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宋浩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选人用人,历来关系全局,而导向问题更是至关重要。“用一善人,足以导千万人从善”。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在最近召开的几次重要会议以及到地州调研时多次强调,要树立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干事的人吃亏、不让长期在一线埋头苦干的人吃亏的用人导向,彰显了自治区党委以正确用人导向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执政理念,也是新形势下做好选人用人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
“不让老实人吃亏”,就是不能让思想务实、作风扎实、生活朴实、不事张扬、默默奉献的人吃亏; “不让干事的人吃亏”,就是不能让敢闯敢干、勇于创新、大胆管理、敢于负责、实绩突出的人吃亏,不能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能共事的人吃亏; “不让长期在一线埋头苦干的人吃亏”,就是不能让那些长期扎根基层、默默无闻、埋头苦干实干,在艰苦地区和复杂环境做出政绩的人吃亏,让安心基层、安心做事、不事张扬、勤政廉洁、不跑不要的干部有奔头、有前途。
树立“三个不吃亏”的用人导向,关键在于拓宽选人用人的视野。老实人、干事的人、在基层一线埋头苦干的人,往往只注重埋头做事,不善声张“造势”,不好拉拉扯扯、吃吃喝喝,不跑不送,不找不要,不善奉迎,辛苦和业绩往往不广为人知,人脉也往往不广,有时还容易得罪人。对于这几种人,应当积极主动地发现他们,满腔热情地关心他们,旗帜鲜明地支持他们,大张旗鼓地宣传他们,不拘一格地重用他们,让他们在工作中有干劲、有地位,在群众中有口碑、有威信,在事业上有奔头、有前途。
树立“三个不吃亏”的用人导向,根本在于形成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制度是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大力选拔那些热爱各族人民、埋头做事、清正廉洁、造福于民的优秀干部,在干部队伍中形成老实人、干事的人、在基层一线埋头苦干的人受尊敬、受重用的良好导向。要进一步完善民主推荐制度,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努力提高干部工作的透明度,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真正把符合“三个不吃亏”要求的人推荐出来。要以促进科学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客观公正地看待干部,科学准确地识别干部,真正使符合“三个不吃亏”要求的人得到公正评价,进入选任视野。要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坚持在公平竞争中分高下、定取舍,让符合“三个不吃亏”要求的人有脱颖而出的机会和动力。要健全完善用人决策机制,进一步规范集体讨论决定干部的程序,依靠集体的智慧把符合“三个不吃亏”要求的人选拔上来。
树立“三个不吃亏”的用人导向,保障在于整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如果选人用人风气不正,让搞不正之风的人得利,老实人、干事的人、在基层一线埋头苦干的人就难有机会,也难免吃亏,更会挫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实行组织监督、社会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相结合,畅通选人用人问题举报渠道;认真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一报告两评议”制度、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离任检查办法,规范各级党委(党组)选人用人行为等,切实把严格监督、严肃纪律、严明奖惩贯穿选人用人始终。要完善干部管理监督机制,加大干部问责力度,让作风不正、无所作为者及时退出,让不学无术、滥竽充数者没有舞台,让弄虚作假、投机钻营者没有机会,以铁的纪律保证“三个不吃亏”用人导向落到实处,形成用人讲公道、不搞小圈子,风清气正、政通人和的官场作风,更好地为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营造环境,提供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