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企联 中国企联首页  
     
返回首页 | 当前位置:党史知识
 
    揭秘:毛泽东为何选择华国锋为接班人(二)  

1970年,华国锋在长沙郊区参加插秧
 
  毛泽东提名,38岁的华国锋任省委常委
 
1956年1月初,毛泽东到长沙,检查农业合作化运动进展的情况。毛泽东在专列上召开座谈会,周小舟、周惠等湖南省领导和湘潭、常德、郴州、长沙等地市领导,还有两个县委书记共11人参加。华国锋作为湘潭地委书记,参加了座谈会。
 
  1956年6月,华国锋调任省人委文教办公室主任、省委委员。1957年8月调到省委任统战部长。1958年7月任副省长,在副省长中排列第五。他到省里工作后见毛泽东的机会就更多了。从1954年起,毛泽东每年都要回湖南,他很重视统战工作,特别是和湖南的民主人士很熟,老朋友很多,每年回来,都要看望或宴请他们。1959年,毛泽东从家乡韶山回到长沙,又要请人吃饭,杨开慧的兄嫂杨开智、李崇德,柳直荀烈士的遗孀李淑一,国民党元老唐生智、程潜、曹曲球及毛泽东的同乡、长沙第一师范同学周世钊。毛泽东让华国锋安排此事,将他们接来。
 
  1959年庐山会议后,由于支持彭德怀的意见,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被免职,第二书记周惠调到北京降级使用,湖南省委改组。从湖北调来张平化、王延春、苏钢,张平化任第一书记。毛泽东多次和华国锋谈话,知道他实干、工作细致,是个老实人,提名他为湖南省委常委、书记处书记。
 
  华国锋当时只有38岁,在全国省委领导中也是年轻的。1961年5月,他将家从长沙搬到湘潭。
 
  庐山会议后,热情接待彭德怀
 
  1961年11月,被罢了官的彭德怀经毛泽东批准回家乡湖南湘潭石潭区彭家围子调查。1日,彭德怀到了长沙,省委只派省委书记胡继宗很有分寸地介绍了湖南农村情况,其他人都没有出面。只有全国高等法院院长谢觉哉,听到彭德怀来的消息,过来看他。彭德怀说:“下了庐山以后,我已经被人们忘掉了,老同志也不敢来往了……”谢觉哉走后,彭德怀惘然若失,一个在屋子里枯坐多时。
 
  2日中午,彭德怀到了湘潭,受到华国锋热情接待。华国锋和彭德怀谈了湘潭地区的概况。他说:“从这几年经济的实际来看,还是彭总当年看得远。”因与华国锋不太熟悉,彭德怀没有吭气。
 
  这时已到午饭时间,华国锋请彭总吃饭,并说地委主要领导同志都已在饭厅等候。饭后,华国锋又向彭德怀介绍了湘潭的农村情况。
 
  华国锋热情接待彭德怀不是偶然的。华国锋对“大跃进”这套作法早就有意见。他回顾这段历史时说: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对的。毛主席搞集体化是对的。出问题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人民公社化太急了。我在省里工作,不知道怎样办,要达到什么程度。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一下子发展起来。公社化时,有的发展严重还要军事化、男女分开,破坏家庭。毛主席发觉了问题,开始纠正。1959年主席到湖南见了周小舟,第一句话就说:你们名声好,当时湖北、广东都出现没有粮食的局面。
 
  1959年秋,华国锋和到长沙出差的李琪谈到工作中瞎指挥、浮夸等问题时痛心疾首,认为彭德怀提的意见讲的都是实话。党章规定党员有权利“在党的会议上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工作人员”,怎么彭德怀给毛主席写一封信就成了反党集团,受到批判,实在想不通,扼腕叹息。
 
  1961年12月17日,华国锋知道中央即将召开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七千人大会),总结1958年“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专程看望彭德怀,告诉他这个重要的消息。彭德怀12月26日离开湘潭回京。华国锋为他饯行。
 
 
 
 
 
毛泽东说“华国锋是个老实人”
 
  1962年10月,胡耀邦任湖南省委书记兼湘潭地委第一书记,华国锋任湘潭第二书记。11月10日胡耀邦到湘潭上任,他到湘潭首先传达十中全会精神、传达毛泽东讲话,第一句话便说:“华国锋是个老实人”。
 
  1963年1月5日,毛泽东到湖南,要华国锋和胡耀邦汇报工作。胡耀邦下乡,在路上开着车窗,被风吹得感冒了,不能去。华国锋专门向毛泽东说明胡耀邦不能来的原因。
 
  虽然毛泽东在1962年9月八届十中全会上重提阶级斗争,再次批了“单干风”、“翻案风”、“黑暗风”,湖南省委已在各地搞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但华国锋没有汇报社教运动情况,也没有汇报社教运动揭发出来的地富破坏情况和干部被腐蚀的情况,而是如实反映了“大跃进”、人民公社中“五风”(共产风、浮夸风、强迫命令风、瞎指挥风、干部特殊风)带来的危害。他说:“现在人瘦了,牛瘦了,地也瘦了,农具、种子都不如以前了”,“农具恢复要五年,耕牛要七至十年。”他向毛泽东讲清“五风”危害大。
 
  毛泽东后来向湖南省委和中央的同志说,我们党内有两种人,一种讲真话,一种讲假话。党的干部要讲真话,做老实人。他主张对讲假话的人要针锋相对,不能让其占便宜,对讲真话的人要给予支持和鼓励。这种精神也是党内一贯提倡的。毛泽东肯定华国锋的求实作风和实干精神。他说:“华国锋是个老实人。”毛泽东的这个评价一直保持到他逝世,这也是他最后选择华国锋的一个重要原因。
 
  华国锋是老实人,不但是毛泽东的评价,也是省委的评价,省委第一书记张平化就经常表扬华国锋,说他“年轻有为”,“老实人”。
 
  华国锋认为社会主义优越性就在于让大家过上富裕日子,因而鼓励劳动致富、共同致富。这与1960年反对修正主义斗争开展以来广为流传的一句话“穷则变(革命),富则修”是截然不同的。1974年、1975年张春桥将“穷则变(革命),富则修”进一步发展为“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他这种说法,好像在社会主义的土地上只能长草,要长出苗来就成为资本主义社会了。”华国锋不同意张春桥的这种看法,他反对“四人帮”的错误是有思想基础、有历史渊源的。
 
  1964年7月,华国锋调回长沙,在省委书记处分工主持政府工作,并主管工业、交通、财贸,还任政府机关党组(后改为党委)书记。在9月的省中届人代会上,继续当选为副省长。省长程潜长期住在北京,副省长是唐生智(民主人士)、华国锋、章伯森、徐明、尚子锦、周世钊、王含馥。华国锋挑起省政府工作的重担,这年他43岁。

  
关闭窗口
 
 

金年会手机版 - 金年会手机登录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京ICP证 130277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