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专题报告会二:技术发展新趋势详细报道
|
|
|
|
下面,请胥和平同志做报告。胥和平同志曾多次参与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及配套政
策等制定工作。在产业发展、科技发展政策与战略研究等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让我们以热 烈的掌声,欢迎胥和平同志给我们作报告。 胥和平: 刚才一小时,余斌研究员给我们详细做了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实际上涉及到我们所思 考中国转型发展重大问题,解决中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未来面临重大问题。十八大报告明 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毡靴,唯有依靠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摆脱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 顺利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在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科技 创新作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战略支撑,要放在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核心位置,要用全 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按照这次大会给我的要求,让我讲一讲全球科技变革以及新的趋 势。我们讲经济问题、结构调整问题,说白了就是要解决干什么的问题。对企业家来讲,就 是要解决钱往哪儿投的问题。经济的背后是产业,产业的背后是技术,从这个意义上来理 解,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技术的变革总是在引领着经济发展的方向,随着技术前瞻的发 展,技术发展趋势的研究,对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趋势对把握这个趋势,决定发展战略 和政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今天把我的题目锁定在技术变革趋势与企业创新发 展。 既然讲趋,我想谈两个相关的问题,积极应对新科技革命和全球产业变革,谈谈当今世 界在科技和创新上大的趋势和大的走向。在这个背景下,在国家转型发展大框架下,如何实 现企业创新发展。 一、积极应对全球科技革命产业变革,这是最近十年以来 各方面非常关注的重大问 题,实际上涉及到两个话题,本世纪上半期世界正在孕育和兴起一场新的科技革命,科技革 命是研究近现代以来世界发展史非常重要的线索,称之为科技革命其实为数并不多,近现代 世界500年的发展,大体上有过五次科技革命,这五次科技革命先后分为两次科学革命和三 次技术革命,十六十七世纪第一次科技革命,十八世纪第一次技术革命,十九世纪第二次技 术革命,这两次技术革命,动力技术革命,十九世纪那次技术革命叫电力技术革命,有人准 确叫和内燃机革命,到二十世纪初世界迎来第二次科学革命,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爱因斯 坦相对论、量子理论,基因理论为代表第二次科学革命,离我们最近一次是第三次技术革 命,电子和信息技。发端30、40年代,快速发展于60、70年一直到现在,铅版节是电子革 命,后半节电子信息革命,我们讲五百年,特别是工业革命二百多年来的发展,本质上就是 三次技术革命,蒸汽机革命引发工业革命,电力技术和燃气内燃机技术革命引发了欧洲大陆 工业革命,以及美国工业革命,电子信息技术革命直接导致人类进入信息时代,这就是二百 多年以来,经过上次科技革命和技术革命到现在,世界科学技术体系孕育大量的矛盾和能 量,科学孕育重大的突破,技术孕育重大的突破,我们再次面临重大的科学和技术的革命。 