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 目 简 介
   
展现企业家人生魅力
展示企业家创业历史
宣传企业团队文化底蕴
提高企业持续发展能力
——尽在明星企业家栏目

本栏目每周一期
每期从不同角度介绍一位企业家及企业文化
欢迎广大企业家报名参与
   
联 系 我 们
  联系人:赵增福
电话:010-68701137
EMAIL:
zzfvip@cec-ceda.org.cn
 
   
   
v  杨 长 恒  
v  杨 元 庆  
v  李 东 生  
v  张 瑞 敏  
v  傅 成 玉  
v  胡 茂 元  
v  竺 延 风  
v  刘 德 树  
v  姜 建 清  
v  王 天 普  
v  谢 企 华  
v  常 德 传  
 
明 星 企 业
 

摩托罗拉中国区总裁高瑞彬谈中国经验

  2005中国企业500强发布暨高层论坛于2005年8月21日-22日在天津市召开,论坛发布了2005中国企业、制造业、服务业500强。21日上午的主题论坛上,摩托罗拉中国区总裁高瑞彬介绍了摩托罗拉作为全球的跨国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有很多经验。并表示中国是摩托罗拉公司在全球战略里面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中国有非常好的人才,也有非常好的技术和广大市场的支持,因此摩托罗拉要把中国做成全球化的研发基地。同时表示作为500大企业,应该背起社会责任,把摩托罗拉在中国所得回馈社会,让这个社会更和谐的发展下去。

  高瑞彬表示,摩托罗拉公司一直以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公司而感到自豪。更值得高兴的是,在500强评比,特别是在制造业行业,摩托罗拉能够名列前茅。在此利用这个机会,对广大摩托罗拉的客户、用户以及合作伙伴,特别是天津市委市政府以及开发区长期以来给予摩托罗拉公司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高瑞彬演讲的主题从两个方面来介绍,今天在谈企业500强和全球化。从摩托罗拉作为全球的跨国企业,在我们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有很多经验,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摩托罗拉公司在这方面的经验,可以供中国在进入国际市场时做一些参考。另外,今天能够非常荣幸在500强评比中得到前茅,对我个人来说也是非常大的压力,如何让摩托罗拉现有的基础上进入另外一个境界,让摩托罗拉中国公司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刚才有很多领导都在汇报一个跨国性的全球企业需要很多条件,除了知名品牌之外,更重要的是技术。摩托罗拉从1928年成立以后,我们在1930年做了第一代汽车电子的移动通讯,把家用的收音机放到汽车上。摩托罗拉公司也是因为这个产品而起了这个名字。在此之后,每十年摩托罗拉公司都有一个不断的划时代的技术革命的创新。从1940年有对讲机的发明。1950年有同轴电缆有线电视系统的发明,以及到1960年登月球的设备。包括现在大家家喻户晓的手机,所以每十年我们都有一个划时代的创新。我们出了最新的薄的V3手机,使用了很多新的技术。

  公司要想持续的在世界500强中发展,就要有进一步的创新。对照明天的远景,我们总裁提出无缝移动远景,让我们摩托罗拉在未来10年继续创新、继续领先。

  我简单介绍一下无缝移动的概念。在座很多人都有手机,我们在各个地方都能通话。可是除了这个之外,很多人身上会带着PDA、笔记本电脑等很多设备,在家里也有很多电子设备。随着技术的更新和融合,在核心网、在终端方面都会有不同的新的技术出来。摩托罗拉提出无缝移动概念,就是让消费者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用他希望最好的终端,有最好的用户体验,能够随时取得他需要的信息,他需要享受的娱乐等,不受到任何环境的限制。我们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有领先的地位。而且摩托罗拉在移动通讯,不仅有终端设备、网络设备,而且我们有移动电视的总设备,包括针对企业的种种方案。我们提出这样一种概念,能够把摩托罗拉的核心能力整合在一起,然后就能创造出一个价值给我们的消费者,同时增加我们的竞争力。除了现在通话是人和人的对话以外,随着数据的沟通,人和机器包括机器对机器的对话,这样可以做到在全世界每一个电子器件都可以做不同的沟通,这样就把设备配得更智能,让大家的生活更方便。这是我们接下来要发展的一个远景。

