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水暖谁先知 姜建清两下江南调研中小信贷
? 两次调研和两份报告
工行行长姜建清在三年的时间里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问题,曾经两次专门到访浙江。
2004年12月23、24日,姜建清来到浙江台州、温州,向当地部分企业代表、基层信贷员了解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情况。这是继2001年4月之后,姜建清第二次专门就中小企业信贷问题到访浙江。
事实上,姜建清一直在关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此前的11月底,工总行已向银监会递交《关于我行中小企业贷款情况的报告》,并在贷款利率、风险补偿机制,以及贷款的抵押收费标准三方面向银监会提出政策建议。
“中小企业市场的拓展是银行的战略发展方向。”在姜建清看来,现代商业银行管理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资产负债的期限匹配,这就限制银行不可能无限制地做大型的、长期限的项目贷款。并且,从我国基础建设的发展趋势来看,这类项目的储备和发展也同样是有限度的。“这就要求银行为未来的市场早做准备,加大对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多做一些短期的、流动性更强的信贷品种。”
而在经历了2004年宏观调控后,工商银行更坚定了深入推进信贷结构和经营结构调整,转变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的决心。
“随着宏观调控以及全国经济结构的调整,银行的信贷结构也要作出调整,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而中小企业,虽然单个项目的贷款风险较大,但涉及金额不多,银行的整体风险被分散了。”沈同时坦率地表示,“对小企业信贷支持的传统方法似乎已经走到尽头。我们要有新对策。”
刚过完2004年国庆,工行浙江分行领导便召集行内专事信贷的骨干们组成研究小组。一开始,领导们便给这些硕士博士们出了九道考题,内容涉及中小企业信贷体系、组织体系、客户评价体系、风险控制体系和考核激励体系。对此,时任浙江工行行长的丁仲篪评价说,如果这九个问题被全部击破,浙江工行的管理水平至少提高五年。
两个月后,研究小组形成初步成果,即上文提及的《中小企业信贷管理模式改革试点》报告。
事实上,此前工商银行在中小企业信贷方面已经开创了令业界非常“惊诧”的局面:截至2004年底,工行中小企业贷款户数16.34万户,占全部法人贷款客户的80%,贷款余额9881亿元,占全部法人客户贷款余额的35%。2004年,全行向中小企业累计发放贷款4838亿元,占同期全行法人客户累放贷款的27%。
截至2004年底,在工行浙江分行办理融资的中小企业16843户,占全行法人客户的92%;贷款余额达553.5亿元,占全行法人客户总贷款额的32%。该分行实现账面利润36.3亿元,经济利润69.87亿元;五级分类不良贷款率为1.91%。
“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模式?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对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早有研究。今年年初,在其撰写的《银行改革:继续以监管为重》一文中,几乎用去三分之一篇幅“专门谈一谈银行业对小企业的支持问题”。
刘明康认为,用政府支持的办法来搞小企业,很容易引起道德风险,导致血本无归。而银行怎样支持小企业,也有很大学问。在这方面,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就是一个成功典范。这家银行在苏联解体、东欧转型后,为22个转型国家的小企业先后发放贷款40亿美元,目前贷款余额为18亿美元,贷款回收率达到99%,逾期30天以上的贷款只有0.6%。
2月23日,银监会有关人员,以及工商银行、浙商银行这两家试点银行的代表起程远赴哈萨克斯坦,对欧洲复兴开发银行进行为期近十天的调研。
“银监会准备借鉴这些成功经验,通过技术合作来推动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的解决。”刘明康表示,支持小企业的资金可以转贷给有网络的商业机构,也可以通过大银行搞试点,但在大银行一定要单独成立小企业贷款部,从考核目标、办法、激励上与对大中型企业的贷款区别开来,以使好的小企业不会失去资金支持。银监会也将加紧研究改革信贷管理体制,出台对小型企业信贷支持和增强对县域经济金融服务的新措施,积极支持有市场、有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的企业贷款需要。
2月底,《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文件承诺,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提高对非公有制企业的贷款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拓宽直接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服务创新,开发适合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加强对信用担保机构的监管。
这一切,都使中小企业的融资政策富有极大的想象空间。
更有意思的是,自2004年下半年起,三大政策性银行之一的国家开发银行也在其多个省份的分支机构搞起了小企业贷款试点。
“中小企业说法不准确”
“中小企业信贷,这是个很大、很好的市场。该怎么拓展?怎么排除各方面障碍?”深入谈及此话题,沈荣勤颇为理性。
据公开资料,截至2003年末,浙江省共有各类中小企业108万家,占该省企业总数的99%。虽然,浙江工行在整个工行系统中是个营利大户,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小企业信贷市场已经打开了。
关键因素在于,如何定义中小企业,这历来是个难题。刘明康就曾在《银行改革:继续以监管为重》一文中道出天机:“我以为,目前‘中小企业’的说法并不很准确。中国中型企业的概念太宽泛,没有任何定性和定量的标准,许多中型企业实际上和大型企业没有多大区别。”
对此,工商银行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界定,将销售额或总资产在3000万以下的企业作为小企业对待。根据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不同地区对小企业的界定略有不同。在浙江,产值5000万以下,且融资总额200万以下的企业算是微小型企业;产值1亿以下且融资额在1000万以下的算是小型企业。
按此标准,浙江108万家中小企业中,有中型企业2万多家。而截至2004年底,在浙江工行办理融资的中小企业约为1.7万户。
“银行也是个企业。给企业贷款,我们要差中选好,好中选优。”工行台州市玉环县支行行长李震宇说。
在玉环县这个小岛,所有政策允许的行业都被最大限度地民营化。截至2004年底,玉环县全部银行存款总额约为80亿,贷款总额约为70亿。而当地工业总产值却高达360亿。对于当地企业而言,银行贷款显然是杯水车薪。
“如果把中小企业信贷市场比作一块蛋糕,我们现在吃的是最甜的一块。但这显然不够。”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