这件事情变得非常重大了,因为每次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导致世界翻天覆地的变化,导致世 界经济结构剧烈的变动,研究科技革命意义在此。 科学革命是比较重大的和相对漫长的过程,前沿技术方面的突破,现在正在加速运行, 比方说信息技术领域里边,信息技术本身处于升级换代的阶段,走向是智能化,大数据、云 计算、物联网、移动终端、移动通信、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手段,将直接使信息技术从纯粹的 技术体系进入经济社会体系,这是非常重大的判断,过去信息技术都是谈的技术,突然发现 变成经济社会的组成部分,由此导致,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社会迅速推进,智能制造、智 能社区、智能城市的建设,生物技术产业,这几十年突飞猛进的进展,生物能源、生物制 造、生物药业、生物农业、生物环境、生物服务等方面,展示巨大的发展前景。最近对有些 领域做了大体的匡算,这些领域生物制药大体上可以搞到几万亿,生物能源可以大体几万亿 的产值,生物种业应该是三千亿美元,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新能源领域,新能源技术是 这次论坛很多企业家反复谈到的,很多专家反复强调的一点。新能源领域这些年来走低碳、 清洁、低成本、低排放这样的道路,取得很大的进展。在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利用,新型核 能利用开发上取得很大的进展,突出特点是什么呢?技术趋于成熟,技术成本在大幅度下 降。比方说我们非常关注的光伏产业,过去十年,光伏产业取得惊人的进步,十年以前光伏 发电一度电成本是十块钱,五年以前要四块钱,两年以前科技部在推金太阳工程的时候,发 电成本需要量块钱一度电,到现在发改委基本上核准就是0.8—1元,按照欧盟的估计,太阳 能光伏发电成本3毛钱大体上应该和化石能源发电成本持平,大概需要20、30年。风电技术 趋于完善,已经降到6、7毛钱,国家补贴1、2毛钱情况下已经开始挣钱,从技术上来讲给新 型能源的发展展示巨大的发展空间。 各个国家把新能源发展特别是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上,按照欧盟的估 计,可再生能源整个到30年前后,占整个世界能源结构的比重要超过30%,北欧国家已经决 定到50年告别化石能源,世界发生这样巨大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新技术所导致的。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就是先进制造技术在突飞猛进发展,中国作为制造业的大国, 制造业技术进步,制造业转型升级对我们这个国家发展意义非常重大,今后十年到二十年, 制造业领域持续推进智能制造的革命,现在在讲智能制造包含了两个含义,第一个含义是指 制造方法、制造体系的智能化,制造工艺的智能化,3D打印、计算机应用、工艺机器人等, 制造过程本身的智能化。 还有更加重要的是产品智能化,给最终消费品和产品附加更多的智能化功能,满足人民 日益增加或者丰富的生产生活要求。大家议论比较热的汽车,汽车开了整整一百多年,上世 纪到现在一百年的汽车,汽车本身没有太大的变化,没有什么大的进步,现在几百万的汽车 和1910年前后老奔驰汽车游什么本质区别吗?要烧车有刹车、喇叭,必须还有方向盘,这就 是迄今为止的汽车,未来的汽车重要方向之一甚至是主要方向就是汽车智能化,自动无人驾 驶汽车。美国有一个研究报告讲得非常意思,大体上到40年前后,75%的汽车应该是无人驾 驶汽车,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汽车革命。产品智能化的过程涉及到方方面面,智能家电、智 能电视、智能空调系统、智能办公系统,对制造业升级展示非常巨大的空间。 我们现在谈了新能源、生物、信息、先进制造等,这些东西我们已经听这么多念了,现 在谈技术革命还谈这些东西,有什么不同吗?企业家问这个问题有一个特殊的角度,从科学 技术发展工艺上来讲,一项技术概念的提出到产品的开发、成功商业化和产业化,最后培育 出新兴产业,这个过程大体上有一个不断探索,持续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一般需要30、40 年。刚才谈到的领域,刚好经过这个过程,计算机四是几年出来的,八几年用上了,网络是 七几年用上了,到现在40年,那个时候就是几台计算机就是一个网络,现在宽带出来了,移 动通信出来了,这个网络和那个网络是一回事又不完全是一回事。