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周建同志讲话

    尊敬的锦华会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家,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中企联和袁宝华先生要求我们参加这个会议,很考虑参加全国企业家活动日。我们认为和谐、创新、发展这样的主题进行交流和研讨,对于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发展,促进国家节能减排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这里我代表环保总局,向这次大会的召开和获奖的优秀企业家表示热烈的祝贺。
    利用这个机会,我向大家报告几个情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经济增长年均保持在9.7%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世界经济3%的平均增长水平,总量已经位居第四位。同时发生这样一个情况,一个78年以来25年来,9.7%的增长速度是依靠20%以上的投资增长支撑的。而到07年,这个投资增长率已经到达29%左右,能源弹性系数前20年在0.52左右,而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已经是1以上。
    第二个情况,据国外一些科学机构研究表明,中国的生态负荷环境容量已经不堪重负,这样的情况,每年向境外出口生态承载力1.24亿,向美国每年出口4300万,向日本每年出口2500万,我国生态负荷环境容量非常紧缺的情况下,我们把我们的生态承载力大量出口。
    第三个情况,2000年以来,我们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一直在攀升,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大约是1400万左右,现在已经到2459万,去年已经达到2588万,废水总量已经有413亿吨,攀升到525亿吨,COD也在持续攀升,我们认为,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我国集中呈现,表现为结构型压缩型复合型的特点,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管理脆弱,环境容量不足,已经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去年国务院开了第六次环保大会,家宝总理提出环保要加速实现历史性转变,体现在三个方面:一经济增长要与环境保护并重。二经济增长速度要与保护环境的进展同步。第三,要把过去比较多的使用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综合采用法制、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改善环境问题。去年全国人大通过“十一五”纲要,已经把主要污染物降低10%和能耗降低20%作为约束性指标,要求全国各地政府完成这个任务。这个指标据我们知道,已经分解到各个地市和重点企业。今年4月27号国务院也召开了电视电话会议,对节能减排进行全国性的动员和部署,强调“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绝不动摇,会后已经发布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45项重大政策措施。包括目标任务结构调整,加大投入,加快科技研发,完善激励和约束政策措施。今年以来,我们也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主要是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一到五月全国新增脱硫装机2760万千瓦,关停小火电机组4100万千瓦,新增68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增加处理能力380万吨。
    二是抓紧组织实施污染物减排指标、监测的考核三大体系建设。
    三是加快实施钢铁行业上大压小产业政策,明确淘汰一亿吨落后炼铁和5500万吨炼钢能力的目标。
    四是加大饮用水保护区以及重点工业行业的环境整治。
    五是全面推进三湖三河和松花江流域水域污染规划实施,大力削减水污染排放总量。
    六是组织实施全国污染调查,环境保护宏观战略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科技专项三打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推进和提高环境保护基础支撑。全国各地,包括山西,近年来也采取了一系列的重大举措,启动了一大批重点工程,已经初见成效。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矛盾十分突出,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我讲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从经济增长的态势来看,调整产业结构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今年上半年,GDP增长11.5%,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5%,其中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增长速度并未减缓。我们也知道,目前是结构调整,产业改造一个非常关键和重要的时期。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发展过程中必然要呈现的时期,而且是一个脱胎换骨的阶段。从目前批复项目行业结构来看,电力、石化、钢铁、冶金及有色等重污染工业项目所占比例仍然较大,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大。
    第二,从污染减排现状来看,综合措施尚没有到位。截止到今年规划脱硫和污水建设仅完成20%和32%,目前年度计划和淘汰名单还没有公布,由此钢铁、有色等落后产能淘汰工作还没有取得实质的进展。污染减排投资渠道上没有完全落实,激励减排的政策还没有到位。
    第三,从环境监管情况来看,环境违法的行为还相当普遍,近期我们对淮河、海河、黄河、长江及重点湖泊进行专项检查表明,违法排污问题十分突出,在检查的11个省区126个工业园区有110个存在违法违规现象。占87.3%,在检查75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有38家存在运转不正常,处理不达标甚至停运的现象占50.6%,在检查529家企业中,有234家企业存在环境违法行为,占44.2%。
    第四,从环境质量状况来看,水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06年全国地表水总体水质是中度污染,国家地表水监测断面中,一到三类、四到五类和烈五类断面水比例分别为40%、32%和28%,最近太湖、巢湖、滇池发生燃沼事件,说明水的环境污染情况非常严峻。
    第五,从国际环境领域来看,环境领域的压力日益增加。目前我国的二氧化硫排放,化学需氧量等,在全球均为第一,而且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未来中国可能成为气候变化不利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大家知道,我们西北冰川已经减少了20%,我们的冻土层局部已经下降三到五米,我们男孩的珊瑚礁已经大片死亡,最近的气候异常和灾害性现象与气候的变化直接相关,目前我国已经把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
    总之,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危害群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成为国家社会关注的焦点,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难点。加强环境保护已经成为社会各阶层和广大企业家的广泛共识。
    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的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由此中国的环境战略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重大发展。
    第一点,一是要对环境与经济的关系进行根本的调整。中国已经进入了以把握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新阶段,要坚决改变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模式,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考虑并钢化资源环境目标,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手段和重要举措。科学发展看环保,和谐社会看民生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第二,全过程研究和解决环境问题。环境问题贯穿于生活、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全过程研究环境保护政策措施,采取法制的、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
    第三,做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制度安排,将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源头上减少环境问题。
    在发展进程上要抓紧拟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价格、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经济政策体系,使鼓励发展的政策与鼓励环保的政策充分融合,分步实施到位。在发展布局上,要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要求,确定不同的主导功能,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布局。
    第四,依靠科技支撑,加快省市环境整治重大工程。科技进步和工程是减少污染和环境保护的物质基础,要加强和水体污染,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和气候变暖等重大环境基础研究,加快环境综合整治关键技术和谐技术的应用研究和示范推广,同时进一步加大环保的投入,加快组织实施城镇污水处理率,燃煤电厂脱硫等九大环保市场,加快组织实施能量系统优化,工业锅炉、窑炉改造等十大重点建设工程,削减污染总量提高资源能源效率,提高企业发展的质量。
    五要动员全社会力量保护环境,广泛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形成人人关心支持爱护环境的社会氛围,公开环境质量,环境管理和企业管理行为体系,维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对涉及到公众的发展和规划和建设项目通过论证会或者社会公示等形式听取公众的意见,进一步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对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环保搭建平台,鼓励公众坚决揭发各种环境违法行为。
    各位朋友,企业是工业化的主体,在座的各位企业家作为我国经济奇迹的重要参与者,为实现经济腾飞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我们在这里也希望各位在构建和谐社会企业文化,创新发展格局的同时,承担更多的环境作用。希望大家切实增强环境意识,减少污染排放,提高发展的质量,为实现我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协调而不懈努力,为中国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最后预祝这次盛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文稿来自速录,未经审校)
 
  金年会手机版 - 金年会手机登录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京ICP证 050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