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姜建清:银行业稳健发展的重要保证
? 4月28日,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健全金融监管体制做出的英明决策,是完善我国金融业分业监管体制的重大举措,是我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值得纪念的一件大事。银监会的成立,符合中国现阶段金融业的发展要求,有利于我国金融业的稳定发展和风险防范,有利于迅速提升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的专业化水平,有利于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强自我约束机制和内部管理,提高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作为中国最大的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对银监会的成立表示由衷的祝贺。
银监会的设立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迈出的非常重要的一步。我国金融改革开放以来,人民银行管理体制进行了多次重大调整。此次银监会的成立,与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和保监会相互配合,更加完善了我国金融业分业监管体系,中国金融架构体系从单一走向立体多元。应当说,每一次改革都顺应了当时金融业整体发展状况,推动了金融业的快速健康发展。银监会必将在监管方式、监管技术、人员培养、监管基础建设方面有新的突破。因此,设立银监会是新时期加强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必然选择。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关系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因此,世界各国近年来都在不断加强金融监管,以应对可能产生的金融风险。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是分业经营体制下的分业机构监管,以前中国人民银行承担着银行监管职能,银监会的成立是制度性改革的标志。成立专门的银行监管机构,使之与货币政策职能相对分离,一方面可以保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灵活性,使货币政策供给更好地适应各个产业的需求和国民经济运行的需要;另一方面,有利于加强银行监管,保持银行监管的一贯性和法规的严肃性,促进行业竞争规则朝着市场化、公平化、透明度高的方向发展,使商业银行更好地适应和习惯于依法照章办事。同时有利于中央银行和银行监管专业化水平的提高。银监会的成立为解决银行业监管问题提供了相应的体制约束和保障,有利于集中精力解决银行监管中的难题,提高监管效率,促进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依法构建银行业监督管理体系,形成监管合力。
设立银监会是中国金融业加快与世界金融业融合的必然结果。随着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中国金融业面临着崭新的境遇和挑战,对银行业金融监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银行监管组织采用何种模式,主要取决于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金融、立法的历史背景,许多国家金融监管采用了与央行货币政策职能相分离的模式。
我国成立单独的银行监管机构,符合我国金融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也符合国际上银行监管的趋势,是应时之变,明智之选。我们相信,中央银行与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通力合作,形成政策协调、信息共享的机制,将促进商业银行的健康稳健发展。
银监会加强对商业银行的有效监管,是国有商业银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备条件。银监会的成立为强化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完善自我约束机制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而实现中国金融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在质量效益上与国际接轨,最终还需要商业银行苦练内功,综合治理不良资产,把好新增贷款质量关,不断优化信贷结构,清收转化不良资产;积极开拓优质市场,促进各项业务的全面发展;提高风险控制水平,大力推进综合改革,促进经营机制的转换;以信息化建设增强银行的创新能力,铸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必然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而银监会能够通过严格的银行监管,保证银行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加速解决银行机构的不良资产问题,激发金融市场竞争和创新活力,促进银行加快经营机制的改革,为商业银行创造一个优良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环境。
近年来,工商银行在国家经济、金融政策的指引下,更新经营观念,完善工作方略,加大改革、创新和管理力度,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实现了各项业务全面、健康、快速发展,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明显改善,竞争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内控机制不断完善,跨国经营和全球一体化经营进展顺利,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银监会成立后,工商银行将坚决服从银监会的监管,认真执行银监会的各项决策和监管要求,不断完善商业银行内控机制,争取早日把工商银行建成现代化的商业银行。
来源:金融时报 2003.05.0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