太阳能利用也是这样的, 这是久远的概念,但是最近十年取得突飞猛进的进展,电动汽车制造有一百年的历史了,到 了最近几年电控、电池等各个方面有了重大突破,昨天在分论坛上也谈到只烧水不烧油的汽 车,可能是形象的比喻,最起码了解到这方面有人探索了,很多技术在研究。生物技术也是 这样的,50年代提出来DNA双螺旋模型,现在基因治疗、基因工程已经走向大众,特别是基 因治疗,比方说诊断和治疗儿童耳聋、肝癌早期诊断等各个方面,包括癌症早期诊断有巨大 的空间,到现在趋于成熟了。再比如说干细胞,干细胞可以用器官再造,将来可以用自己的 干细胞做出心脏,这是科学前景,什么时候能把心脏做出来?上次参加生物学研讨会,完整 复杂的脏器不好造,但是相对容易局部器官和组织已经开始商业化,比方说角膜,比方说皮 肤,皮肤看着很简单,功能异常复杂,喝点砒霜就死了,抹一点死不了。要做出皮肤是不得 了的事情,现在有健康产业,特别是美容产业,一些简单和局部的东西开始大规模商业化。 对企业来讲,这是思索的线索,如果还有科学概念就要谨慎一点,如果已经到了现在,已经 有几十年的探索,已经开始在做这件事情,你还在观望,还在一味观望可能就要出问题了。 面对技术变革的趋势上,我们有两句话,第一,盲目冒进肯定是不行的,坐以待毙肯定 也不行,对新技术变革重要的趋势把握可能直接影响到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所以这 些方面要引起我们高度的关注。 我们讨论这些问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世界期待新的科技革命,特别是前沿技术引 发这么重大的变化,导致重大的商业机遇,深层含义是在未来整个世界发展,经济社会发展 技术基础正在发生变化,通信技术发生变化,制造技术发生变化,生物技术在发生变化,材 料技术发生变化,能源技术发生变化,各种技术变化交织在一块的时候,世界经济体系产生 的冲击和影响就无法估量。五次科技革命有三次技术革命,分别导致了或者加速推进世界经 济两百年的工业革命,那个时候的技术进步通常发生在少数领域,蒸汽机革命就是蒸汽机大 规模应用,到电力和内燃机革命就是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大规模生产之后,钢铁、化 工、电力,这个专业就迅速发展了,全面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改观,信息技术发生变化,材料 技术发生变化,能源技术发生变化,动力技术等各个方面发生变化的时候,体制发生什么样 的变化就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科技革命必然想到科技革命对世界的影响,其中最大的影响就是全球正在加速推进产业 变革。由于科学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新的技术不断出来,新产业不断出来,不断颠覆旧的产 品,决定产业结构的更替和演进,这是世界发展,特别是现代以来发展基本轨迹。我们思考 产业变革的时候,我们可能需要大的宏观、大的尺度思考和改变,我们想两百年的工业革命 靠什么技术推动的,靠什么产业推动的,什么技术形成了什么样的产业决定那个时代的发 展,并决定世界经济增长格局。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想到上个世纪的发展,上次工业革 命,上次以电力技术和内燃机技术为主导推动力的革命导致世界形成了今天目前的格局,形 成目前世界经济体制和产业体系。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什么叫传统产业呢?在学术上有严格的定义,我们讲传统产业是指 前两次工业革命和技术革命工业形成的产业,十八世纪、十九世纪形成纺织工业,十九世纪 到二十世纪形成钢铁化工、电力、汽车、航空的产业,这样的产业在当时是不得了的新兴产 业,到今天都叫传统产业,什么是新兴产业呢?大体上是指六七十年代以后,随着新的技术 革命所引发的,所出现的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的信息产业以及新能源产业等,如果按照 这个维度的话,对当今世界发展面临的问题,中国经济结构面临的问题会有一些新的理解, 日本失去了20年,有人说还要失去10年,反正20年已经没了,欧洲企稳,也没增长,也想了 不同的办法。