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 目 简 介
   
展现企业家人生魅力
展示企业家创业历史
宣传企业团队文化底蕴
提高企业持续发展能力
——尽在明星企业家栏目

本栏目每周一期
每期从不同角度介绍一位企业家及企业文化
欢迎广大企业家报名参与
   
联 系 我 们
  联系人:赵增福
电话:010-68701137
EMAIL:
zzfvip@cec-ceda.org.cn
 
   
   
v  杨 长 恒  
v  杨 元 庆  
v  李 东 生  
v  张 瑞 敏  
v  傅 成 玉  
v  胡 茂 元  
v  竺 延 风  
v  刘 德 树  
v  姜 建 清  
v  王 天 普  
v  谢 企 华  
v  常 德 传  
 
明 星 企 业
 

放歌中原崛起的"护花使者"
--记郑州市磴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占国

  昨日花千树,今日果满园。2006年元月21日上午,银装素裹的郑州正沉浸在迎接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的喜庆中,尽管当天郑州市区的天气有些寒冷,但在郑州电视台演播大厅内却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常,因为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2005年度河南省经济人物颁奖盛典大型文艺演出正在这里隆重举行。在这次颁奖盛典上,郑州市磴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占国从颁奖嘉宾手中接过了2005年度河南省经济十大新闻人物那金光闪闪的奖杯。袁占国这个被中国煤炭行业誉为"护花使者"的中国"双十佳矿长",再次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放歌中原崛起的"护花使者"
--记郑州市磴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占国

  郑州市磴槽集团有限公司是由登封市磴槽煤矿为主体组建成立的综合性企业集团,下属有磴槽煤矿、金岭煤矿、马池煤矿、陈楼-3煤矿、金星煤矿、金昌物资有限公司和宏昌水泥厂等企业。自从1978年以来,该公司的母体企业磴槽煤矿已连续27年在河南省煤炭系统的多次综合评比中名列乡镇煤矿第一名,是河南省煤炭系统树立的"十面红旗"中唯一的一家乡镇企业。同时,磴槽煤矿还是原国家煤炭部第一批命名的"质量标准化矿井",是原国家煤炭部连续十多年表彰的"安全生产先进单位",1987年,她以更加骄人的业绩摘取了全国乡镇煤矿"五朵金花"之一的桂冠。多年来,无论市场风云如何变幻,磴槽煤矿总是能做到"红旗"不倒、"金花"常开。作为磴槽煤矿掌舵人的袁占国也因此被人们称为我国乡镇煤矿的"护花使者"。

  2005年是我国实施"十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郑州市磴槽集团有限公司有史以来取得成果最丰硕的一年。2005年该公司全年生产原煤16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6亿元,上缴税金8900万元,实现利润9853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了26.9%,56%,112%,39.5%和4.8%。这些佳绩的取得凝结着该公司6000余名干部职工的心血和汗水,更是董事长袁占国这?quot;护花使者"几十年如一日对这朵"金花"精心浇灌呵护的结果。那么,袁占国究竟是怎样呵护这朵"金花"常开不败,而且使她越开越艳呢?

  多管齐下保安全

  安全生产大如天,领导责任重如山。长期在煤矿磨爬滚打的袁占国对"安全"二字有着自己深刻的理解。在袁占国的字典里,从来就没有单纯"生产"这个词,在他心中"安全"永远比"生产"重要。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对煤矿这个特殊行业来说,安全就是企业最大的效益,安全就是职工最大的福利。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抓安全要狠,要铁面无私,要冷酷无情,对煤矿"五大自然灾害"要做冷面杀手。这是袁占国的一贯主张,也是一贯做法。比如?quot;三违"行为,袁占国制定有严厉的处罚措施。在磴槽煤矿,他们实行"你忘记,我提醒,你违章,我制止,你受罚,我株连"。矿上规定,如果出了一个轻伤事故,事故所在的整个采煤队的季度安全奖和年终安全奖就要被取消;如果出了一个重伤事故,事故所在的整个矿井的安全奖就要被取消;如果出了一个伤亡事故,整个矿所有人的安全奖就要被取消。

