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 目 简 介
   
展现企业家人生魅力
展示企业家创业历史
宣传企业团队文化底蕴
提高企业持续发展能力
——尽在明星企业家栏目

本栏目每周一期
每期从不同角度介绍一位企业家及企业文化
欢迎广大企业家报名参与
   
联 系 我 们
  联系人:赵增福
电话:010-68701137
EMAIL:
zzfvip@cec-ceda.org.cn
 
   
   
v  杨 长 恒  
v  杨 元 庆  
v  李 东 生  
v  张 瑞 敏  
v  傅 成 玉  
v  胡 茂 元  
v  竺 延 风  
v  刘 德 树  
v  姜 建 清  
v  王 天 普  
v  谢 企 华  
v  常 德 传  
 
明 星 企 业
 

以创新精神建设国际亿吨大港??访青岛港务局局长常德传

??创新是最重要的无形资产

 几乎每个关注青岛港的人都要问常德传:青岛港凭借什么力量创下港口业数个“第一”?而得到的回答总是两个字:创新。常德传告诉记者,最让他激动的就是企业创新的话题。他认为,一个港口的发展固然离不开区位条件、装备水平、经营机制和员工素质等,但如果过于强调客观,让这些捆住手脚,就只能亦步亦趋,优势也会蜕化为劣势;拥有创新思维,就可能扬长避短,超常发展。从这个角度看,拥有创新精神就拥有了最重要的资产。

 “这并非唯精神论。”常德传说,过去青岛港在发展观念和定位上长期囿于沿黄河流域这一狭隘地域,吞吐量始终在2000万吨以下徘徊。经营理念的创新,把全国作为服务的腹地去开拓,使青岛港思路顿开,吞吐量年年攀升,今年将突破1.2亿吨,相当于十年前的6个青岛港,拥有了全国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原油码头、矿石码头和国际一流的煤炭码头及现代化的散粮码头,与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建立了贸易往来,稳居全国第二大外贸口岸地位。

 常德传此次在京宣布:今年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可达340万标箱,将跻身世界集装箱大港前15位。他告诉记者,这在过去是难以想像的,无疑是得益于以观念创新为先导的革故鼎新。

 创新就是不断超越

 “为什么国际国内不少创新型企业和企业家曾名噪一时,但很快折戟沉沙?原因在于缺乏持久的创新热情。”常德传说,青岛港的创新不只是在创业之初,他们的理念是明天要超越今天,在更广的领域、更深的层面持续创新,这是企业快速发展的根本所在。

 据常德传介绍,面对国际航运船舶越来越大型化、深水化、专业化的趋势,近十年来,青岛港建设了两座现代化的新港区,建成投产了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四大工程、六座码头,港口总资产由5亿元增加到103亿元,为国家净增98亿元优良资产;十年来累计上缴国家各种税费44元。目前青岛港建立了全国港口惟一的国家级技术中心、惟一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全国港口规模最大的信息中心。

 常德传说,青岛港在全国港口中率先创造了海关直通式运输、集装箱“五定”班列运输、配煤作业、拼装大船等新模式。在开拓国内货源的同时,青岛港和三进物产、中远、铁行、东方海外等世界知名航运企业合资、合作经营港口码头和集装箱场站等业务,先后建立中外合资企业20家,并有4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青岛港,港口的投资主体和经营方式逐渐与国际接轨。

 创新是企业家人格力量的显影

 同样强调创新,不同的企业往往却出现不同的局面,青岛港的创新之树为何可以常青?常德传认为,这与创新的主体即企业家的感召力、影响力不无关系,企业家的人格力量可以激发、放大企业的创新活力,也可以抑制乃至扼杀企业的创造力。

 “创新必然触及旧的东西,甘当太平官的人不可能冒险去创新,私欲太重的人不可能真正去创新。”常德传说,青岛港的改革创新历程并非一帆风顺,包括建设前湾二期码头在内的一些重大决策,他和企业一班人曾经遇到过来自方方面面的质疑、非议甚至责难,但都艰难地挺过来了,最终以改革创新的成效赢得了大多数人的理解和支持。

 青岛港的改革创新势如破竹,步步深入,这对于一个拥有1.6万人的大港,绝非易事,这饱含职工的信赖和支持。鉴于常德传对港口的突出贡献,青岛港职代会多次通过决议给予他重奖,他分文未取。局、公司两级班子始终没有购置豪华小汽车、没有装修办公楼,却给每个退休职工加了工资。

 常德传说,没有干部职工的参与,青岛港的改革创新寸步难行。他坚信,这是青岛港下一步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动力所在。

原作者: 肖波 陈菁闻
来 源: 中国交通报

2005\06
返回明星企业家 常德传

  金年会手机版 - 金年会手机登录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京ICP证 050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