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黄海橡胶集团是以研发生产轮胎、运输带、安全套为主导产品的国有大型企业集团,系中国500强企业和青岛市十大企业集团之一,企业总资产76.13亿元,拥有一个上市公司、一个国家级技术中心、一个博士后流动工作站、一个国家重点试验室和一个占地2000亩的橡胶工业园。历经七十年的拼搏和市场经济的洗礼,黄海橡胶集团从一个简单的手工作坊逐渐成长为一个中国重要的高科技轮胎产业制造基地。目前,黄海橡胶年生产能力达到600多万套。
|
做中国及世界一流的轮胎企业是黄海橡胶集团的宏伟蓝图,这一宏伟蓝图激励着历代黄海人“团结拼搏,争创一流”。面对国内轮胎市场的激烈竞争,世界范围内的资产重组浪潮迭起,公司“二次创业”让黄海橡胶集团迅速崛起、连创佳绩,2002年驶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到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28亿元、利税2.3亿元、利润1亿元。
科技领先是黄海橡胶集团的技术创新战略,这一战略让黄海橡胶集团始终站在世界轮胎制造技术的前沿。进入20世纪90年代,先后引进了世界500强意大利皮列里公司的全钢丝载重子午线轮胎制造技术与装备、法 国米其林公司的轻卡轿车子午线轮胎制造技术与装备。世界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的引进,让黄海橡胶集团迈入了世界轮胎制造技术的先进行列。近年来,企业以国家级技术中心为研发平台,整合内部科研力量,借脑引智,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产品质量大幅提高并率先通过"3C"强制认证,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产品结构调整迈出重大步伐,产品子午化率突破80%大关。
打高新技术牌,走国际化路"是黄海橡胶集团的市场战略,这一市场战略让黄海橡胶集团在市场竞争中得以勇立潮头。高层次的市场策略、健全的营销网络、用户第一的服务理念,使国内市场份额多年来得以保持较高水平,国际市场份额和出口创汇额度逐年提高,产品远销欧美、中东、东南亚、港澳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具有全新概念的橡胶工业园是黄海橡胶集团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以"三新一高"思路(即新产品、新技术、新形象、高效益)快速建设的工业园正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阔步前进。2002年初,投资16亿的建国以来中国轮胎行业最大的产品结构调整项目正式入园。目前,炼胶中心、全钢载重子午胎工厂、胶囊公司、热力工厂等项目也相继建成投产,以亚洲地区最大的炼胶基地为基础,形成了年产70万套全钢子午胎的生产线,一个拥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现代化橡胶工业园已经形成。集团公司全钢子午胎年产能力也达到了150万套。面向全球的招商引资正在加速推进,与国际大跨国集团和行业知名度大公司的合资合作已取得重大进展。2005年,先后与中国化工集团成功实施全面战略合作、与香港和记黄埔公司合资组建了青岛和记黄海橡胶有限公司。以上市子公司黄海股份为主体的资本运作也开始迈出了新步伐。这一系列重大举措,标志着青岛大橡胶的战略格局正在形成。
今天,应对入世和轮胎后工业时代的挑战,团结奋进的黄海人万众一心、豪情满怀、众志成城,正在努力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综合实力,争取"十一·五"期间实现销售收入过百亿元,跻身世界轮胎行业的前列。
青岛黄海橡胶集团“二次创业”经验分析
一、背景
1998年,经历56年风风雨雨的青岛黄海橡胶集团面临着重大历史决策期。在全国轮胎行业正在加速发展的时期,黄海橡胶却走入了发展的低谷。青岛黄海橡胶集团实有资产43亿元,近2万名职工,7月,青岛市委果断决 策,进行了领导班子调整,有着近40年厂龄的老橡胶人高巨谦临危受命,担任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二、环境分析
- 劣势分析:公司内忧外患,困难重重。主要表现在市场萎缩,价格混乱,流动资金难以保证,欠税欠费数额巨大,管理的方面都呈现出一种下滑的趋势。企业已到了非常危险和危机的地步,退一步将面临着企业停产、职工下岗的危险,
- 优势分析:
- (1)国家的扶持,(2)公司作为国家512户重点国有企业(3)国家给予大力扶持(4)市府市委的支持(5)青岛市重新将橡胶行业列为全市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6)将轮胎及橡胶制品列为十大产品之一(7)将从政策上资金上给予重点扶持(8)有一个好产品(9)产品质量过硬(10)服务过硬、信誉过硬(11)有一个团结、勤政、廉洁自律、务实有战斗力的班子(12)有一支思想素质高、技术基础雄厚的职工队伍(13)有非常好的发展后劲。国家一流的密炼胶中心(14)百万套工程年底将投产
三、战略目标:
半年遏制各项指标的下滑,整顿基本到位;一年初见成效,两年走出困境,三年阔步发展。
四、实施步骤:
1、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统一步伐,“振奋精神战高温,团结拼搏渡难关”。人心齐,泰山移。通过关心职工生活,扎实工作,公司中形成空前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扎实开展“三全”质量管理工作,人人、时时、处处关心质量,抓质量,整顿市场,巩固新开发的市场,开辟空白市场。整顿以劳动纪律为主的三项纪律。
2、对外市场创树新形象,对内深化改革转机制,以两本管理为基础,抓四大工程求发展,进行”二次创业,重振黄海雄风”。
继续进行三方面的改革;第一,干部制度改革,实行在“赛马”中“相马”,在竞争中,在赛跑中选拔干部,在最艰苦的环境中、最困难的时候选拔干部。真正打破论资排辈,任人唯亲的用人现象。其次是分配制度方面的改革,力争寻找一种更合理更能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同时要进行各种基础管理制度的改革,定员定额定责要科学;再次是三产实体改革,要真正把三产办成自负盈亏的实体。
通过深化改革转机制工作,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真正按《公司法》要求,建立真正的公司制企业,实现由工厂制到公司制的转变。以两本管理为基础是指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和成本管理工作。以人为本就是要在全公司形成一种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爱护人的气氛。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主线, 成本管理要全面与市场结合,利用半年的时间将成本管理抓出实效来。抓四大工程求发展,是指百万套工程和炼胶中心及270万套子午胎项目工程,发行股票和合资合作。
五、目前现状
经过几年的努力,青岛黄海橡胶集团公司已进入世界轮胎行业30强,位居第23位,是全国520家重点企业之一,国家化工行业特大企业,是青岛市十大企业集团之一.。其所属的高新技术企业---青岛黄海橡胶集团有限公司是山东省同行业中的首家上市公司。建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国家级橡胶研究所及博士后工作站,组建成立的密炼胶有限公司是目前亚洲最大、技术一流的混炼胶生产基地.其生产的产品“黄海”、“海奥”等产品,“中华”、“头马”牌运输带,“双蝶”牌乳胶制品等名牌产品享誉国内外。2004年9月份,作为黄海橡胶品牌战略的阶段性成果,黄海轮胎荣膺“中国名牌”。
2005年2月,黄海橡胶集团成功与中国化工集团实施全面战略合作,将通过“靠大靠强”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2005年5月,黄海橡胶集团成功与香港和记黄埔“携手”。黄海橡胶正高举着“打高新技术牌,走国际化道路”的旗帜,为实现百年黄海而不懈奋斗。
|