美国也是缓和的增长,存在大量的问题,有一个问题非常值得思考,这些曾经 不可一世的经济,怎么突然就失去和停滞了?有一系列的原因,日本是房地产泡沫,广岛协 议、政局变动等,但是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中国改革开放搞了30年,到2011年、2010是 12%,突然间就下来了,全球进入全面的金融危机,为什么?经济政策失误是肯定的,国际 形势恶化是肯定的,突然间全世界经济政策都不好了呢,原因处在哪儿,原因是多方面,当 然第二次工业革命到第三次技术革命形成的产业,这些产业整整搞了一百年,钢铁、化工、 造船、汽车、铁路都是不得了的产业,搞了一百年,走到头了,增长动力利润不再,成本上 升,全球产能过剩,有天大的本事也有困难,不是原来的时候了,这是思索线索,第二次工 业革命的产业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像击鼓传花一样,是一家一家传的,英国人最早搞纺织, 德国人钢铁,美国人是汽车,这个产业搞不下去成本上去,利润下降,就往挪出去,由发达 国家转向次发达国家,日本转到韩国,七十年代到了日本,八十年代到了韩国,九十年代就 到了我们这儿,现在到了马来西亚。因为传统产业是标准以物为核心的产业,物质成本占了 决定性的作用,欧洲人找不活干,很多产业都干不了了,一家一家转,大道理和大现象是这 样,不排除某个企业某个地区某个小经济体在产业运作很好,还能挣钱,大的格局这件事不 行了,这叫全球性的结构转化。为什么这些国家老扭曲?矛盾就在这儿,我们得从第一次产 业革命角度理解大线索。 现在我们要讲全球性的产业变革,世界走到了一百年,世界日子不好过,是变革没有完 成,欧洲人不知道要干什么,希腊人都不知道现在要干什么,挖煤他又不需要,你说希腊人 干什么呢?日本人也是这样,日本这个民族是很有劲的,制造做得是不错的,彩电我们制造 了,冰箱我们制造了,轮船我们制造了,日本人干什么呢?日本人做了大量技术储备,目前 全球转型没有成气候,新产业不能替代旧产业,传统产业又衰落和转移了,这就是大格局。 最近我们一直在思考,有一种新的学术观点,世界正迎来第三次工业革命。前两次有机 器的革命,第二次大规模制造的革命,第三次是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在国内引起 广泛的讨论,现在我们讨论次第三次工业革命核心观点,未来30、40年世界上持续推进能源 革命,全球性能源结构转化要发生并完成在最近30、50年,北欧说50年告别化石能源,这是 什么概念呢?世界工业革命两三百年来,世界的发展动力基础一直是化石能源,这20、30年 来能用的化石能源用得差不多了,导致环境影响,而且不是不可收拾的环境影响,使得化石 能源大规模的利用已经出现问题,把地球折腾成这样,只完成12、13亿人的工业化,未来的 10—20年,我们有13亿人、印度有15亿人,大体加起来是30亿,还有巴西这样的国家,有30 亿人要跨入现代化过程,按照传统化石能源支撑这个世界就没法讨论了,能源结构大转型是 必然的。技术储备和技术演进来讲,经过半个世纪甚至一个世纪能源,风能、太阳能、新型 能源已经积累大量的技术,到可以用的时候了,能源结构转化的步伐未来是必然要加快,新 能源发展特别是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会有一个出乎意料的发展。可再生能源政策,07年国家发 生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制定到2020年,10年的时候,仅仅3年,目标都达到了,“十二 五”搞风电,最早规划500万千瓦,一进入“十二五”,就突破了两千万,突破四千万,最 近我看到的材料已经到了八千万,正在申请和建设的项目,有人估计到“十二五”末应该在 1.4万亿千瓦,风机装机,7个三峡。新的可再生能源规划,规划到“十二五”末,风机装机 是一亿万千瓦。新材料发展之后屡屡落后于世界,源于技术进步的快速提升。 电动汽车的发展,这么多年一直呈“焦灼”的状态,大家都着急,企业着急,市场也着 急,老百姓很期待,但是车出不来,矛盾出在哪儿呢?主要出在电池上,电动系统没问题, 主要在电池上,电池密度不够,跑得不太远,充电时间过长,基于这两个问题,很多人就在 讨论,把这些问题解决了,特别是充电问题解决了,没有20、30年恐怕建不了这么多充电 站,充一个电要六、七个小时,有人认为这是不行,就这一条电池就发展不起来,昨天上午 绿色发展论坛上中石化老总还讲,我们那么多充电站变成充电站很好,这里边也有潜在的危 机,技术突破可以突然打破这个僵局。