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瑞敏,1949年1月生,高级经济师,中国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中共第十六届、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1984—1991年,任青岛电冰箱总厂厂长;1991—2000年6月,任海尔集团公司总裁;2000年6月至今,任海尔集团公司董事局主席、党委书记、首席执行官。
张瑞敏始终把企业管理创新置于工作的首要位置,是将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优秀企业家。他提出“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他以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卓越的管理能力,准确地把握了行业的发展趋势,实现了企业的快速成长,受到国家、社会的尊重与认可。
张瑞敏1989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93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4年,获全国优秀企业家奖;1997年,获评亚洲周刊年度企业家成就奖;1999年,获评英国金融时报全球最具声望企业家第26名;2002年,荣膺全球杰出企业领袖奖;2004年,获评美国财富杂志“亚洲25位最具影响力商界领袖”第6名;2005年,获评英国金融时报“全球50位最受尊敬的商业领袖”第26名;2009年,荣膺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经济十年商业领袖”。2011年,他领导的海尔集团因成功实行国际化发展战略而当选中央电视台“中国入世十年最佳案例”,其本人也入选“中国入世十年十人”,受到表彰。
28年来,张瑞敏矢志不移地以创业、创新管理和争创世界名牌为奋斗目标。从80年代初期的自主管理班组到80年代末期的OEC管理法;从1998年业务流程再造到2001年SBU经营机制,直至目前正在推进的以自主经营体为基础的“人单合一”管理模式,海尔在管理创新上从不停歇,管理模式不断升级。
在创新管理实践中,海尔探索形成的以“日清日高、日事日毕”为主要内容的现场管理,独具特色的“OEC管理法”(即全方位优化管理法),极大提高了海尔基础管理水平,增强了海尔的执行力,对全国工业企业产生了广泛影响。
从1998年开始,海尔在OEC管理平台基础上又开始了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以市场“订单”为凭据,将市场压力有效地传递给企业内部的所有员工,并实现层层分解。企业和员工的市场意识以及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明显增强。2001年,海尔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被评为第七届全国企业管理创新成果特等奖。
进入国际化战略发展阶段后,海尔开始打破传统企业内部组织之间的壁垒,全员面向市场。张瑞敏认为,流程再造的本质是人的再造,因为海尔国际化的本质就是每个海尔人的国际化,每个人都要成为合格的SBU,即“战略事业单位”,2001年海尔开始了SBU经营机制。
2007年,张瑞敏提出,打造卓越运营的商业模式,即建立从目标到目标、从用户到用户的“端对端”的流程,为用户提供卓越的服务。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海尔的自主经营体建设不断升级优化。
基于对互联网时代的敏锐认知,张瑞敏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不取决于企业本身,而取决于用户。用户向企业购买的不再是产品,而是服务,所以企业必须从“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型。而要完成由制造到服务的重大转型,员工必须首先转型,从听命于上级,转向听命于用户。为此,海尔改变传统经营模式,搭建起了一个能够将用户需求、员工价值自我实现和企业发展有效融合的崭新管理模式,也就是“人单合一双赢”管理模式。通过“人单合一双赢”,海尔实现了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从大规模制造变为大规模定制。这种管理模式的成功探索,对推动提升全国制造业整体竞争能力、实现制造业优化升级具有促进作用,对推进中国企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人单合一双赢”模式丰富了员工自主管理内涵,实现了员工与企业双赢,使员工人人面向市场,人人为用户创造价值,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管理创新实践具有重要价值。
在张瑞敏领导下,海尔集团先后经历了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和全球化品牌战略四个主要发展阶段。企业实现了超常规、裂变式发展,由1984年资不抵债,年销售额仅348万元、员工800余人的小厂,发展成为(截至2010年底)拥有全球7万多名员工、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年营业额1357亿元的全球性集团公司。海尔不仅在中国市场连续多年稳居白色家电第一的位置,在全球市场同样占据了“白电第一”的地位。
海尔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依靠员工,发展为了员工,发展成果惠及员工,努力构建“和谐企业”,把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纳入党政工作的全局中,发动引导广大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创新,积极献计献策。仅2011年1—11月份,海尔采纳员工创新提案、合理化建议达57792条,小改、小革、小发明创新成果4141个,创造经济效益20685万元。
张瑞敏胸怀天下,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他提出,海尔在为社会创造经济价值和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产品的同时,必须积极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做中国乃至世界一流的“企业公民”。在他的领导下,海尔集团积极参与国家节能减排规划,积极参与慈善公益事业,参加救援救灾和奉献爱心活动。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张瑞敏亲自带队深入绵阳等重灾区实地了解情况,并向灾区捐助款项和物资达到3800余万元。截至目前,海尔用于公益事业的资金和物品价值已超过5亿元人民币。2009年11月,为表彰海尔集团在希望工程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共青团中央和中国青少年基金会授予张瑞敏“希望工程20年特殊贡献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