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所强调“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进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的精神,推动四川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生态省建设,让企业和社会各界充分认识低碳发展、节能减排、实施循环经济、建设生态省的紧迫性,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应变意识和创新意识,把握低碳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提升企业与区域绿色低碳竞争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包容性增长与可持续发展。10月29日,由四川省环保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指导,省企业联合会、省企业家协会,和中共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四川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与生态省建设论坛”在成都隆重举行。来自国家部委领导,省市厅委及市州部门负责人,行业组织、学术界的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代表300余人参会。
大会表彰了四川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四川九州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三家低碳化示范企业。四川省委原副秘书长、省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副会长龚绍祥先生宣读《关于授予“五粮液集团、九州电器集团、钢城集团”为四川省低碳化示范企业的决定》文件。环境保护部原副部长、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秘书长祝光耀,著名经济学家、四川省政协原副主席、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辛文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省企业联合会、省企业家协会邹广严会长分别给三家企业授牌。
四川省水电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志远代表四川企业界宣读了《节能减排行动倡议书》。
论坛由四川省人大原副主任、省企业联合会、省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张宗源主持。邹广严会长首代表主办方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发展低碳经济在全世界已经成为趋势。这种趋势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背景。目前人们普遍认识到,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可以化解能源的瓶颈制约,是实现“促转变,调结构”与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是创新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举措,是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契机,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理念的落实,是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进方向。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主导力量的广大企业,无论是跨国企业还是本土企业,都需要增强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切实把握好低碳经济绿色发展所带来的历史机遇并勇于担负作为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
祝光耀秘书长作了《坚持开拓创新,把生态省建设不断推向深入》的主题演讲。祝光耀说,低碳经济的发展与我国科学发展的理念是一致的、我国的经济已在逐步向低碳经济转型、中国也将从低碳经济中获利益这些基本点正在为社会所接受。四川省一些市县各项条件都不错,应加大力度,加快生态市县建设,力争率先突破,转而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建设,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探索路子,积累经验。这次举办的低碳经济与生态省建设论坛,体现了四川省对低碳经济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高度关注。四川今后除要结合生态省建设,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效外,还需在改善和提高碳汇水平,研发低碳技术等方面狠下功夫,使全省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发展既扎实而又富有成效。
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省生态办副主任谢天在论坛演讲中指出,低碳发展战略实施的核心是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的核心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创建清洁能源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及生态环境。四川经济发展总体上讲属传统粗放型发展方式,高能耗、高排放特征十分明显。相伴高碳发展而来的是环境和能源问题已成为影响四川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环境资源有限的矛盾在今后一个时期将显得尤为突出。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方式,走低碳发展和生态省建设之路势在必行。四川在实施低碳发展战略和生态省建设过程中要做好几个方面工作:一是以节能减排为抓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二是以污染防治为手段,严格控制重点“碳源”;三是以灾后生态保护与修复为契机,持续增强碳汇能力;四是全面构建生态经济体系,积极探索低碳产业新模式;五是以创建环保模范城市为载体,打造低碳城市;六是开展宣传教育,引导全民选择低碳生活方式;七是建立健全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正厅级巡视员李川,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博导、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生态组长陈国阶,成都市青白江区委书记孙建成,西昌市委副书记、西昌市人民政府市长李俊,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盛毅,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博导杜受祜作为特邀嘉宾和专家也分别作了主题演讲。
论坛汇集了来自政府、学术界和企业界的政策、观点和实践;总结和提炼了我省低碳型、节能型、资源综合利用型企业的一些好的行动案例,尤其是企业界《节能减排行动倡议书》体现了企业在践行发展低碳绿色经济,实现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使命与创造活力。充分证明了政府和企业在发展理念、发展目标上的高度契合。与会领导和大会代表认为,本次论坛对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四川经济转变方式,促进四川企业战略转型,提升区域绿色低碳竞争力,提供企业界与社会组织、政府部门在发展低碳、绿色、循环经济合作,将产生强大的内聚力、创新力和发展力。同时,本次论坛对促进学术界与企业界加强紧密合作,努力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抢占低碳绿色发展的先机,也提供了互利共赢交流与合作平台。(四川省企业联合会/省企业家协会 舒志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