  更让人叫绝的是,近年来,袁占国还独具匠心地在磴槽煤矿推出了富有创意的责任人"惩戒"教育法。首先,"三违"人员要过"三关",即事故追查不清不过关,处理不到位不过关,广大职工没有得到教育不过关。然后,在过?quot;三关"的基础上,他们还曾经使出绝招----让"三违"人员到医院伺候伤病号,在此期间,"三违"人员只领取生活费。矿工们普遍反映:"这几招真历害,既让违章人员真正体会到了违章受罚的滋味,又丢了面子,少了工资,以后再也不敢违章了。"由于袁占国措施得力,磴槽煤矿曾创造了安全生产3000天,产煤200万吨无伤亡事故的记录。

  2005年以来,全国煤矿安全形势更加严峻,重特大事故接连发生,警钟敲得煤矿企业是震耳欲聋,煤矿企业整日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然而,袁占国明白,安全工作不是一时的冲动行为就能做好的,也不是一个集中活动就能解决问题的,而是要靠严谨的科学态度,靠扎实的基础工作,靠实在的现场管理,靠煤矿广大干部职工的认真负责。为使集团公司及其每个企业的生产都能走上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在2005年度,袁占国更是多管齐下力保生产安全。

  --以现场管理保安全。

  国务院《特别规定》强调指出:"重心下移到现场,关口前移到预防"。加强现场管理是袁占国带领磴槽集团干部员工坚决贯彻上级决定,确保安全生产所推出的重要举措。在磴槽煤矿当重大隐患被矿长查班发现后,立即召开安全紧急办公会议,果断停止掘进并召集集团技术骨干研究解决方案,制订安全措施,宁可采掘失调,也不冒进一米,从而使生产在有绝对把握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安全矿长、安全科长下井时,发现瓦斯超限,他们立即命令停止工作面一切作业,撤出人员,找出超限原因,并安排电工立即安装风机进行排放,随后又经工程师批准,从上副巷上帮开设瓦斯排放巷,从根本上解决了超限问题。安全井长下井跟班时,专门步行主皮带斜井,发现有一处维修工程质量极差,有冒顶迹象,他立即命令作业人员停止作业,同时通知工程技术人员到现场处理后,才准许恢复正常作业。如此等等,2005年以来袁占国率领磴槽集团所属煤矿加强安全生产的大量事实证明,加强现场管理是消除煤矿安全生产隐患的重要保障。

  --以干部队伍保安全。

  2005年以来,为确保安全生产,袁占国要求磴槽集团公司所属各矿扩充安全队伍,加大作业现场安监人员密度,让安监人员对主要作业现场盯死看牢。为此,磴槽煤矿专门进行"安全纳贤",从生产一线一次就选拔十多名安全员充实到安全队伍。金岭煤矿在每一个采煤工作面,每一个掘进工作面,每两个岩巷掘进头都配备有一名专职安全员。磴槽煤矿为了避免个别干部查班时走马观花,采取了当晚查班,次日下午开调度会时作详细汇报的措施。这样以来,查班流于形式的现象被彻底被扭转了,以前有些查班组每次查一个井都转不全面,现在一次查两个井查的还更细致,大到巷道失修,小到电缆破口,真正作到了"横到边,纵到底"的全面检查,切实使安全查班起到了作用。金岭煤矿严格干部下井制度,对在生产一线干部的每月下井次数、井下工作时间进行班班统计,逢周一调度会公布,使生产干部下井次数由每月的21次至25次上升到28次以上。4月16日,中国矿业大学登封函授站在金岭开班,磴槽集团公司近90名职工参加了机电和采矿两个专业的学习,对培养集团公司专业技术人才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6月18日,磴槽集团公司作为民营企业又首家加入了中国矿大董事会,对该集团公司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技术保障。

  --以设施设备投入保安全。

  为了确保生产安全,袁占国要求磴槽集团公司各企业不惜重金,加大设施设备的投入力度。2005年,磴槽煤矿井下煤巷掘进头全部实现了"三专两闭锁"和双风机自动倒台装置,提升绞车、胶带输送机全部安装上了综合保护装置,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又一次升级改造,达到了规程要求;在治理瓦斯方面,磴槽煤矿建设安装了瓦斯抽放系统;金岭煤矿建起了瓦斯抽放泵站,把抽出来的瓦斯用作燃料做饭和发电。磴槽煤矿和金岭煤矿2005年用于安全方面的设施设备总投入达到2000万元以上,向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迈出了一大步。总之,通过这些安全措施的实施,大大提高了磴槽集团公司各矿井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对安全生产防患于未然起到了巨大作用。

