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企联 中国企联首页  
     
返回首页 | 当前位置:党风廉政
 
    他忏悔——想写一本书警示后人  
广东茂名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朱育英涉嫌受贿行贿受审
  5月15日,广东省茂名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朱育英涉嫌受贿、行贿案在广州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开庭,同时受审的还有其弟弟朱育明。
  检察机关查明,朱育英在担任信宜市委书记兼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期间,在信宜市属干部提拔、交流、换届任用以及工程发包、支付工程款等事项中,涉嫌受贿人民币1300多万元、港币390万元、美元20多万元。另外,为谋求职位升迁,他还曾向茂名市原市委书记罗荫国(本报2011年2月12日一版曾作报道)行贿。
  据悉,法院当庭未作宣判。
  镇长三次送钱,助力仕途“三级跳”
  2005年,信宜市一镇镇长梁某(另案处理)被提拔为镇党委书记,为感谢朱育英在职务提拔上的关照,梁某在当年5月来到朱育英的办公室,送给其20万元人民币。2006年12月,经朱育英同意,梁某调任信宜市区东镇街道办党委书记,他在到任几天后来到朱育英家楼下,在朱育英的车里送上30万元人民币,朱育英笑纳。2008年,梁某为谋求升迁,于当年11月、12月,先后送给朱育英15万美元。在朱育英的推动下,梁某在2009年9月被任命为信宜市副市长。
  经调查查明,朱育英先后收受当地57名干部共计人民币1238万多元、港币360万元、美元20万元。朱育英经常说一句话叫“先上车、再买票”。意思就是先不收钱,等事情办好以后再收钱。这些当地干部送钱给朱育英,有的是想由镇长做书记,有的是想由小镇的书记转任大镇的书记,有的是想从镇里调到市里的单位,但他们的手段是一样的,就是用钱做“助推剂”。
  收受承包商贿赂,挖掘机折抵好处费
  检察机关经调查查明,除了在干部提拔、人事调动、换届任用过程中收受贿赂外,朱育英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信宜市有关工程发包承揽、工程建设、支付工程款等事项中,收受三名工。
  程承包商贿赂共计人民币150万元、港币30万元,甚至连挖掘机都收。
  2003年初,信宜市公安局准备建设戒毒所,朱育英的弟弟朱育明找到信宜市一房地产公司总经理林某,称可以通过朱育英把该工程争取给林某承建,条件是按总工程款返回8%给他和朱育英,林某表示同意。朱育明将此情况告诉朱育英,朱育英即向有关领导打招呼,“建议”将信宜市戒毒所工程交由林某承建。2003年11月,林某通过挂靠一建筑工程公司和有关部门签订了工程承包合同。随后,他根据约定,于2004年和2005年春节期间以及2005年上半年,先后将总计50万元人民币送到朱育明家中,由于这些还不够支付约定的8%的好处费,2006年,经与林某商议,朱育明又将林某一台价值50万元人民币的挖掘机拉走折抵。
  为谋高职,行贿市委书记20多万元
  2008年,朱育英即将到达退休年龄,为谋求副厅级职位,他在当年六七月份的一天,约请茂名原市委书记罗荫国到当地比较上档次的酒店吃饭,其间送给罗荫国20万元港币。在罗荫国的关照下,朱育英于2008年底升任茂名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副厅级)。此外,为了和罗荫国联络感情,朱育英在2004年至2009年期间,先后分四次送给罗荫国现金共计人民币8万元。
  投案不交代,检察官从外围突破
  2011年2月,茂名市原市委书记罗荫国被广东省检察院调查,朱育英感到“比较紧张”。当年3月19日,广东省纪委在茂名召开全体干部大会,责令“有问题”的官员在4月10日之前向办案组主动交代问题,以争取宽大处理。朱育英离4月10日期限届满前几天来到办案组,“交代”称曾经收受过一点儿红包,总额大约有几万块钱,已经上交给了信宜市纪委。
  事实上,在之前一段时间及罗荫国“落马”后,已经有很多群众通过各种方式向纪委和检察机关反映朱育英的问题。办案组经过分析,认为朱育英存在受贿的可能性很大,肯定远不止其交代的几万块钱的问题,但办案组当时并没有掌握其受贿的直接证据,于是决定一方面由纪委出面和朱育英谈话,敦促其主动交代问题;另一方面,检察机关在外围收集朱育英受贿的相关证据,寻找案件突破口。
  经过一段时间的外围摸查,办案人员掌握了朱育英部分直接、扎实的证据,当办案组向朱育英摆出这些证据时,朱育英明白已经无法蒙混过关了,心理防线迅速崩溃,陆续交代了其受贿的犯罪事实。
  对话朱育英
  本案开庭前,记者在广东省看守所采访了朱育英。面前的朱育英略显苍老,面对记者,他谈起了自己从一名廉洁自律的好干部到阶下囚的心路历程,其间几度哽咽。
  曾经廉洁自律,没休过一天假
  朱育英介绍,他1970年高中毕业后参加工作,最初在茂名市电白县当老师,后来在茂名山区建设时参加了文艺宣传队,因为文字功底较好,被选入广州铁路局任宣传、组织干事;1983年被调回老家电白县羊角镇担任镇长、书记、电白县副县长,2003年到信宜担任市委书记。“我没有任何后台,都是靠着自己的努力奋斗,也从来没有托过哪个领导。那时自己工作上认真严谨,生活中能做到廉洁自律,我经常动员别人去体检,自己从来没有去体检过,也没休过一天假,一直努力工作。”
  打开缺口后,就收不住了
  谈到自己的堕落过程,朱育英讲,开始时别人送钱都不敢收,怕出事,但后来一打开缺口,就收不住了。朱育英说,自己到信宜做书记时已经50多岁了,觉得干了一辈子革命,但跟别人一比,自己家里什么都没有,思想上就有点儿放松警惕。当时过年过节都有人送红包,但我一开始都不敢收,全都拒绝了,一直到2006年才开始收一点儿红包,一般是几千块钱,多的也有几万块的。刚开始收钱的时候心里很恐慌,但打开这个缺口以后,就收不住了,因为这些送红包的人私底下都会有交流,你收了张三的不收李四的,他就会对你有意见。后来发展到提拔干部以后他们一般都会来送钱感谢我,还有的人没什么事情托我办,只是扔下钱就走。当时也想过退还,但在那种环境下很难退。这就好像病已经上身了,直到后来最多一次收了100万元。这些钱我都以朋友的名义存在银行,一分钱都不敢用,心理上有点害怕,但还是存在侥幸心理,以为只要不被发现应该就不会有事。
  想写一本书警示后人
朱育英说,案发后,刚开始自己想不通,觉得自己运气不好比较倒霉才会出事,但经过检察官的开导,自己慢慢想通了,“人错了就是错了,不想再为自己推脱,法律怎么制裁就怎么制裁”。朱育英说,自己很后悔,想当初前呼后拥,多么风光,现在和过去比简直就是一个天堂一个地狱,人失去自由是最大的痛苦,如果没有收这些钱,自己已经将要退休安度晚年了。他说,我当过宣传干事,文笔还是可以的,我以后要出一本书,把自己的经历写出来,警戒后来人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关闭窗口
 
 

金年会手机版 - 金年会手机登录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京ICP证 130277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