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全国企业文化年会人民大会堂现场
由金年会手机版、金年会手机版主办的第四届全国企业文化年会11月5日至7日在北京隆重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致信祝贺。他在贺信中指出,国家富强靠经济,经济繁荣靠企业,企业兴旺靠管理,管理的关键在文化。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只有把这个“根”浇灌好,企业才会枝繁叶茂,国家才会繁荣富强。
会议的主题是“迈向企业文化管理新阶段”。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文元,金年会手机版、金年会手机版名誉会长、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袁宝华,全国记协主席邵华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黄淑和,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侯云春,金年会手机版、金年会手机版执行副会长兼理事长陈兰通,金年会手机版、金年会手机版执行副会长陈光复,金年会手机版、金年会手机版执行副会长兼企业管理宣传工作委员会主任冯并,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程璐,国务院国资委研究室代主任彭华岗出席了开幕式。
中国企联常务副理事长兼企业管理宣传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尹援平主持开幕式。开幕式上,陈兰通宣读了许嘉璐的贺信,王文元和黄淑和分别致辞(见第四版),冯并代表中国企联作主题报告,陈光复宣布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等35家企业获“2005年度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奖”、扬子石化等10家企业获“2005年度全国企业文化十大优秀案例”(见本报11月3日第五至八版)。中国企联宣委会秘书长迟惠玲发布了2005年度全国企业文化十佳优秀论文结果。
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对内增强企业凝聚力、对外提升企业形象”,中国的企业经营者对此已经有了广泛认同。
冯并在题为《把握企业文化建设规律推进企业文化管理创新》的主题报告中援引一份关于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的调查报告时说,企业经营者对“企业文化是强调以人为本的文化”和“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的认同率分别达到90%和81%?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影响很大”和“影响较大”的分别占36%和52%。
“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冯并补充说,各地区、各行业、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的企业都在着手制订企业文化战略,实施企业文化工程,这表明企业对管理的认识已由技术层面转向制度、精神层面。
冯并说,一年来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新进展,构建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仍是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冯并强调,企业文化建设需要结合实际,以我为主,不断创新;国企改制重组为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需要不断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力度。
如何把握方向、研究规律、建设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冯并说,要融合和吸取古今中外的一切先进文化建设成果,创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坚持以人本管理为文化建设的核心,自觉把握企业文化建设规律,从加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高度,继续加大、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力度。
“我国企业要走向世界,最重要的是解决跨文化管理和矩阵式管理问题。”北京大学企业管理案例研究中心主任何志毅教授在会上作专家点评时说,“如果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我们与世界先进企业的管理水平就没有什么差异了。”
何志毅认为,企业作为社会影响力最大的组织之一,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努力改善社会诚信问题、环境和资源问题与员工身心健康问题。
“应该到了总结我国企业管理思想的时候了!”何志毅从文化底蕴、商业实践、经济发展三个方面强调了系统总结我国企业管理思想、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据悉,在为期3天的年会中,与会者围绕“企业文化构造品牌核心”、“企业文化如何影响、干预组织流程”、“跨国经营、资产重组如何进行文化融合”、“企业文化如何取得实效,实现成果落地”、“如何建设绩效导向型企业文化”、“如何处理母子文化的共性与个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从这次“2005年度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奖”的获奖情况看,企业文化建设在不同的产业和地区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其中,传统支柱产业企业文化建设获得较多的肯定;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比较活跃,中、西部地区基础相对薄弱但发展势头较好;国有控股企业、股份制企业、上市公司、外资企业最具活力,获奖企业中有混合所有制企业18家、民营企业2家。
本届年会首次发布了全国企业文化典型案例,并收入《2005全国企业文化十大优秀案例集》和“全国企业文化案例库”,包括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精神与质量文化”、上海移动的“客户优先”文化、汾酒的“清香文化”、扬子石化的“管理文化”、金威啤酒的“绩效导向文化”、南方李锦记的“思利及人文化”、中脉科技的“伙伴文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