  科技兴矿步步先

  袁占国最信服邓小平的一句话:"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0世纪90年代初,磴槽煤矿陷入矿井越深技术难度越大的困境,人们都疑惑:磴槽到底还能不能持续发展?袁占国提出"以科技保安全,以科技促生产,以科技增效益"的磴槽发展新战略,制定了"只要国有大矿有的先进技术、设备,只要适合磴槽煤矿,就千方百计地引进使用"的战略方针。

  1990年,以袁占国为矿长的新领导班子组建后,磴槽煤矿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矿井越来越深,瓦斯越来越大,提升、排水、通风、运输的难度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高,许多领导、专家都对磴槽煤矿的前途感到很不乐观。他们为袁占国捏着一把汗。更有人在背地里说,磴槽煤矿的好日子不会太长了,"金花"败的时候到了。

  面对磴槽煤矿的生死存亡,袁占国请来了省煤炭厅的高级工程师,请来了几个大矿务局的专家,通过大家集思广益,最终袁占国制定出大手笔引进先进技术,提高煤矿科技水平的重大决定。

  在安全方面,他们在全国乡镇煤矿首家用上了微机监测模拟调度系统,井下瓦斯一旦超限,立即报警;在采掘方面,他们率先在全省乡镇煤矿引进使用单位液体支柱采放顶煤;在机电方面,他们在全省乡镇煤矿最先安装使用行人车,节约了劳动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在运输方面,他们安装使用了溜子自动控制和皮带运输机,提高了机械化程度,节约了人力;在通风方面,他们引进了上隅角瓦斯抽放风机这一新技术产品,解决了因瓦斯大制约生产的难题,并引进高压自动喷雾降尘技术,改善了工作面环境。除此之外,他们的"三软不稳定煤层瓦斯突出敏感指标的研究与应用"技术获省科技成果奖,被郑州市科技局评为二等奖。

  2002年,他们投资近万元对主井提升系统进行了"大手术",沿用了20多年的绞车箕斗提升系统被先进的大倾角胶带输送机所取代,使矿井提升能力由班产200吨猛升到1000吨,彻底解决了有史以来因提升制约生产的被动局面。该项目提升坡度30度、运距1100米,其提升坡度之大、运距之长在我国煤矿皮带机提升史上尚属首创。

  2005年以来,随着磴槽集团所属矿井的延伸,井下五大灾害对他们的安全威胁越来越大,袁占国认识到如果没有自己强大的科技队伍,没有对付这些重大灾害的科技手段,他们的煤矿就可能闭坑歇业,所以为了磴槽集团所属煤矿的长远发展,为了确保杜绝重大事故,他们在中国矿大的支持下,开展实施了一系列的科技公共项目,从而保证了集团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磴槽集团所属金岭煤矿、磴槽煤矿都是高瓦斯矿,瓦斯对他们的威胁最大,制服瓦斯是他们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他们根据金岭煤矿高瓦斯二1煤层与低瓦斯一7煤层间距较小的特点,实施解放层开采研究实验,基本消除了瓦斯突出的危险性。然后他们又在平面建立了瓦斯抽放系统,基本解决了采掘过程中的瓦斯超限问题。此外,他们还进行老塘高位抽放、尾巷抽放,解决了工作面上隅角的瓦斯超限问题。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在煤炭开采中必须保留一些永久性煤柱的原因,解放层开采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针对这种情况,金岭煤矿在对未搞解放层开采区域实?quot;四位一体"防突的措施中,加上了"煤层注水"这一防突措施,利用煤层注水改变煤体理学结构,前移应力集中区,扩大安全超前距离的原理,实现了"四位一体"防突措施的新突破。此外,金岭煤矿还与中国矿大合作开展了"金岭煤矿地板高承压含水层研究";针对矿井总回风线路长、巷道断面小、通风阻力大的问题,金岭煤矿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改造,扩大通风断面,改造通风线路,降低通风阻力,使矿井总回风量每分钟增加800多立方,不仅确保了矿井大系统安全,而且每年还可节约主扇用电800多万度。

  为加快科技发展步伐,提高集团公司整体科技水平,2005年7月,袁占国又高瞻远瞩地谋划成立了磴槽集团公司科研所,科研所每月定期召开科技例会,研讨解决各企业遇到的重大技术难题。年终,集团公司又首次重奖科技成果有功人员,从而大大推进了集团公司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明年磴槽集团公司还准备召开首次集团公司科技大会,对所有科技有功人员进行表彰奖励,鼓励广大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人和科技工作者振奋精神,大搞科学研究,让科技之花盛开在集团公司的各个角落。通过大规模的技术创新和改造,磴槽集团所属煤矿的年产量已由1990年的30万吨猛升到2005年的近165万吨。目前,磴槽集团所属煤矿已经走出矿井老化、井深瓦斯大、生产成本高的困境,重现蓬勃生机,迎来?quot;金花"盛开的第二个春天!

