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新开滦集团董事长张文学作主题演讲
|
|
|
|
尊敬的王忠禹会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非常高兴有机会向大家汇报开滦集团转型发展的情况。开滦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资源型企业,至今已经开采了134年,资源型企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资源丰富而兴,因资源而枯而衰。随着资源逐步枯竭和环境约束的日益加大,越来越多的资源型企业面临着不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开滦经过100多年的开采,资源匮乏,生产条件复杂,开采成本升高,发展速度明显放缓,02年到07年,在中国500强企业排名中,开滦5年后延了30位,如果照此下去,企业必然会走向煤枯矿衰的路子,矿井关闭,工人失业,企业何去何从,走到了十字路口。
08年开始,开滦集团着力推进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探索和实践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之路,经过4年的努力,转型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企业经济实力显著增强,08年到2011年,企业营业收入从157亿元增加到1456亿元,增长了828,利润总额增长了492%,员工收入翻了一番。 二是经济结构得到了优化升级,非煤产业的收入比重由20%上升到75%,替代产业已经成为主体产业,企业从一妹独大,一业独大,转向多种业态综合发展,企业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三是企业综合竞争力大幅度提升。2011年,在中国500强企业排名开滦跃居第91位,三年上升了200位,主要做法一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主动推进转型。07年年底,开滦的煤炭资源储量还有14.5亿吨,按照当时的生产规模,还可以开采20年。但是20年以后,企业怎么办?今天不出煤,今天没有饭吃,今天不转型,明天没有饭吃。只有加快企业转型,才能解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08年我们调整了企业发展战略,确定转型发展的目标和工作的重点。首先从战略层面将企业全面引入了转型发展的轨道,以战略引领转型升级。二是把握原则,突出重点,正确导向转型。也就是说怎么样转型? 结合企业实际和行业特点,我们坚持了四条原则,突出了五个重点,四条原则是一是立足企业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奠定转型的基础。二是把握国家政策导向,选择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三是以区域经济发展协同互动,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四是认真学习国内外资源型城市和资源型企业成功转型的做法和经验,指导企业转型,五个重点是,一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二是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核心,延伸产业链条,加快发展产业和循环产业,向产业链高端发展。三是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四是加快推动企业内外部资源产业整合重组,五是提高企业核心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 三是转型的路径和模式,开滦作为我国典型的资源型煤炭企业,转型发展不是淘汰煤、抛弃煤,而是立足煤、延伸煤、跳出煤,立足煤而不依赖煤,跳出煤而不抛弃煤,依托煤炭产业实现产业格局的多元化。 逐步形成了具有开滦特色的六大转型模式,一是从以煤为主的一元发展战略,转向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多元发展战略。二是从以产量增长为导向的资源驱动型发展模式转向以循环经济为导向的科技创新驱动型发展模式。三是从着眼企业自身的发展模式转向融入区域经济城区互动发展模式。四是从单区域挖潜型发展模式转向以总部经济为基础的多区域发展模式。五是从封闭整合发展模式,转向开放式横向战略合作发展模式。六是从传统粗放型管理方式转向以精细化科学化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 四是提高按科技创新能力,实现产业发展的高端化。主要是围绕加大科技投入,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技术体系等加大工作力度。促进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 五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化,煤炭产业属于高谈产业,也属于高污染行业。我们结合煤矿的特点,围绕煤炭生产,煤基工业生产,煤地服务业以及煤矸石、矿井瓦斯、矿井水等废弃物综合利用,以及产煤区综合治理,形成六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新兴产业。现在,开滦煤矸石利用率已经达到了百分之百,矿井水和矿井瓦斯的利用率达到了70%和80%以上。 六是树立开放式思维,实现资源整合全球化,要跳出企业求发展,走出国门求发展,同时积极与国内外大公司、大集团战略合作,集约式发展。 开滦集团的转型、发展的做法得到国家有关部委高度关注,去年4月份开始,由中央政策研究室牵头,国务院研究室,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科技部、工信部等部委组成的开滦集团转型发展研究课题组,专门到开滦进行调研,对开滦集团的转型给予充分的肯定,调研报告这样评价,开滦集团创造了国有大型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新经验,为资源型企业转型新思路,为资源型企业转型世界难题提供鲜活的案例,对我国新兴工业化道路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资源企业转型是一个难题,开滦集团的转型发展仅仅迈出第一步,下一步转型的任务还很艰巨,工作很繁重,我们要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虚心学习兄弟单位的经验,努力探索资源型企业成功转型,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谢谢大家! 主持人: 下面请浙江海亮集团董事长冯亚丽同志演讲,他们欢迎! (文稿来自速录,未经审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