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企联 中国企联首页  
     
返回首页 | 当前位置:党史知识
 
    “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毛岸英、刘志丹  

  毛岸英,1922年10月24日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幼年随父母辗转上海、广州、武汉等地。1930年10月24日,母亲杨开慧被捕入狱,毛岸英也被关进牢房,目睹了母亲与敌人进行的不屈斗争。11月14日杨开慧牺牲后,毛岸英被营救出狱,翌年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到达上海。1931年中共上海地下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后毛岸英流浪街头,在烧饼铺当过学徒,捡过破烂,卖过报纸,推过人力车,历尽艰辛和磨难。1936年中共地下组织安排毛岸英去苏联学习。1937年,毛岸英进入苏联国际儿童院,不久担任少先队大队长,1939年加入共青团并担任支部书记。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毛岸英先后进入苏雅士官学校快速班、莫斯科列宁军政学校和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43年1月,毛岸英加入苏联共产党(1946年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军校毕业后被授予中尉军衔,任苏军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坦克连指导员,参加了战略反攻,长驱数千里,冒着枪林弹雨,驰骋于欧洲战场。

 

  1945年底,毛岸英回国。1946年1月到达延安。毛泽东要求毛岸英上“劳动大学”,毛岸英和农民睡一样的土炕,吃一样的粗粮,干一样的农活,和普通劳动群众打成一片。后毛岸英参加中央土改工作团,在山西、河北、山东等地参加土地改革工作。1949年初,调中共中央社会部和中共中央情报委员会工作,任社会部部长兼情报委员会书记李克农的秘书。新中国成立后,毛岸英从不以领袖的儿子自居,总是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为了能直接参加国民经济恢复和建设工作,毛岸英向党组织提出了下基层的要求。1950年秋,被安排到北京机器总厂任党总支副书记。10月7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前夕,新婚不久的毛岸英在家中遇到了准备出征的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便主动请求入朝参战。毛泽东身边的人都不同意,因为他们知道毛泽东已经为中国革命失去了5位亲人,更何况此次要面对的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军队。毛岸英的态度非常坚决,当许多人都出来劝毛泽东出面阻止时,毛泽东的回答却是:“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他不去谁还去!”

 

  10月19日,毛岸英随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入朝。入朝后,担任志愿军司令部俄语翻译和秘书。毛岸英工作积极,认真负责,迅速熟悉了机关业务。除了彭德怀等少数几位领导了解他的身世外,其他人都只知道他是一个活泼、朴实、能干的普通年轻人。11月25日,第二次战役开始。4架野马式战斗轰炸机突然飞临位于朝鲜平安北道大榆洞的志愿军司令部上空,投下了几十枚凝固汽油弹,在作战室紧张工作的毛岸英不幸壮烈牺牲。毛泽东得知消息后,强忍丧子之痛,缓缓地说:“打仗总是要死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献出了那么多指战员的生命,他们的牺牲是光荣的。岸英是一个普通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毛岸英是毛泽东一家为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和保卫新中国的安全献出的第6位亲人。(据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

 

 

“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刘志丹 陕北红军和苏区主要创建人之一

 

  今年4月14日是陕北红军和苏区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刘志丹逝世75周年纪念日。刘志丹逝世7周年时,毛泽东曾亲笔题词:“群众领袖,人民英雄”。

 

  刘志丹,1903年生于陕西保安(今志丹)县。1921年考入陕北联合县立榆林中学,曾任学生会主席,组织领导学生运动。1924年冬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春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受党指派入黄埔军校第4期学习。1926年秋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担任中共陕西省委秘密交通工作。1928年初率一批干部到豫陕边界地区开展农民运动,培养赤卫队骨干。4月参与领导渭华起义,任西北工农革命军军事委员会主席。起义失败后,于1929年春返回陕北,任中共陕北特委军委书记,奉命打入陕北、陕甘边一些军阀部队和民团,开展兵运工作,组织革命武装力量,曾先后任营长、团长、旅长等职。

 

  1931年10月,刘志丹和谢子长等组建西北反帝同盟军,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任副总指挥、总指挥,学习井冈山斗争的经验,开辟以照金、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苏区。1933年9月任陕甘边红军临时指挥部副总指挥兼参谋长。11月后历任红26军42师参谋长、师长,率部北上庆阳、合水,与地方武装相互配合,开展游击战争。1934年2月至4月,刘志丹指挥部队九战九捷,以劣势兵力取得了西华池等战斗的胜利,挫败了国民党军对陕甘边苏区的第一次“围剿”,建立了陕甘边工农民主政府,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革命根据地。同年5月任中共陕甘边军事委员会主席,后兼任军政干部学校校长,编写了《军事教育大纲》、《政治工作训令》等教材。

 

  1935年2月,刘志丹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5月,红26军、红27军会合后组成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前敌总指挥部,刘志丹任总指挥,率红26军、红27军主力,以围点打援、出敌不意、各个击破的战法,经两个多月的机动作战,攻克延长、延川、安定、安塞、保安、靖边6座县城,歼灭大量敌军,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甘边苏区的第二次“围剿”。8月,在陕北、陕甘边苏区第三次反“围剿”中,刘志丹指挥红军主力,歼灭国民党晋军1个团,迫使晋军主力撤回黄河东岸。三次反“围剿”斗争胜利后,陕北、陕甘边两块苏区连成一片,成为中共中央和各路北上抗日红军长征之后的落脚点。9月,红26军、红27军与长征到达陕北的红25军会师,组成红15军团,刘志丹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10月参与指挥劳山战役。

 

  中共中央到达陕北后,刘志丹历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后方办事处副主任、红军北路军总指挥兼第28军军长、中共中央所在地瓦窑堡警备司令等职。刘志丹经常教育部队顾全大局,绝对服从中共中央的领导和调遣。在他的影响下,陕北红军与中央红军团结一致,共同对敌。周恩来曾高度评价说:“刘志丹同志对党忠贞不贰,很谦虚,最守纪律,他是一个真正具有共产主义品质的党员。”1936年3月,刘志丹率红28军参加东征战役,在晋西北迭克敌军。4月14日在中阳县三交镇战斗中英勇牺牲,时年33岁。为纪念他,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将保安县改名为志丹县。(新华社西安4月13日电)


  
关闭窗口
 
 

金年会手机版 - 金年会手机登录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京ICP证 130277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