  规模扩张显身手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必须不断前进发展,"不发展只有死路一条,但盲目发展也是死路一条"。改革开放以来,磴槽集团上项目时有两条基本原则,一是没有把握的不上,二是一次性投资超过企业承受能力的不上。为什么?袁占国自有他的道理,他说:原因很简单,一是上项目本身就有很大的风险,在考察决策时即使看来很有把握的项目,也可能因情况发生特殊变化而出现风险,所以没有把握的就更不能上。再者,项目一次性投资不能超过老企业的承受能力,只有这样,即使项目砸了损失也相应小些,老企业能承受得了,不至于把老企业拖垮。袁占国是一个稳重之人,但他又是一个智者。他的战术既时常表现出稳扎稳打,但又不失灵活,时而又表现为出其不意,出奇制胜。

  1998年至2000年间,由于全国经济形势严重滑坡,造成煤炭大量积压,煤价大幅下跌,煤矿大量破产倒闭。而磴槽煤矿自身的煤炭资源已接近枯竭。面对双重挑战,袁占国以超前的智慧之光穿破暂时的迷雾,反其道而行之,购买了三元二井,该井2002年停采后成了他们的专用回风井,购买了石道乡卓业煤矿,更名为金阳煤矿,2001年投产,年产煤炭20万吨;购买了君召乡石坡窑一七煤矿,组建金岭煤矿,边基建边生产,年产煤炭60万吨,2004年正式投产。金阳、金岭两个煤矿的基建投资、设备投资都比设计投资节约50%以上,而生产出的煤炭又恰恰赶上煤炭市场全面复苏的大好形势,成为磴槽人流金淌银的财富之源。特别是金岭煤矿设计投资1亿元,他们的实际投资是5000多万元,但他们把该矿生产原煤实现的利润又注入基建,使得他们真正投入的资金仅有2000多万元,而当时的实际价值至少能达到两个多亿,可以使该矿增值10倍。对此,业内人士由衷称赞,金岭煤矿是袁占国实现低成本扩张,实施资本运作的一次成功尝试。

  2005年,袁占国通过进一步规范管理体制,通过办理职工养老统筹,通过兼并重组,使整个集团公司的现代化经营管理、企业规模扩张得到了全面健康发展,为磴槽集团公司的长盛不衰,为磴槽集团的进一步全面发展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邓小平讲"发展是硬道理。近两年来,袁占国审时度势,利用资源整合的有利时机,扩张煤炭产业规模,发展相关产业,使磴槽集团取得了快速发展。2005年,袁占国继续抓住机遇不放松,进一步扩大规模,加快发展步伐,再一次使磴槽集团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在煤矿自身发展方面,2005年度,磴槽集团所属各企业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企业规模扩张方面,2005年3月份,袁占国根据金阳煤矿资源条件差,矿井规模小的实际情况,决定把金阳煤矿大部分股权转让给他人经营。磴槽集团公司与马池煤矿合作重组,由金阳煤矿全班人马转到马池煤矿经营。马池煤矿的年产量是金阳煤矿的3倍,也就是说,袁占国通过这两个煤矿的转换,使一个金阳煤矿变成了三个金阳煤矿。

  9月份,磴槽集团公司宏昌水泥厂又成功对三元水泥厂进行了并购重组,三元水泥厂有两条年产10万吨水泥生产线,设备设施较为先进,但由于各种原因,长期停产。磴槽集团公司对其兼并后立即投入400万元,维修改造设备,安装除尘设施,办理各种证照,现已使其正式投入生产,这使磴槽集团公司的水泥产量由年产15万吨猛增到35万吨,标志着磴槽集团公司已在水泥行业站稳了脚跟,并得到了较快发展。

  还是在9月份,磴槽集团金岭煤矿瓦斯发电厂第一期工程投入运行,两台500KW瓦斯发电机组利用长期危及井下安全的瓦斯气体作为能源发电了,它不仅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利用了废物,减少了污染,保护了环境。业内人士都知道,瓦斯是煤矿的头号大敌。磴槽集团利用瓦斯发电成功意义非同小可,因为这不但为瓦斯找到了用途,得到了效益,更重要的是它还为磴槽集团所属煤矿今后变单一的采煤为煤气一起采奠定了基础,这将更加有利于煤矿的安全生产,袁占国带领磴槽人为煤矿行业的发展创出了一条新路,这是多么值得他们骄傲和自豪的一件事情啊!