比方说石墨烯材料,导电率是一般导体的上百倍,导 电高,电子通过多,有人向它做电机,有人在实验室已经完成了,如果用石墨烯做电机材 料,使电池充电在1—10分钟内完成,跟加油差不多。如果这个结果一旦成为现实,充电原 来是不可预测的问题,突然化解了,到处可以充电,充电这件事就没了,充电变得非常容 易,电池密度这件事变得不那么重要了,由于技术突破,很多逾越产业面前巨大障碍突然就 消失了,这个产业反复出现。新能源革命可能要热切企盼,要有比较积极的态度。 最近在各个方面探索,风能在“十二五”末搞到这么大,是不得了,原来估计2020年实 现风电装机2亿千瓦,专家估计,中国城市和农村废弃物做生物燃气的潜力上千亿立方米, 目前农村沼气已经到了150亿立方米,有的说两百多亿立方米,统计口径不一样,煤制气到 一百多亿立方米,有几年的工夫可再生清洁燃气到400、500亿立方米,现在每年进口天然气 400亿立方米,这方面正在进行积极的推进。 另外一场变革,智能制造,产品智能化、制造体系的智能化,特别是制造体系,3D打印 讨论比较热,有人在观望,有人在质疑,技术方向提出来,也在用,大规模的应用,甚至替 代相当一部分制造技术的时候恐怕还需要一段时间,有的需要20、30、50年的时候,但是必 须要意识到对经济冲击已经发生了,而且潜力巨大。为什么大家很感兴趣呢,去年科技进步 一等奖是3D打印制造,中国在这方面有了非常实质的进展,有一个很吸引力的例子,比方说 做飞机机翼的框架,用钛合金做的,传统工艺来做的话大体需要120公斤的钢材做这样一个 材料,部件重量是119公斤,需要十倍的材料扣出这么一个东西,3D打印一做,120公斤的材 料做出一个部件,119公斤交货了,钛合金贵得不得了,成本就下来了,在重要工业零部件 上也开始用了,但是路很长,有设计的问题,特别是材料的问题,喷那个材料怎么样搞法, 和原有的工艺完全不一样,难度非常大,但是可以创新的空间也非常大,产业布局空间也非 常大。大家讲未来世界在20、30年以来,这方面深深影响着大变革,能源变革和制造业变 革。中国学者通常认为新能源、新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等综合技术共同推动第三次工业 革命。 对中国来讲,面对第三次工业革命或者面对全球产业转型,必须有一个积极进取的态 度,从全球压力,以及我们未来建设小康社会和目标来看,你干了什么?有一个非常有价值 的问题,中国必须思考未来20年或者20年以后处在什么样的位置,我仔细一项毛骨悚然,大 家做企业、做产品、做产业,敢说未来20年你在哪里?人家说无人驾驶汽车你还在烧油,忙 活了半天不要操作了,我今天上台背了一个电脑,五到十年之后就消失了,这个产业在什么 地方?我上次去做显象设备的企业就在讨论这个问题,世界的显象技术第一代是黑白显示、 第二代彩色显示,第三代平板显示,显示技术进入第四代技术激光投影显示技术,有了投影 仪可以不要这个板子了,投在墙上就完了,技术路线被颠覆了。特别是农业,与我们密切相 关,20年以后吃什么粮食?吃不吃基因就是大问题,中国农业面临着严重的种子危机,20年 后农业怎么样搞,能源企业就是更典型,新能源企业非常典型,今天想得很好,过两天就变 了。中国怎么着也得把60、70的煤降一点吧。直接决定能源战略,能源企业干什么?包括新 能源企业也有这样的问题,我们很多企业忙着做光伏,做单晶、做多晶,我看材料说把高速 公路全图上这个玩意儿,高速公路就发电了,电站怎么样建呢?现在事怎么这么多,以前没 听说这么多事。 1966年著名经济学家洛斯就提出一个重大的判断,人类处在有史以来最激动人心技术创 新时代,这个时代由石器到农业时代,农业到工业时代那种重大的技术革命,而且比那个来 得更深刻,更激动人心,更不可预料,因为技术是积累的,积累到现在发挥作用。汽车过去 一百年是不变化的,现在突然就有改变了,这就是未来世界变革在很多领域发生的事情。电 话打了一百多年,电话一直有根线,再过十年二十年电话怎么打有不知道了,这些东西放在 我们面前。处在由于技术变革引发产业剧烈变革的时代,所以对世界的工业革命,中国需要 从传统思路走出来,特别是从第二次工业革命思路走出来,从熟悉的东西走出来,中国对工 业革命的态度曾经有过教训,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就是慈禧太后,告诉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 造出火车的时候,大清王朝买了一个火车放在景山后面用人推,说对龙脉有振动,所以不敢 想。