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 目 简 介
   
展现企业家人生魅力
展示企业家创业历史
宣传企业团队文化底蕴
提高企业持续发展能力
——尽在明星企业家栏目

本栏目每周一期
每期从不同角度介绍一位企业家及企业文化
欢迎广大企业家报名参与
   
联 系 我 们
  联系人:赵增福
电话:010-68701137
EMAIL:
zzfvip@cec-ceda.org.cn
 
   
   
v  杨 长 恒  
v  杨 元 庆  
v  李 东 生  
v  张 瑞 敏  
v  傅 成 玉  
v  胡 茂 元  
v  竺 延 风  
v  刘 德 树  
v  姜 建 清  
v  王 天 普  
v  谢 企 华  
v  常 德 传  
 
明 星 企 业
 

鲁冠球:万向投身反哺农业之路

  “工业反哺农业,现在可谓正当其时。作为一个农民企业家,万向集团正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在这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可贵的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后,我希望能有更多的工业企业,主动加入到反哺农业的队伍中来,为实现农村和城市的共同繁荣尽一份绵薄之力。”在浙江代表团分组讨论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时,全国人大代表、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在谈到发展农业产业化时,发出上述的肺腑之言。

  经济实力增强具备反哺条件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曾提出一个精辟的论断: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表明,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已经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

  鲁冠球称,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浙江已初步具备了“反哺”的财力和条件。据统计,2004年浙江省人均GDP达到了2893美元,距离人均GDP3000美元这一国际上公认的现代化门槛,已经很近很近。而在杭州市,2004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达到2515亿元,人均GDP更是达到了4242美元,完全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条件。 令人欣慰的是,进入新世纪后,通过免除农业税费、大量补贴种粮农民及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浙江和杭州正逐步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促乡的发展格局。为加大对农业农村的“反哺”力度,营造统筹城乡发展的良好氛围,浙江和杭州今年又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着力解决“三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使农村和城市一起尽快走上繁荣之路。

  万向发展壮大投身反哺之路

  “作为中国乡镇企业的典范,万向如何在工业壮大后反哺农业呢?”面对杭州日报记者的提问,鲁冠球坦言,万向集团几十年的发展壮大经历,其实是一条从农村起家,壮大后工业反哺农业的道路。上世纪70年代,万向在萧山周边每个村办企业;上世纪80年代,有所发展的万向开始搞农业车间;上世纪90年代,集团搞起来了创汇农业。但都以失败而告终,然而这一切并没有影响万向投资农业的决心。

  鲁冠球的一句话道出了他的农业情结:“万向是来源于农村,来源于农业,甚至发展的时候也来源于农业的积累。农业使我们从田野走向了工厂,由工厂走向了世界。现在我们要从世界飞回田野,要把从工业赚来的钱去反哺农业、支持农业。”

  工业反哺农业科技和投入最关键

  农民要致富,最缺的是什么?又如何实现农村和城市的共同发展呢?鲁冠球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主要还是依靠工业。要解决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关键是要掌握三个方面:一是国家的政策,一是依靠科技,同时还要靠工业企业和其他方面的大量投入。中央对农村工作非常重视,去年和今年,中央连续两个“一号文件”都是有关“三农”话题,涉及农民增收、农产增效、农业增长的核心问题。政策有了,接下来就是需要依靠科技,而科技归根结底还是要投入。 如今,万向三农集团已拥有包括3家国家级和3家省级的农业龙头企业。鲁冠球表示,为农村、为农民做点事非常有意义。今后,万向还要加大力度、加大投入。最近,企业正在搞25万亩速生林,争取把这个产业做大,争取筹集更多的资金,用社会的钱为社会和农民办实事。

  目前,万向集团已从投资农业中尝到了甜头。据了解,2004年整个集团农业产业的投资回报率达到10%,首次超过了工业。对此,鲁冠球感叹,只要政策对头、重视科技、投资到位,农业一定是一个大产业、好产业,而且效益不会比工业差。

2005\06
返回明星企业家 鲁冠球

  金年会手机版 - 金年会手机登录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京ICP证 050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