  管理创新建伟业

  管理是企业壮大的基石,是企业胜败的关键。袁占国说磴槽集团起家靠的是管理,兴企靠的也是管理。凭着对煤矿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坚定信念,从小喜爱读书的袁占国自强不息,他不仅从刻苦自学中掌握了大量的电力、机电、矿业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同时,也从实践中摸索出了越来越丰富的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在他担任磴槽煤矿矿长之初,他就以一个改革者的锐气和勇气,通过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使磴槽这块土地上不断淌金流银,充满活力。

  管理工作如同其它工作一样,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有所发展。多年来,袁占国始终把参观学习作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进步的主要途径。这些年,他坚持把学习目标瞄准全国一流企业,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显著效果。1999年他带队到邯钢参观学习,回来后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改革增效"活动,使材料吨耗由22.13元降为13.86元。2000年他带队到河北邢台显得旺煤矿取经,回来后开展了"三学习三整顿"活动,进一步提高了产量,降低了成本。2001年,他带队到全国一流的现代化矿井山西潞安矿业集团王庄和石圪节煤矿参观学习,对两矿科学的管理经验、先进的科技水平和兴旺的企业景象感受之深、学到的内容之多、效果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2002年,他又带队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矿井山东兖矿集团兴隆庄煤矿参观学习,开展"学教改创"活动,回矿后整改了80多项内容。

  2005年,袁占国还带领各企业通过开展"三化一创"活动,使磴槽集团各企业的经营管理全面跨上了一个新台阶。四月份,集团公司组织各企业外出到山东新汶集团华丰煤矿参观学习后,掀起了为期70天的"三化一创"活动高潮。

  质量标准化是这次“三化一”"活动的中心内容,通过开展活动,企业之间真正达到了相互学习、相互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使磴槽集团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工作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这在2005年度集团公司进行的两次质量标准化验收工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2005年,袁占国按照股份制企业集团的要求大胆创新,努力使磴槽集团公司的管理走向规范化。集团公司正式建立了自己的财务收支帐目,对下属企业收取管理费用作为集团公司的经济来源,支付由集团公司根据需要统一支付。集团公司对各企业公积金的50%实行企业所有、集团统管。资金由集团统一调动使用,收益归企业自己所有。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往来完全实行市场化运作。 在企业管理方面,磴槽集团下属各企业你追我赶,相互学习,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集团公司各企业竞相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

  2005年7月,磴槽集团公司兼并重组陈楼一3煤矿和宏昌水泥厂,这两个被磴槽集团公司新接收的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奋力拼搏,外找销路,内抓管理,很快使两个企业出现了产量蒸蒸日上,销售供不应求,经济效益显著的大好局面。2005年9月,这两个重组后的企业又马不停蹄地兼并了三元水泥厂,而且又很快使长期处于停产状态的三元水泥厂恢复生产,产生了效益。这一矿两厂的合并重组使磴槽集团公司又增加了一个骨干企业,又进入到了一个新的行业,成为磴槽集团公司非煤行业的最大企业,为磴槽集团公司向非煤行业的大跨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企业文化领未来

  为人之道对于企业的兴衰成败至关重要。作为磴槽集团的"统帅",袁占国率领磴槽集团打胜仗的因素很多,但最关键的一条就是他有一个崇高的人格,有对磴槽人满腔的情和爱。在袁占国看来,企业的主体是工人,磴槽集团的一切都是职工们干出来的,只有职工们积极参与企业的管理,才会有磴槽的兴旺和发展。袁占国始终把关心职工生活当作一件大事来抓。为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2005年,磴槽集团公司为达到本企业规定条件的职工办理了职工养老保险,退休人员已经领到了退休金,退休职工高兴的心情实在无法言表,因为他们一生期盼但又不敢想的愿望变成了现实。在磴槽集团,农民开始真正成了拿国家退休金的正式职工。
袁占国在为纪念磴槽煤矿建矿30周年出版的《沸腾的矿山》一书所作的后记说:"磴槽煤矿能有今天的兴旺发达靠的是一种精神。""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要想管理好企业,必须从精神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必须形成自己独有的企业文化。用企业文化打造企业精神成为他的一个重要的经营理念。