  摩托罗拉公司现在是一个全球化的公司,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全球311亿美元里面有超过50%的业务是在国外,所以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全球化公司,分布在全球各个国家,包括中国在内。我们在全球有很多的研发和生产基地。

  中国是摩托罗拉公司在全球战略里面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目前中国是美国国土以外最大的一个海外市场,占整个业务量的10%。我们在中国有9000余个员工,占公司的15%。同时我们在中国生产,目前占全球产量的30%以上。在中国也有很大的研发基地,大约有2000基地。所以中国不止在全球是最大的市场,同时也是我们在海外的最大生产和研发基地。

  今天我们能有这样一个成就,完全归功于摩托罗拉公司全球化的战略。中国有三个步骤:第一,有一个愿景,在愿景的构画上要符合全球化的战略。

  在愿景方面,1987年当时的董事长高尔文先生到中国来,他定下这样一个高瞻远瞩的愿景,在亚洲以中国为中心,成立代表处。在他这样一个愿景之下,他很果断的作出一个决策,因为他对中国的改革开放非常具有信心,对于当时政府提供的各项政策,包括开放的态度。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做了这样一个果断的决策。事实上,在做了这个决策之后,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中间遇到很多挑战和困难、挫折,但是我们能够坚持下去。我们勾画这个愿景中美两国携手合作。

  我们必须结合当时政府的一些政策,包括整个市场的环境,我想在90年代时,中国一直在大量进行国企改制,从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这样一个过程。在这方面,同时也需要很多海外的资金投入,包括海外的技术等等。所以结合这个战略,配合政府的政策之下,投入大量的资金。同时在技术上,把最新的技术和最新的产品带到中国,包括当时的半导体技术。除此以外,在本地培养很多人才,因为要快速发展业务,必须要有本地的人才。因此,我们做了很多管理培训,公司在这方面加强了跟总部的沟通,能够把中国的企业融入全世界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们还需要对市场了解,做一些改变,使这个技术符合这个市场,包括汉化的BP机等等。我们不是单纯的把国外的产品带到中国来使用。

  另外,这个战略要不断的调整。经过不同的阶段,刚开始进入是一个销售的海外方式,逐渐把中国建立生产研发基地,把中国做成我们全球市场能够独立的多模式的经营业务。接下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怎么让中国成为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刚才谈到技术转让包括人才的本地化,以及配套国产化等等,我们跟国家计委合作,跟1000家企业合作,把最新的管理理念,包括对质量的要求等等与国企分享,现在大约有700多家的国有企业成为我们很重要的供应商和合作伙伴。所以我们是以一个双赢、多赢这样一个组成方式来做战略的实施。同时我们也不只是靠摩托罗拉公司一家来做,我们以合作、合资等等方式,结合国内的这些合作伙伴,共同完成我们的战略组成。

  下面谈一下对我们的挑战。过去成功的战略把我们带到今天这样一个水平。接下来就是怎么样在现在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现在面临全球的竞争,许多国家提出优惠的政策,希望把生产建到其他地方去,所以怎么样不断的增加我们在中国生产的质量、效益等等,能够让我们在全球供应链上扮演一个最有竞争力的角色,是我们接下来很重要的课题。另外就是在研发方面,刚开始做研发主要是研发符合中国的产品,现在目前16个研发中心,2000多人的研发基础上,我们希望继续扩大,这个扩大不仅做中国的产品,因为在中国有非常好的人才,也有非常好的技术和广大市场的支持,现在我们把研发做成全球化的研发基地。比如说手机,我们全球的研发是在中国,这个手机不仅给中国使用,而且是供应到全世界的市场。包括我们从事的3G系统的研发也是放在中国。我们要把中国的研发生产力量变成全球化的组成部分。

