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图文]原石家庄第一塑料厂厂长张兴让谈如何使企业进入市场
|
|
|
|
张兴让:
我是原石家庄第一塑料厂厂长,83年走马上任到第一塑料厂,接着就搞改革。我们第一步迈的就是要承包,每年增加一百万,第三年要完成436万的利税。我们怎么办呢?我们就是要对内承包,按照每一个核算成本,一个月赚多少钱,一年赚多少钱,然后下到车间,职工反映很大。有的职工找到我那个地方,张厂长说了不起,我没有什么了不起,毛主席你给了我们一个铁饭碗,小平同志画了一个圈,张厂长要把我们的饭碗砸烂他,我不能和毛主席和邓小平同志相比,铁饭碗肯定端不下去,同志们也应该是好好地劳动,按照多劳多得、不劳不得、少劳少得的办法来做。 张厂长啊,毛主席给了我们一个椅子,小平同志踢了一个椅背,你把我们四条腿的椅子扔掉,你别坐了,就干吧,坐了,站都站不起来,就更不好办,主意很大。我们当时目的打烂三铁,铁工资、铁交椅、铁饭碗,84年对内承包遇到这样的问题,但是干了不到半年,这个不错,你不是把我们饭碗打砸,是给我们一个更好的饭碗,我说光给你一个铁饭碗,天天喝玉米粥,那有什么好?现在给了一个瓷饭碗每天可以吃大肉,这是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后来我们联系三家原材料厂家和五个加工厂,成立了第一家松散型的联系体。当时对承包起了更大的促进作用,也出现了问题,原来是计划经济,联合了之后,给了五百吨,别的家要了之后没有这个,把责任推到我们身上,告到省内,省纪委找我谈话,怎么把原料吃了,我们是联合体,都互相支持,当时成立当时是计划经济,让企业进入市场,遇到障碍问题。 第三,85年下半年,85年5月份我考察了一下,和我这个企业同类的企业,基本上产量差不多、设备差不多,人家是120人,当时我们厂人员是多少呢?是800多人,资金周转是30天,我们资金周转天数123天,一个人一年是生产塑料产量是120多吨,我们一个人才十几吨。我们要把人减少,那时候都是企业办社会,不是社会办企业,除了火葬场不办什么都办,职工医院、职工食堂、职工澡堂、幼儿园、小学,如果不办了,政府也找你,派出所也找你。所以人很多,当时要把这些人减下去,怎么办呢?叫服务分离,把一部分要分离出去,面向社会,也引起很多人的反映。有一个职工找到我们,我告诉你张厂长,我活着是塑料厂的人,死了是塑料厂的鬼,你不管也得管,管也得管。我说不是说不管,肯定要管的,但是我怎么管?如果好好干,好好劳动,肯定是有饭吃,你如果不好好劳动,好吃懒做,别说在塑料厂,在哪个地方都不行,我说你年纪轻轻的,为什么不好好劳动?说张厂长我的命都在你手里,我说我干好干不好,要干不好,不是的责任,而是你的责任。你的命不是在我手里,而是在你手里,你要好好干活,不但能吃饱还能吃好。 企业的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包括考察存在的问题,产品质量等各个方面都要达到最佳的状态,这里边推行的时候也有问题,别的地方写信骂,原来劳动挺好,生活也不错,你搞了之后,大家下班回不来,或者过去都提前走,现在不能提前走。或者说你就是整人的,过去的资本家,和过去的地主老财差不多,写信骂得很多,家长也有找的,不管怎么着,我们都坚持下来了,各方面的经济效益、职工的生活也好,都比过去有所提高。工作上要满负荷,生活上要减负荷,物质要超负荷。后来我跟职工说,只有工作上满负荷,生活上才能减负荷,工作上不满负荷,生活上减不了负荷。 主持人: 通过张总的介绍,大家可以了解到,在八十您带,国有企业改革在冲破传统体制的时候,是需要魄力的,是需要我们承受内外各种压力,谢谢张总。 (根据速录上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