广州发现有外国人修了一段铁路,是中国最早的铁路,我们花了28万斤白银把铁路买回 来,买回来吧它拆了,刚好是世界上发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后,我们就这样对待第二次工 业革命。我们是说慈禧太后大清基业,大清帝国世界辉煌不得了,1870年前后占世界 GDP1/3,说下来就下来了,世界性的变革就发生在那几十年,为什么讲全球变革?就是这个 问题。我们都要思考我们在哪儿,产业怎么办?产品在哪里,企业形态、企业在哪里?这些 问题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工业革命的问题我们还可以继续讨论,大家还有不同的观点,但是有一点必须明确,工 业革命如何面对,对中国来说是战略问题,不是技术问题,不是学术的问题,在根上就需要 应对。 最近看了一个材料,奥巴马明确提出,要确保制造业革命,对我们来说醍醐灌顶,搞了 半天,中国人在迎接工业革命。你要不要搞,不愿意搞就跟上。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土地资 源和其他资源非常匮乏,制造业成为支撑产业的国家,我们应该明确提出或者推动能源革 命,新能源革命、生物技术产业革命和智能制造革命首先在中国发生,让我们引领世界第三 次工业革命,我们应该有这样的志气,有这样的信心,作为学术观点我们是可以讨论的。经 济形势有不确定性,有各种风险,什么是中国面临最大不确定性?就是科技革命和工业革 命,这才是最大的不确定性,装备搞到家了,结果说结束了,往下搞什么,我们又不知道。 我们没有储备,传统产业过时了,这两个加在一块,是不是不确定性。特别是500强企业家 要思考的问题,这是第一个大问题。 第二,围绕着这些话题,企业转型发展、企业创新发展,国家要转型发展,国家实施创 新驱动发展战略,企业也要转型发展,也要试试创新驱动发展毡靴,这里有新的情况和问题 需要思考。中国企业开始生长发展仅仅30年的时间,因为改革开放以前,民间没有企业,生 产车间不叫企业,真正按企业发展我们就20、30年,有些企业早一点晚一点,宏达34年,刚 好代表中国企业发展的轨迹。但是30多年以来,环境和内在的动力机制发生了变化,宏观形 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发生内在动力机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八十年代成立企业,拿一 点资源、要素和批文企业就干起来了,基本上是资源驱动或者自然要素驱动的,九十年代日 子不好过了,大家靠管理和品牌、提高效率提高企业的存活能力和竞争力,通俗来讲,搞得 不好的企业就破产。到了当代,全球面临供给过剩,面对整个全球性产业怎么办,转型发 展,要有先进制造,传统企业衰退、提升,甚至被淘汰是必然的,我们企业有大量聚集在传 统产业领域,面临最大的问题,效率很高,管得挺好,照样不挣钱,这是创新驱动的结果, 有矿产也挣不着,有品牌也挣不着,管得很好的企业,突然间就不挣钱了,摩托摩拉管得好 吗?说破产就破产了,柯达管得不好吗,百年老店说完蛋就完蛋了。夏普为什么出问题呢? 在决策上至少犯了五个错误。为什么夏普老犯错误?干得事就干不下去了。要代表产业发展 方向,有强劲的增长能力和引领能力,事对了,所以靠创新驱动发展这个阶段来了,大企业 经过一二十年,国有企业时间更长,搞得很好,突然间觉得不对了,这是需要思考的。 再一个问题,培育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我们对创新这个问题比较关注,但是中国人谈 创新有着天然的缺陷,通常想的是科技,想的是科研和项目、专利,创新能力怎么样,我们 有五个研发团队,两个海龟,还有五百个专利,仔细一想有问题,什么叫创新?在中国社会 舆论李易之是有偏差的。我前天给中央起草文件,为这件事专门做了研究,备了点课,复习 和复习,熊彼特讲创新是五件事,包括五个方面: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新原料和新组 织,引入一个新技术,没有说研发一个新专利。我们再查查新的2007年OECD创新策略选择, 创新包括四个方面,产品创新、工艺创新、营销创新和组织创新,研发是内化,工业创新一 定有新技术,不说技术,产品和工艺要创新,而是营销的创新,就是商业模式的创新。这才 是创新的本来含义,创新的实质是技术、成果商业化应用,不是实验室里的事,或者不仅仅 是实验室里的事。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企业家是创新的主体,用这个道理来讲真不是科学家 和院士,真是在座各位做的事才叫创新。