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牛根生“牛”在哪里? 开局设赌是非法的,但牛根生设的“赌局”却是合法的,而且赢得很牛。 去年6月才赴港上市的蒙牛乳业首次发布了年报,蒙牛乳业2004年的净利润达3.194亿元,升幅为94.3%。 利润的大幅上涨当然值得“牛”一把。但更引人注目的是,蒙牛乳业的3家策略股东建议提前终止曾被媒体喻为“股权赌局”的“价值调整机制协议”。这份协议涉及股份7830万股,3家股东与蒙牛乳业管理层达成共识,牛根生等人将获得市值约3.32亿港元的6260万余股蒙牛乳业股票。 其实,早在蒙牛乳业去年6月到香港上市前,牛根生与外方投资者开局设赌时,舆论普遍为他担心,但牛根生却一点不怕。根据2004年5月蒙牛乳业管理层与3家策略股东达成的“股权赌局”:如蒙牛乳业在今后3年的年利复合增长不能达到50%,牛根生等人就必须把自己所持的7830万股公司股份或等值现金,无偿转让或支付给摩根士坦利等策略股东;反之,如牛根生等人使蒙牛乳业的增幅达到这一目标,策略股东则把相应的股份或现金交给以牛根生为代表的蒙牛乳业管理团队。 当初提出这个方案的外方投资者显然对牛根生的管理团队缺乏了解,他们希望用这种方式来激励蒙牛乳业的高管人员。而牛根生对此却很有把握,蒙牛乳业的管理层在去年的预测中认为,该公司2004年纯利将不少于3亿元。按此增速,3年实现复合增长50%根本就不存在问题。 事实比预测的结果还要理想,3年的“赌局”1年就赢了,牛根生的确很“牛”。 牛根生更牛的事其实还不是赢了这场“赌局”。让媒体津津乐道的是,想当年,作为副总裁的牛根生在被伊利乳业开除后,白手起家创办了蒙牛乳业。短短几年,不仅“蒙牛”成为中国乳业知名品牌,而且跟随牛根生的管理团队都成为了百万、千万富翁。 牛根生的“牛”还表现在,1999年创业当年的销售额就达0.43亿元,2000年和2001年的销售额分别达到2.9亿元和8.5亿元,前3年蒙牛乳业以1947.31%的成长速度让人刮目相看。 2002年,蒙牛乳业销售额更是高达21亿元。也就是在这一年,3家海外策略投资者被成功引进了蒙牛乳业。 在策略投资者控制了蒙牛乳业90.6%的股权的情况下,牛根生却拥有了51%的投票权,公司的经营管理权完全掌握在他的管理团队手中,这也是牛根生值得“牛”的地方。 牛根生的“牛”改写了中国民营企业超常规发展的历史,而支撑蒙牛乳业高速发展的又是“资本的力量”。牛根生有句名言:蒙牛有一个飞船定律,不在高速中成长,就在高速中毁灭。如果达不到环绕速度,那么只能掉下来;只有超越环绕速度,企业才能发展。 如今,牛根生在这场“股权赌局”中赢得很牛,蒙牛乳业这艘“飞船”的速度也很牛。不知牛根生下一步还会有什么“牛”的举动。 2005-07-21 |
![]() |
![]() |
||||||||||||||||||||||||||||||||||||||||
2005\10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