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联召开“深入开展雇主工作国际讲习班”(2004年5月28日)
2004年5月28日,金年会手机版与国际劳工组织主办,上海企业联合会承办的“深入开展雇主工作国际讲习班”在上海举行。中国企联副理事长陈英、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局长庄古、上海企联秘书长魏怡华出席会议并致辞,国际劳工组织专家王林、中国企联雇主工作部主任刘鹏作了专题发言。来自各省市企联、企业家协会和上海部分区县企联的会长、秘书长共40余人参加了培训。会议围绕企联系统如何参与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雇主组织的建设等问题展开研讨。会议情况如下:
一、领导讲话
庄古先生向与会代表介绍了三方机制和社会对话的意义,充分肯定了中国企联在参与三方机制建设和雇主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和做出的贡献。并指出政府的角色就是保证国家进步、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而企业和企业家首要的要求是获得更多的利润。劳动者不仅要追求更高的工资,而且希望能在工作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并充分实现个人的价值。如何协调三方不同的利益目标,形成和谐共赢的企业劳动关系呢?三方通过对话,相互学习,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讨论并达成一致是当前国际上通行有效的做法。中国企联积极参与中国三方机制的建设,努力反映企业的要求,为维护良好的企业劳动关系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陈英同志阐述了建立一个强大的雇主组织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必须有企业组织代表企业的整体利益,向政府反映企业的意见,参与和企业利益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政策的制定,维护企业与企业家利益,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平衡发展。各级企联必须加强学习和交流,互相帮助,使雇主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雇主工作可以用“构建、参与、反映、培训和交流”十个字来概括。“构建”就是加强企联系统的基层组织建设,建立起一个高效、系统的全国性雇主工作网络;“参与”就是各级企联要积极参与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和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积极从事维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活动;“反映”就是各级企联加强调查研究,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关注企业中的各种问题,并积极向有关部门与组织反映;“培训”指加强学习,积极参加相关培训,对待地方企联,应给予多方面的支持和培训;“交流”指各级企联之间加强联系和交流,以巡回演讲和座谈等方式来推广先进经验,促进合作。
二、专题发言
王林女士在《雇主组织的工作和能力建设》的专题发言中介绍了雇主组织的主要职能,包括政策影响或参与法规制定、通过双方或三方的谈判推动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的出台以及直接为会员提供服务。工业化国家的雇主组织吸引会员的两个要点:一是给雇主提供服务带来的价值,大于会费所带来的成本;二是人力资源的诸多问题,是单个雇主所不能解决的,必须依靠组织的力量。而且全球化对雇主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要更有效的在政策法规制定层面发挥作用;二是要对经济和社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作出准确的整体分析;三是要提供更有效、有价值的服务以提升企业竞争力;四是要在服务和技能开发上以经济效益为导向。因此雇主组织要加强机构能力建设,要有能力影响劳动领域的法律的制定,要注重信息搜集和研究各国的劳动法和产业关系体制的知识、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工资和报酬体制以及如何利用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取得竞争优势的。在此基础上,雇主组织可以为企业提供服务,提升企业竞争力。
刘鹏同志在《国内雇主组织和三方机制建设》的专题发言中,着重介绍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国外雇主组织的职能、工作程序和方法,特别是介绍了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新加坡雇主组织考察的情况,工资谈判在国家级、行业级、地区级和企业级中所发挥的不同作用以及工资争议调解的程序和方法;二是介绍了我国三方机制的工作内容以及各级三方机制如何开展工作;三是介绍了雇主组织能力建设及如何开展工作情况,如中国雇主组织的职能、主要工作内容、发展目标、基础性工作以及近期的重点工作等。
三、会议讨论
来自各地企联、企业家协会的代表交流了参与三方机制和雇主工作的经验和体会,讨论了目前所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雇主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建议。
近几年,各地企联发展较快,比如上海企联成立了劳动关系协调委员会参与上海市三方机制的活动。许多地方在雇主工作方面开展了一些较为有特色的活动,尤其是在发动省市人大代表提提案、参与地方法律法规的制定、参与劳动仲裁和加强培训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在参与三方机制和加强雇主工作方面仍然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企联的组织能力和力量还不够强,难以解决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层企联对政府的依赖性还比较大。(2)经费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各级企联的工作开展,难以提供高质量的企业服务,也难以发挥三方机制中企业代表应发挥得作用。(3)目前企联的人才结构不能适应专业性较强的雇主工作。难以吸引高水平的专业人才。(4)地方政府对企联,尤其是企联的雇主工作和企联参与三方机制工作重视不够。
针对这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与会代表认为企联当前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打好基础,练好内功。抓紧企联基层建制工作,强化企联组织。加强企联的企业化运作,充实专业力量,提高服务水平。(2)加强舆论宣传,向企业和社会各界介绍企联,介绍三方机制,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参与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以充分发挥企联在三方机制中的作用。(3)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有特色的活动,密切与企业的联系,扩大会员队伍。建立专业委员会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要依靠行业协会的力量,积极合作,加强企业和企业家维权工作。(4)积极参与劳动仲裁工作,建立企联自己的兼职仲裁员队伍,加强仲裁员和劳动关系协调员的培训工作。(5)加强国家级、省市级和地方基层企联组织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积极探索最佳的合作模式。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建立一个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做到资源共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