提高创新能力得有技术能力,有技术应用的能力, 有市场开拓的能力,有资本运作的能力,品牌设计的能力,战略管理的能力等,这才叫创新 能力,实际是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我们企业搞了一堆产能,没用了,就过剩了。这些东西 要有一个更加深度的理解,由此我们制定了理性创新策略,技术还得有,往后还需要有东 西,创新要往后做。围绕着创新生态系统的问题,创新链条的设计等,要有系统的安排。现 在专利很多,实用新型多,发明专利少,实用新型技术是不得了的东西,而且附加值很高 的,被我们长期忽视了,中国工业设计上不去,同样好好的东西,服装设计上不去,都是一 块布,你的布卖二百,人家的布就是三千块钱,附加值都在那儿,很大程度上是工艺技术上 不去,核心观念仅仅关注核心技术是不够的。现在要宣传和交流这些事情。 要理性谋划和推动产业转型、产业发展。关于产业转型发展有几个观点要穿插,比如第 一产能过剩,二是最大释放产能,确实有些认识问题,现在关注产能过剩,某种意义上产能 过剩这个词从目前来看不是一个好的概念。因为从95年开始形成全球供给过剩,进入新世纪 全世界产能都过剩,中国由于把传统产业搬过来,他一衰退都搁到你们家,这是自然规律和 逻辑,不是谁搞错了,大清过灭亡的时候宫廷一堆宫袍没人穿了,早年都是好东西,现在没 用了,人家剔光头了,辫子不要了。钢铁过剩了,没有不过剩了,上次工业革命一百年目的 就是产能过剩,大规模生产,我们学会了,所以很容易,很多企业要注意一个问题,我搞得 产能不得了,老毛炼一点钢,全国四百万吨,有人说炼九百万吨,有人说炼一千四百万,两 年多八百多万吨,劳民伤财,一半是废铁,炼钢非常困难随便找一个老板上去就是八百万 吨,钢没法炼,关键是炼什么炼。所有产业都过剩,服装、煤炭也过剩,只要价钱一上去又 过剩,能力召之即来,来即能干,产能过剩是常态,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事情。重要的是下 一步做什么?释放产能,本来就没人要,释放出来还是破玩意儿,有什么用呢?释放产能改 造传统产业,释放传统产业是有新兴产业,要有替代和出口,螺丝钉是基础原件,过剩是基 础性生产能力,没有过剩不过剩的,完全是计划思想,新兴产业发展,格局没有变,产能怎 么样释放?在这些问题上要有一个大的判断。 要善于向创新投资,要把握技术经济价值,把握商业经济价值。中国的企业比较熟悉对 传统产业的投资,建矿可以,建流水线还可以,通常的投资模式圈块地,引进设备或者研发 一个设备,开工生产,组织一批企业,然后卖,中央电视台打广告,这个模式谁都清楚,可 能有点问题,都这么干,结果都不行,现在就有人探索了,比如小米手机,10年下半年成 立,到12年不满两年的时间,销售收入127亿,速度之快超过世界上所有的公司,今年我去 过两次调研,手机卖到700万部,今年说要过千,搞这么大的东西之后,他是手机制造商, 没有工厂,没有店铺,把制造业概念全颠覆了,手机卖了750万部,有人帮他生产,有人帮 他卖,研发团队是摩托摩拉,干完了东西给我,一个全新制造业的业态出来了,这是中国人 必须思考的问题。我们突然发现小米这种生产模式靠创新把各个环节凝聚起来了的模式,这 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善于把握新兴产业发展规律,现在各地都在弄,我们去各地调研最大的改变,按照传统 产业思路形成的,多少部,多少台,我这儿出来以后市场还没有,我出来就占到30%,你这 边30%,他那边30%,各家算小帐,产业周期非常短,正在算的时候就出来了,什么是产业发 展规律呢?有几条大家要注意,第一条新兴产业没有成熟装备,没有成熟的需求,是需要培 育的产业,要有技术储备,你得控制技术风险和产业风险,首先得多看几部。 再一个重视基础配套,装备很好,一生产,出来的东西就不是那个玩意儿,技术之间的 衔接不是很适应,电动汽车也能说这个问题,电池技术卡在这儿,大规模一上就上不去。 要把握好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市场发育相互之间的结合,现在在批评光伏,咱们冷静 想一想,中国的光伏没什么大问题,指责光伏这几个问题其实都站不住脚。根本问题是产业 发展、技术研发和市场需求几个不同步,产能这一块或者立足于现在技术产能这一块上得太 快,国内市场成长得慢了一块,只要国外引进我们就不过剩,为什么中间长得不快,有客观 规律,不是说改就改的,大批中国企业家和资本就懂得对装备程序装备投资,欧洲进口我就 马上装,因为过去30年就是这么干,现在又用这个办法干新兴产业,市场没起来,技术路线 不确立。