面超过了别人就以为自己事事比人强,连言谈举止间都带着傲气。这不仅会惹人反感,还会制约你的发展。“谦则受教有地,可取善无穷。”未来能否有发展取决于你是否有谦敬之心。
戒妒 看到别人幸福、成功,就产生了妒忌心,希望看到别人栽跟头,甚至阻碍、破坏他人。就如同盆子里的螃蟹,自己爬不上去,就把爬上去的螃蟹拉下来。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与其嫉妒,不如用这有限的精力,经营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让别人赞叹艳羡。
戒愁 印度有首古老的诗歌“假若困境可解,何必心烦意乱?假若困境无解,郁郁寡欢又有何用?”遇到困难时,忧愁不仅没用,还会占用心理资源,妨碍我们找到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若能平心静气,把握住当下,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事情往往会迎刃而解。
戒慎 谨言慎行固然必要,但是对别人脸色过分敏感,做事总提心吊胆,担心犯错误,只会缩手缩脚,一事无成。不犯错永远不会成长。该做的事就大胆做,该说的话就大胆说。如此心地才有一种坦然、豪气,人生才有一番风景。
戒悲 人生难免有不幸,若总是沉浸于不幸中,心灵就会永远禁锢在过去。古人说“人生之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树不会停在一个伤痕处再不生长,当它成为一棵参天大树时,树疤就成为沧桑过去的一个小小痕迹了。
戒疑 别人私语,就以为他们在议论自己;遇到了“倒霉事”,就怀疑是周围人有心为之……多疑会让人对所有人失去信任,生活在孤独恐惧的小圈子里。心底无私天地宽,不妨学会信任,多与人为善,收获的也是别人的关怀、温暖,而心中的疑云也会自然消退。
戒怒 心理学家实验发现,人愤怒时所呼出的气体,可以凝结成紫色的液体,而这种液体竟能让小白鼠中毒而死。因此生气不仅会伤害别人,更大的受害者是自己。爱生气的人,若能常看到他人的优点,找到事情好的一面,就会生出感恩心,愤怒也会自然消散了。 《生命时报》2012.11.09 余淑君 |
||||
【关闭窗口】 |
金年会手机版、金年会手机版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京ICP证 1302777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