  近几年来,随着磴槽集团公司对企业形象和职工生活福利的不断重视,随着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各企业都注重形象工程,重视企业面貌,重视职工文化生活。目前,无论到磴槽集团的哪个企业去,展现在人们面前的都是卫生干净整洁,矿区花草满园,四季长青,生机昂然;生活条件基本实现了吃饭餐馆化、住宿旅馆化、洗澡淋浴化、矿区园林化。

  为了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改变"煤黑子"形象,磴槽煤矿在生活区建有图书阅览亭、俱乐部,组建了业余文工团、电影放映队,并建设了卡拉OK歌舞厅和露天舞场。"两堂一舍"是职工生活的基本场所。2005年以来,磴槽煤矿和金岭煤矿为了给职工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装修了餐厅、澡堂、住宿楼、会议室等,餐厅配有电视机、碗柜、不锈钢洗碗池、清洁剂等,其豪华程度简直可以与宾馆餐厅相媲美。特别是金岭煤矿还投资建成了建筑面积达4021平方米的豪华气派的工人文化宫,浴池还配备有桑拿房、贵宾间,伙房做饭用上了瓦斯气,干净卫生。这些都是很多乡镇煤矿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磴槽集团有一份创办了23年的《磴槽矿工》报,是全国乡镇煤矿的第一家报纸。《磴槽矿工》报虽小,但报上的内容可谓是丰富多彩:有政治的,工作的,安全生产的,文艺体育的,衣食住行的,等等。天长日久,他成了整个磴槽集团广大员工工作和生活中一种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丈夫的平安,有妻子的一份功劳,妻子用情和爱为丈夫撑起一片安全晴朗的天空。2005年,《磴槽矿工》报开办了"心中的矿嫂"征文和征集安全妙语活动,以此讴歌矿嫂们的先进事迹,表达矿工对她们的崇敬之情。《磴槽矿工》编辑部还特别重视通讯员培训工作,举办诗歌培训之后,全年磴槽集团作者在《嵩山诗坛》上发表诗稿达到31篇,有些作者的散文还发表在了《郑州日报》上。《磴槽矿工》为集中宣传磴槽集团起到了拳头作用。

  最令人赞叹的是磴槽煤矿还有自己的矿歌,乡镇煤矿有自己的矿歌,这在全国也是第一家:"我们在地层下开采火种,我们在大地上收获光明…?quot;多么自信,多么豪迈!每天早晨,迎着初升的太阳,在这嘹亮的《矿歌》声中,磴槽员工精神抖擞地做起了早操,在欢快轻松的气氛中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磴槽文明之花在嵩山坳里处处开遍,是无形资产,是磴槽集团看不见的经济效益。

  2005年11月份,在袁占国的精心培育和呵护下,又一朵艳丽的奇葩盛开在嵩山坳中--郑州市磴槽集团公司戏曲艺术学校正式开学了!首批一百多名憧憬美好未来的学子正式进入到他们的艺术殿堂开始修炼。高大的楼房,宽敞的教室,豪华的演艺大厅,配置齐全的教学设施,使他们的艺校一开始就成为一所高层次的艺术学校。他们的艺校还成立了专业演出剧团,目前,他们新排练的反映煤矿职工生活的现代豫剧《真情假意》已开始上演。这是磴槽集团公司由办企业兼办教育的新尝试,它标志着磴槽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再次迈上了更高的台阶,它必将为宣传磴槽集团的企业形象,为社会培养专门的艺术人才作出更大的贡献。

  如今,已知天命之年的袁占国,在磴槽集团整整工作、生活了33年。可以说他的荣辱在磴槽集团,他的功名也在磴槽集团,袁占国的一生已经注定和磴槽集团密不可分。2006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相信,袁占国,这位为中原崛起作出了突出贡献的"护花使者",一定会在加快我省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上克难攻坚,劈风斩浪,把磴槽集团这艘民营矿山企业的"航母"驾驭到更加理想的彼岸,创造出新的更大的辉煌。

作者:杨书晨 袁宏伟

返回明星企业家 袁占国

  金年会手机版 - 金年会手机登录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京ICP证 050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