  另外,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才能继续扩大我们的市场范围。在目前以移动通讯为主的业务之外,有很多新的业务增长点。比如中国马上要变成全世界第二大的汽车生产国,我们车载电子信息化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加上针对企业和政府需要使用的一些应急通讯以及对讲功能等,都是我们接下来的业务增长点。滨海区的开发是中国很大的战略发展,尤其是环渤海地区,摩托罗拉公司很高兴能够在十多年前就做了一个明确的决策,在天津落户,现在结合国家有这样一个宏伟计划,我们应该利用这个优势,怎么样把这个优势发挥出来,一方面能够对环渤海和滨海新区的开发作出我们的贡献。同时立足天津,面向全球,发挥出我们的实力,作出更大的贡献。

  刚才提到无缝移动,在无缝移动里有很多组成部分,包括接收网、终端等等,有很多产品需要开发。我们需要在中国结合我们的研发力量,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时间把这个产品开发出来,这样就能把这个产品带到全世界,实现摩托罗拉无缝移动的理念,尽早在中国落实。

  在业务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很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因为在中国过去的快速发展里面,对比环保方面做了一定的牺牲,加上目前经济发展,有很多贫困地方需要帮助。摩托罗拉公司能在中国发展,重要的是快速稳健的发展经济,怎么样这个经济长期的持续发展?我想这也是国家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原因。作为500大企业,都应该背起社会责任,怎么样把我们在中国所得回馈社会,让这个社会更和谐的发展下去。所以在摩托罗拉的发展当中,这也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WTO的到来,有很多方式体现国际化,不见得走出去是唯一的办法。因为在国内有很多跨国公司,随着WTO的开放都走进来了。如何与跨国公司进行竞争,会有不同的竞争规则。在方面怎么样提高竞争能力,因为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方向,所以越早的走进去,对竞争力提高越好。刚才提到不见得在国际化里面非得走出去,因为可以在跨国公司全球战略里面扮演一个重要角色,这也是一个全球化的做法。另外包括在海外的销售、收购等等,可以用不同方式来做。我想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战略来做这方面的工作。

  在做的过程里面需要有几方面注意:

  第一,在全球竞争战略的制定及执行时,必须要考虑人才的培养。我们到中国的时候必须把中国的人才培养起来,因为不太可能从国外派人到海外市场经营。怎样培养人才?包括当地的人才以及如何跟总部与海外分公司怎样做一个好的机制,好的人才培养非常重要的。

  社会责任。因为当今天我们的跨国公司走到国外去的时候,包括中国在内,不希望哪个公司到这边来做生意,做买卖,没有长期的打算,中国公司到国外去抱着同样的态度,是一个长期的战略,必须理解当地社会风俗人情,包括想法。因为在国外对于环保等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国内的企业,特别敏感这方面的想法和对社会责任必须能够融入社会体系里面,才能让他们接受。光靠自己做的话,肯定是有困难的,需要有多赢伙伴的合作。可以在当地找合资合作等等,或者是合作方式,多方面经营,不见得完全靠自己的力量来做这方面的事情。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在国际上做的话,会有很多国际的法规和政策,在这方面需要有专业的人才,提供相关的体制和法律,在WTO的游戏规则,现在用有很多的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目前在公司治理并不符合国外的一些标准,要吸取海外上市的话,按必须对贵公司的治理更加透明,他们对于不同公司治理管制方法有更高的要求,这方面需要做好相对应的准备。

  技术标准方面提到软件开发的标准,要做软件开发必须要符合这些标准,包括ISO,国外有很多针对环保要求等等,必须要能够给予支持,对于产权的保护、环保等等,都是需要考虑的方面。这些都是能够成功地在海外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从海外市场角度另外一个角度,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中国的500强成为世界的500强。

2005-08-22

2005\10
返回明星企业家 高瑞彬

  金年会手机版 - 金年会手机登录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京ICP证 050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