还有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创造和培育市场需求,新产业、新技术有一个持续培育和 创造的过程,关键作用是商业模式创新,要走出对传统产业规模至上,规模决定一切的思维 定式,现在讨论产业,一上来就搞得多大,搞到第几,后面的事情都不讲,上了就会出问 题。这是需要研究的。 昨天我们在论坛上最后还讲了几句话,中国企业特别是在座中国500强企业,是中国民 族企业的脊梁,是希望之所在,中国工业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中国产业经过这么多年的发 展,很多都走在世界前列,跟踪、追随、模仿、并行,现在有些领域要引领,在中国的工业 领域里,经过30年的跟踪和模仿,基本上平行,很多领域走在最前面,比方说汽车,比方说 家电,应该有引领家电思想准备和能力准备,在这一点上,我们非常佩服乔布斯,在终端设 备行业基本上停滞状态下,突然打开一扇天窗,告诉移动智能终端是什么样子,中国企业要 做国际性的企业,要做全球性领先的企业,仅仅看自己是不够的。包括许工,大体五年之后 成为全世界第三,我们也坚信他们一定能实现,必须要长大,把体量搞到全世界最大,所有 产业说不出名堂来,中国学会当引领和领跑者,这是具有挑战的问题,工业革命两三百年, 或者换句话说从宋以后、明以后这五六百年,中国从来没有引领性的发展,这个责任落在我 们身上,要靠迎接新产业革命和新产业变革,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实现企业转型升 级,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伟大理想,实现我们的中国梦。谢谢! 主持人: 谢谢胥和平同志。和平同志是学者和专家,又是科技工作者,把这三方面的知识融合一 体,深入浅出,今天会场秩序非常好,鸦雀无声,说明和平同志讲得非常好,下面以涉猎的 掌声感谢和平同志的精彩的报告。 和平同志的报告对我的振动非常大,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关系,两者规律研究得非常 透彻,对第三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到来,第三次工业革命已经开始,正在颠覆我 们的产业,改变我们的生活,也改变整个社会,新能源,告别化石能源,对整个产业也是颠 覆性的革命,生物技术更是如此,作为企业和企业家,要准备迎接新技术革命的到来,对工 业革命的到来,要思考不断涌技术手段改造。余斌是经济专家,他用经济的手段如何使我们 企业能够化解风险,企业管理其实很简单,就是不断涌技术性手段和经济性手段,使企业内 部各种条件与外部环境不断达到动态的平衡,这样企业就能够生存,就能够发展,就能够引 领。 各位代表、同志们: 2013中国企业500强发布会暨大企业高峰会马上就要结束了。本次大会上,中国企联向 社会发布了2013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和中国100大 跨国公司。有关领导、众多企业家和专家学者围绕大会主题和各项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同 时,我们还举办了企业家健康论坛,云南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圆桌会议,云南投资项目推介 会和专题报告会。在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下,会议内容精彩、成果丰富,取得了圆满成功。 本次会议是一次节俭、高效、有特色的企业盛会。在此,我代表金年会手机版、中国企业 家协会,对各位代表的积极参与表示衷心感谢,对云南省、昆明市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 谢,对广大媒体对本次会议的广泛报道表示衷心感谢,对所有关注中国企业500强发布暨大 企业高峰会的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我们对各个方面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诚挚 的谢意。 最后我宣布“2013中国企业500强发布暨中国大企业高峰会”闭幕,谢谢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