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图文]和君创业咨询集团总裁李肃主持企业家论坛——科学发展:全球经济格局下中国企业的发展道路
|
|
|
|
第一阶段我觉得讲非常好,迟福林经过很长时间关于改革理论研究功底深,对历史把握得好,更重要的是企业家对自己的创业历史,对改革30年来,对中国改革发展进程的理解,特别是王殿甫副董事长慷慨激扬对四个企业经历表述给我很深的印象,既在讲历史又在讲未来。今天下半场跟上半场重要的区别是,前面半场在回顾历史,在讲改革,30年改革的历史到底怎么样走过来的,这半场想聚焦到科学发展上,聚焦到未来上。未来怎么谈,研究部的于武主任设计了一个体系,认为咱们应该竞选一批领袖型的企业家,而且具有领袖冲动的企业家,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希望真正能把自己变成跨国公司,变成真正代表中国的国力和中国崛起的屏障,变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请这么一批企业家过来,大家共同探讨科学发展的问题和未来在国际全球化过程里边,中国企业到底怎么样选择自己的战略,怎么样在未来进行全球化竞争的问题。因此于武主任设计了整个方案,大体上是两三个问题。
第一,请这几位企业家从他自己的经历和自己企业状态讲一讲自己企业能力现状?到底在哪儿?离国际接轨非常远,还是我们达到国际竞争的水准,最后一次拼搏,要拼上去,根据每个企业自己的能力结构和未来的构想大体上判断一下中国企业国际竞争的起点。 第二个问题,各位企业家聚焦在一个点上,探讨一下未来30年中国企业家发展的政策环境,对民营的环境是好还是坏,当前的仇富信赖,未来政策有什么样的走向,国有企业改革走到那儿,IPO可不可能搞,人才政策怎么做?未来产业政策、社会政策对企业家生长的环境是更好还是更坏了,到底怎么样判断未来2、30年政策走向。 第三个问题,聚焦在国际竞争环境下。我们所有的企业越来越走向全球竞争,全球对我们中国经济的崛起到底是什么样的态度,每个企业未来面对全球竞争的时候和国际大跨国公司竞争的时候,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战略和方法面对全球对中国崛起的各种压力。所以大体今天在下一阶段的讨论里边,主要围绕这三个问题来讲。 现在正式开始之前,就介绍一下这几位企业家,这几位企业家都是很出名的企业家,我不用一一多深入的介绍,请他们每个人在自己讲自己第一个问题能力点的时候,对自己的企业做一些介绍,然后把这个问题每个人用3—5分钟把自己进入国际竞争起跑点上,我们怎么样判断自己企业这个点上,说清楚,大家对这个企业有一些了解。 (根据速录上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