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金年会手机版宣委会常务副秘书长祝慧烨率领的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奖调研组,应邀赴浙江杭州盾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了现场调研。
调研组与盾安控股集团董事长姚新义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进行了亲切会谈,听取了相关汇报。
姚新义董事长介绍了公司的基本情况和企业文化建设成果。盾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创办于1987年,从最初的900元起家,在22年的时间里迅速发展成为一家集装备制造、民爆化工、房地产开发、资源与能源开发并行发展的无区域企业集团。是中国制冷行业龙头企业、国内第一家生产核电站空调的制冷设备制造企业,全球最大的截止阀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民爆化工生产企业。2008年该公司销售收入123亿元。
“植根诚信、鼓励创新、勇担责任、共创和谐”的盾安企业文化建设是盾安着力打造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盾安企业文化发端于企业开创时期,在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并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相互渗透、互为作用,具有鲜明的盾安特色。经过22年的持续打造与积淀,已形成了一整套为全体员工所认同与遵守的企业价值理念,制定出科学、完备的企业管理制度,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符合企业文化要求的优秀的企业员工。
1997年4月,盾安全面导入CIS系统,拥有了统一的对外形象,本着“财散人聚”、构筑现代企业制度的想法,盾安机械有限公司的部分股权转让给公司核心管理层和部分有贡献的老员工,初步实现了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1997年的这两个标志性事件是盾安迈向规范经营、自觉建设企业文化的一个新起点。从此,盾安进入了高速成长期,围绕“诚信”和“发展”的基本思路,形成了以“诚信、创新、合作、责任”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价值体系。
1999年,盾安制定了《盾安企业宪章》,使企业拥有了自己完整的企业文化框架体系。《盾安企业宪章》明确了盾安的企业价值理念、发展战略、企业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企业的控制、企业接班人培养等内容,是盾安企业文化的核心体现,是盾安集团发展战略和宏观管理的指导原则,是处理盾安集团发展中重大关系的基本准绳。从1999年至今,根据企业发展的要求,《盾安企业宪章》经历了三次修订。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与扩张,盾安由原来的单一机械制造型公司发展成为“多元化投资、专业化经营、差异化管理”的集团型公司。根据这一特点,现在的盾安控股集团对下属产业实施战略+财务的管控模式,各产业集团对下属公司实施“法人治理”,具体管控模式则由产业集团董事会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为了上下沟通机制比较顺畅,各公司设立有总经理信箱、总经理接待日以及“管理论坛”讨论机制。现在,盾安对各产业集团、各子公司的内控管理按照三个层次来执行,即以《盾安企业宪章》为纲领,以“三个准则”(《盾安员工行为管理准则》、《盾安企业管理工作准则》、《盾安财务管理工作准则》)为指导原则,在此基础上,各公司按照各自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各部门、各岗位的“两类标准”(管理标准与工作标准)。这些文件作为盾安文化的载体,构成了盾安严密的管理体系。
在调研考察中,调研小组一行对总经办、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审计部等负责人进行了访谈,听取了他们对企业文化建设和宣贯工作的汇报。
针对盾安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及如何配合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奖申报工作,中国企联宣委会常务副秘书长祝慧烨提出了自己的感受和建议。他说,盾安的企业文化是一种适应新时代管理需要而产生的管理理论、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整体的企业文化脉络很清晰,从价值观角度讲,盾安对于财富的超越的价值观原则给企业文化建设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从实施角度讲,盾安文化注重落地,从提炼可以看出盾安对于文化的管理和价值主张,盾安在推文化的时候是把它分部到管理上和经营上,这样更能体现文化对于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和实效性。祝慧烨副秘书长还指出盾安是个集团公司,其特点是集团与各子公司的文化没有产生大的文化差异。文化管理的内容及方式通过潜移默化的互相影响、互相渗透,达到一致。集团对内部有《盾安企业宪章》为纲领,“三个准则”为指导原则,“两类标准”为行为规范,但是对内的评价体系中还缺少来自第三方对公司理论成果总结和评价,这对于形成可控性更强、内部管理更高的母子公司文化很有必要。在对外的交流和宣传中还应有整套的案例库,配合系统的案例集去交流而不是特殊的、单一的事件,这样再引入管理论坛,无论是对内部员工的管理、教育和培训,还是对外部的交流、宣传和推广,都更有效、更能让别人感受到盾安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