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裕禄曾经亲自起草《干部十不准》,其中一条:“不准送戏票”,“十排以前的戏票不能光卖给机关干部”。原来,他到兰考之前,戏院给县委领导送戏票是一个惯例。而且给县委主要领导留票,总是第三排正中间的位置。焦裕禄来之后说,谁看戏,谁买票,谁花钱,不准看白戏,并起草了《干部十不准》。
党员领导干部与群众的最大区别之一就是手中拥有权力,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权力是柄“双刃剑”。领导干部手中掌握一定权力,这为其创造和提供了为人民服务的机会,但同时也容易成为“权力寻租”的主攻目标。
如何用好权力这把剑,就成为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都要面对的严肃课题。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对于用权突出了一个“严”字,“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各个时期优秀党员干部严以用权的观念、对待权力公私分明的态度,穿越时空,至今仍影响后人。
1 权为民用、不谋私利,先进典型树立严以用权标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共产党的“官”,只有一个宗旨,就是造福于民。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我们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一切权力为了人民。
共产党的干部,要牢记这一宗旨,牢记自己是人民公仆而不是主人、是人民勤务员而不是“父母官”,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服务,时刻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放在心头,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心心相印。
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始终牢记权力是党和人民给的,手中的权力只能为兰考老百姓谋利益、服好务,他总是“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一个风雪堵门的夜晚,焦裕禄辗转反侧、一夜未眠。次日一大早,他组织干部开会:“雪下这么大,会给群众带来很多困难,这个时候,咱们可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烤火,应该到群众中间去。”
“草鞋书记”杨善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用生命为大亮山百姓留下了一片绿野。“独龙之子”高德荣数十年如一日,扎根边疆山区,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深入到群众中间,置身于穷山沟与民同甘共苦,最终闯出了一条脱贫之路。信访干部张云泉二十多年如一日,把自己作为“1号接待员”,满腔热忱为每一位信访群众排忧解难,在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架设了一座“连心桥”。
在那些先进典型眼里,公款一分一厘不能乱花,公权一丝一毫不能私用。“公”与“私”在他们心中有着严格的界限。
焦裕禄严格要求家人“不搞特殊”,大女儿中学毕业,他以“书记的女儿不能高人一等,只能带头艰苦”,拒绝了很多单位的安排,让女儿去食品厂腌咸菜。在临终时,焦裕禄还嘱咐妻子:“日子再苦再难也不要伸手向组织上要补助、要救济。”
高德荣的儿子毕业后,连考3年公务员才考上。儿子结婚去昆明拍婚纱照,想“搭”父亲的公车,因害怕被“骂”,无奈只能选择挤一天的长途汽车。
为民书记郑培民从来不许妻子和孩子借一点权力的光,他在日记中写下:“在对待子女的问题上,我绝不做不利于党风建设的事。”有一次,郑培民坐车从长沙到湘潭开会,儿子想搭个便车回湘潭大学去,已经坐进了车里,他发现后硬是把儿子赶下车。
2 向榜样学习、向先进看齐,在感染和激励下践行公仆精神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光辉的旗帜,先进典型的事迹带给人们的不仅是感动,更是实实在在的从思想到行动的改变。
焦裕禄的公仆情怀,深深感染、激励着当地基层干部。兰考县人民法院东坝头法庭副庭长闫胜义,就是一位受到焦裕禄影响的好干部。27年,他的足迹从未离开过基层法庭。“基层法庭离群众最近,最接地气。待在离群众最近的地方,我心里踏实。”闫胜义说,“焦裕禄是一棵参天的焦桐,一座丰碑。我就是一株小圪巴草,能够为百姓‘护岸护坡,保持水土’就足够了。”
焦裕禄的影响力远不止在兰考。新疆哈密地区中级人民法院退休干部阿布列林·阿不力孜因与焦裕禄家人合了一张影,激励着他47年如一日践行焦裕禄精神,始终以焦裕禄精神为人生坐标,尽心尽力在不同岗位上工作。阿布列林默默无闻地在西北边疆地区践行着一个信念:任何时候不能搞特殊化,为人民群众做事了不起!
阿布列林家整修老房子,因为缺钱,时常中途停工,整整8年时间才完工。“以他当时的地位和职权,想借点钱或者要些材料,都是一句话的事情。”哈密市反贪局副局长阿不力米提·沙力说。
山东莒县县委书记刘守亮的家乡与兰考紧邻,大学时曾专程骑自行车去兰考焦裕禄墓前凭吊。担任县委书记后,他对焦裕禄精神有了更深的思考。“学习焦裕禄,最重要的是要有坚定的为民情怀。把为民情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刘守亮说。
先进典型平时一贯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不搞特权、不谋私利,好家风往往也就自然形成,不断传承。
党的好干部牛玉儒几十年来不知帮多少百姓解过忧困,但从没有用权力为亲属办过一件私事。他的堂弟牛勇强说:“我哥办得别人家的事,却办不得自己家的事。一次二嫂找到他为儿子找工作,被他一口回绝。他要求我们,有能力就自己去办理,不要在他身上打主意。”
牛勇强深深记得牛玉儒说过一句话:“我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不属于我自己,我不能随意支配。”如今,已经走上领导岗位、担任内蒙古自治区工商联副主席的牛勇强更加懂得其中的真谛了。
3 心存敬畏、依法用权,权力才不会任性“出笼”
如今确有少数党员干部官做久了,渐渐放松了自我要求,有的忘记了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不是用手中的权力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而是为自己牟私利;有的背离了依法依规用权的原则,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不把法律、制度和程序当回事;有的认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把权力作为牟取私利的工具,大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权权交易。
还有一些领导干部没有把好亲情关,对家属和子女管理不严,权为妻用,利为子谋。苏荣在“忏悔录”中就写道:“我将自己主政的地方变成了亲朋故友谋取私利的经济领地,带坏了社会风气,也害了亲人。”
先进典型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严以用权的感人事迹和精神内核,是一份宝贵的历史遗产。领导干部应当以此对比自己,寻找差距,从思想深处入手,转变用权理念,从思想到行动,让权力行使真正严起来,让先进典型的精神绽放新的光彩。
知道权从何来,才懂得权为谁用。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指出:“一切权力是公器公权,皆来自于人民的赋予,不属于任何个人,我们是代表党和人民掌管权力、行使权力。公权只能公用,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不能公权私用。”
敬畏权力,才能用好权力。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认为,党员领导干部对手中的权力要有畏惧之心,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保持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的约束,这样才能对得起人民赋予的权力。
严以用权,要用制度管住权力,全面依法治国的核心就是要将政府的各项工作纳入法治轨道。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说:“领导干部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心中高悬法律明镜,手中紧握法律戒尺,严格按照法定权限行使权力,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筑牢依法用权的屏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权力规范运行制度建设取得显著成效。3月24日,中办国办发布《关于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各级地方政府部门,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责权限,建立权力清单和相应责任清单制度。省级政府2015年年底前、市县两级政府2016年年底前要基本完成权力清单的公布工作。权力清单制度,将让权力的任性空间越来越小。
确保领导干部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还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接受群众监督。“要尽快推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的公开,建立健全权力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许耀桐说,权力关在笼子里面,违反规定行使权力的官员,他就“出笼”了,必然要受到严惩。(本报记者孟德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